第四十七章

石砚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花将军最新章节!

    白媚儿的家在柯阳郡,离何州有三百多里,也属张巡抚的辖地。

    一路风尘不必细说,七个人一边欣赏着路上的景色,一边天南地北地闲扯,走了好几天才到。

    有玉钟儿的面子,白媚儿总算出来见客。

    这白媚儿年纪已经是二十三、四岁了,圆圆的脸,眉清目秀,不下于花管带的八房妻妾,中等个儿,苗条而又不失丰满的身材,一言一笑之间都十分得体,俨然有大家女子的风范。

    不过,花管带却失望了,因为白媚儿说,虽然知道“玉面银枪”犯的事儿,却并不知道他的下落,还说八大门派的人已经找过她很多次了,也都失望而归。

    花管带总是感到什么地方不对劲儿,可又说不出什么来,只好悻悻而归。

    一行人从白媚儿的家出来,天色已经不早,急急赶到一个小镇落了店,第二天一早,七个人继续赶路。

    近中午,七个人已经走三十余里,四姨太何香姐憋不住了,说要方便一下。

    这条路是沟通东西两地的必由之路,十分热闹,香姐是女子,不能像男人一样,何况她还要出大恭,只得远远地跑到百步之外的一个小土丘后面去。

    这边六个人等了很久也没等到她回来,花管带发觉不对,急忙带着剩下的五个女人赶过去一看,却是惨也,何香姐早已不见了踪影,只有地上几截新鲜的大便呈一条直线分布在地上,两端相距有几尺远。

    女人无论发现了什么大事,都不会一边拉屎一边跑,所以一看就知道,何香姐是正在大便的时候被偷袭了,一边被人拎着走,还在一边排泄。

    谁?为什么偷袭她?花管带立刻想到了“玉面银枪”房中书,脸上的汗刷地一下子就冒了出来。

    他纵到小丘顶上,四下望去,什么也没有看见,他早已见识过房中书的轻功了,知道这么长的时间,房中书早就跑没影儿了,如果不知道他逃走的方向,根本就不可能追到他。

    花管带沮丧地从小丘上走下来,半天没说话。几个女人问他,他只是摇着头说:“但愿不是他……”

    再有五、六里就是柯阳郡的州城,一行人继续往前走,寻了一个店,包下后面一处僻静的小院暂落脚,让几个女人在店中等着,不见他回来不准出去,也不准分开。

    然后,他独自出了店,往大街上寻来,想找个丐帮的人问问消息。

    走出不远,便见一辆惊了的马车飞奔而来,赶车的在车上大叫:“快闪开,马惊了!”

    人们潮水一样向两边闪去,只有一个两、三岁大的孩子站在路中间,似是被吓傻了,一动不动地看着那车,半步也挪不动。

    “不好!”花管带暗叫一声,一个箭步抢上去,便把那孩子抢在怀里,往左腋下一挟,腾出右手打算去拦那惊马。

    却见一条矫键的身影抢在他前面抓住了那马的辔头,只一扯,那马就象撞在墙上一样一动也动不了了。

    车把式没有防备,一下子飞了起来,从马背上方掠过,直往马前头的地上跌落,却见那人又伸出一只脚,离着老远就钩住了那车把式的身子,轻轻一挑,那把式就由大头朝下变成了头上脚下,轻轻落在地上,没有受伤。

    “好!”周围的人一齐喝起彩来。

    花管带心中也不由得赞了一声好,这惊马跑起来有千钧冲力,能缓几步拦住已是不易,凭这人的身手,却同自己不相上下。

    花管带举目看去,却惊讶地发现拦马的人是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女子。

    只见她,瓜子脸,尖下颌,一双凤目,两道剑眉,直直的通关鼻梁,红红的樱桃小嘴,白中透粉的一张俊脸带着一股摄人的冷艳。

    她的身高与吴佩佩差不多,穿一身翠绿劲装,背一口宝剑,那剑柄比一般的宝剑要长,剑鞘也比一般的宝剑要宽一倍,一看就知道主人是个很有力气的人。

    她有着瘦瘦的上身,高耸的胸脯,细细的腰肢,圆滑的腿胯,两条又长又直的美腿,一双纤柔小巧的天足,浑身上下都带着一种让人不敢仰视的高贵气质。

    “姑娘好功夫!”等了结了惊车之事,花管带赞道。

    “先生也好身手!”姑娘也赞道。

    “在下花敏,敢问姑娘芳名。”

    “山野村姑,不问也罢。”那女子听到花管带的名号楞了一下,然后淡淡一笑。

    “习武之人,遇见身手不凡者,便有结交之心,姑娘莫怪。”

    “先生乃是朝廷命官,小女子只是个山野村姑,只怕与先生难成同道。今日就此别过,日后有缘,自会再见。”说完,手一拱,一阵风似地,径自去了,只留下一股奇异的幽香。花管带向着她去的方向痴痴地看着,嘴里啧啧赞叹,差一点儿忘了香姐的事儿。

    花管带在街上寻到一个丐帮的人,叫他领着去见此地丐帮的香堂主。

    花管带同丐帮的人关系甚好,这里的丐帮人也知道他,一听此事,忙说愿意帮忙,这就撒下人去找,找到了就给花管带回话。

    花管带回到客栈,焦急地等了半日一宿,也没有消息,第二天一早,却见一个丐帮的人火急火燎地闯了进来。

    “花大人,我家香堂主请您快去西闹市口看看。”

    “怎么样?”

    “您去看了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