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三上悠亚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我追求坐台小姐全景实录最新章节!

    在那段时间里,我一直通过各种渠道打听英子的消息,也许她的家庭对我封锁这个消息,所以,始终未果。我承认,在那一段时间里,既没有英子的消息,又没有能力去拯救狱中的湘妹,于是,失败的情绪象恶魔一样缠着我……我开始对做人失去方向,整天混迹于酒吧,可以说是醉生梦死,醉眼朦胧间,只要看见与英子或者湘妹长得象的女孩就去追,常常被揍得鼻青脸肿。偶尔得手,但一觉睡来,看见身旁躺着一个陌生人,心里就说不出的厌恶,丢一匝钱,一脚把人踹出去……

    一次,在久库酒吧追一个酷似英子的女孩,被女孩的男友狠狠揍了一顿,是被同样来久库陪客户的翟玲发现,是她把我从地上扶起来送上出租车的,在出租车启动前,她说了一句话:“你曾经骂我是个有钱的可怜虫!但你今天的模样,让我发现了一条低贱的狗!”

    在听了翟玲这句话之后,我的醉意突然消失,觉得翟玲就象一个哲人,是的,我无论怎样蹦达,终归会回到平庸,充其量也就只是一条狗。既然是狗,我就应该象狗一样的生活而不是人……

    第二天,我找到翟玲,向她提出借钱50万,条件是,我对张静的事永远对田大林守口如瓶,同时,答应她不再寻找英子……

    第三天,我找到杨军,以湘妹留给我的房产作抵押,向他贷款100万,条件是,我不再追究他与田大林之间的任何猫腻……

    第四天,我在距离贵阳300多公里外的一个小城市,注册了自己的第一个公司……

    两年之后,我以企业家的代表回到贵阳参加一个重要会议,碰见了在会务组担任医疗工作的刘彤。她告诉我说:“小梅出来了。”

    “她人在哪里?”我急切的想知道。

    “她只在离开贵阳的时侯,给我来了一个电话。然后,就再也和她联系不上了……”

    就在我与刘彤告别刚刚转身离开,刘彤喊住了我:“李果,没再去找她,给这可怜的湘妹子一份安宁的日子吧……”

    我没说话,径直走进了人群。

    在我这个帖子的整个连载过程中,一直有人在追问我结局,我始终没有透露。今天,我们都走到了结局的面前,于我来说,有几分茫然,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结局?也许正如我给很多人说的,生活没有停止就永远不可能有结局……

    【全文完】

    补遗上篇(一)

    前言

    在【褐蜘蛛】的结尾处,其实我一直犹豫,不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地方结束,最后,我选择了现在这个结尾。我承认,就现在这个结尾,并不是当初我在网络上想记录下这段故事的初衷。真正引发我讲述这段往事的动因,恰恰是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根本不敢去碰触,或者说不愿意承认这些事情。站在今天的角度,不管是我的帖子还是我的故事,我都希望它永远永远停留在现在的这个结尾处……

    关于英子(1)

    在英子被她的父母强行挟走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她一丝消息。我走访了与英子相熟的所有人,甚至英子父母的工作单位,他们根本无法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最初的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会站在英子家门外守候很久,靠在街边的行道上,把眼睁得大大的,看着街上的行人,不放过任何一张从眼里掠过的脸……我不知道,我就这样坚持了多少天,英子终究没有出现……

    我记得有很多次,在酒吧里喝醉之后,原本是想回家的,也不知何故,第二天醒来,却发现自己在英子家门外的走道上睡了一夜。在那段时间,我的手机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开机,每一次来电铃声一响,我就以为是英子打来的,根本没看来电显示,拿着电话就喊英子,因此而闹了不少误会,有一次,母亲给我来电,一听我叫英子,她就说:“我是你老娘!我看你是有了媳妇忘了娘了。”

    “哦,是妈啊。”

    “儿子,听你急抓抓的口气,英子怎么啦?”母亲在电话里问。

    母亲这一问,我竟有点忍不住了,肚里的酸水直冲喉咙,竟哽咽起来:“妈,英子被我弄丢了……”

    “这么大个人,你怎么就弄丢了?还不快去给我找回来!”母亲一听这话就有些急了。我母亲身体一向不好,尽管英子与她没见过面,但我知道她很喜欢英子,她总嘱咐我“英子出生金贵,大凡小事都要我让着她。”所以,话一出口,我就很后悔告诉母亲这件事,我怕她急出病来,于是,我答应把英子找回来,她才安心的把电话挂了。

    说实话,当时对于我来说,手机几乎成了我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关注焦点,时不时都会下意识的掏出来看看,生怕错过一丝一毫,而且,总是把手机的电池充得很满,晚上睡觉,也是把手机紧紧贴在耳边……

    开始那段时间,我总以为是英子的家人把英子守得很紧,所以她根本没有办法抽身给我来个电话。但是,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流逝,我所盼望的英子的电话始终没有来。于是,我开始感觉到,也许英子在听说了我与湘妹之间的事情之后,对我绝望了,从而顺应了父母的意旨。我当时想,即便家人看守很严,总不至于滴水不漏,没打盹的时侯,打个电话或者发个手机短信息是应该可以做到的。然而英子没有,就只有一个解释,她放弃了……

    就在我离开贵阳去我新公司的那天早晨,我下意识的又走到了英子家门前,我不知道我想做什么,或许什么也不想做,就想站在那里看看,把原来的那张手机卡扔在我曾经靠过的那棵道树下,转身上车离开了……

    这一去就是近一年,其间,隐隐约约听说,英子一家人都调动到了她父亲的老家南京,而且还听说,英子在父母的安排下,正准备嫁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了英子的任何消息。当时,我的卧室里一直悬挂着一张英子的照片,同样的照片有两张,小的一张我寄到了乡下老家母亲那里,大的一张我一直留着。在听说这些关于英子的消息之后,我把它取了下来,藏在了土里……

    就在去年我回老家过年的时候,吃连夜饭那晚,我和开硅厂的弟都喝了不少。在桌上,母亲又提起了英子,让我很伤感,竟在桌上就流了泪。

    “哥,”弟几乎已经醉了,他拍着我的肩说:“我上个月去南京出差,碰上一件怪事。在火车站,看见一个女的,见人就叫别人带她回贵阳,说她家在贵阳,她要回家。当时我一看,吓了我一跳,和照片上的英子简直长得一模一样……”

    “我看你是喝多胀憨了,胡说!”母亲叉嘴骂弟弟。

    “我哪胡说了?我说的是象,又没说是。更何况我只见过照片,又没见过真人。哥,你别信以为真。”弟弟有点委屈的说。

    “后来呢?”我问。

    “她是个疯子,后来被一群穿白大褂的人架走了!”

    那一夜,我无法闭上我的眼睛……

    后来,只要我去到那座城市,我总会有意无意的去火车站转悠,一转悠就是几天,但我始终没有看见那位“见人就叫别人带她回贵阳的女疯子”

    我相信弟弟一定是看花眼了!

    补遗上篇(二)

    关于英子(2)

    今天一清早,贵阳就下雨了。雨滴打在窗前的树叶上,声音显得很寂寥。刚起床的时侯,我竟感觉到一种寒意,不知来自于天气还是自己的心底……

    从昨天写下关于英子的结局之后,我一直没敢上网,而且昨晚的睡眠质量也是及其糟糕,被惊睡了四五次,总梦见有人在追我,而我又常常无路可逃……

    按理说,在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之后,我应该是一个比较沉得住气的人。而对于这段往事的记忆,总会让我失去自控力,变得焦灼不安。

    其实,从心底里,我更愿相信英子在那座遥远的、名叫南京的城市里快乐的生活着,时间是剂好药,早为她治愈了心上的创痕,也抹去了那些关于贵阳,关于一个叫李果的人的记忆……

    从我弟弟那里听来的那件“怪事”,其实我一直都不是太相信,不能因为那个疯女是个贵阳人,不能因为她长得象英子,我就去相信那一定是英子,贵阳在外的人很多,象英子的也很多!

    从弟弟那里听说那件“怪事”至今,我去过两次南京,一次是到苏州出差,一次是到上海,这两次我都拐到了南京,都到火车站转悠了几天。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干,是想证实弟弟说的那件“怪事”并不是英子,还是别的什么,我真是说不清楚。

    我常常想,如果不是我弟看见那个疯女,或者如果他看见而并没有把它当回事,再或者他忘了这件生活里每天都会发生类似的“怪事”里的这一桩,也许,大家就不会看见这篇文字;也许,我也是那样安宁的生活着……

    其实,我知道,时间的流逝永远不会象轻风掠过树叶一般轻描淡写,它尖利的唇齿常常会改变事物的性状。比如人在其间,无论你怎样蹦达,终归要皈依平庸……

    补遗上篇(三)

    关于英子(3)

    这两天很怕上网。因为我不安……

    在生活里,我似乎是一个善于隐忍悲苦的人,不希望周围的亲人或者朋友看见、或者听见我的伤与痛,烦与忧。更愿意给他们一张坚强、刚毅、快乐的脸,用阳光的那一面去感染他们的阳光。原因很简单,他们组成了我生活的重要,我从心底爱着他们!

    而这一次,我没能守住自己的为人方式,让朋友们的善良之心受到伤害,让朋友们因为我的悲苦而坏了心境,真的对不住大家。

    英子,是我一生的痛,因为这痛,直至今日我似乎也没能迈出生活的脚步……

    在听了我弟的的说法之后,我并不相信,因为,我不相信,那么爱英子的父母会把英子逼到这一步,那可是浓浓的血缘亲情啊;因为,我不相信,这样浓浓的亲情会变成一座惨无人道的感情监狱;因为,我不相信,在现代的大学校培养出来的优秀的大学生只有这样不堪的心理承载力;我更不相信,我爱着、一生牵挂着的人会以这样的方式把自己毁掉……

    我更愿意相信她快乐、幸福的生活着;我更愿意相信在若干年后的某一天,我与她还有一次快乐的巧遇,然后再回味过往的时候,我们彼此还会相视一笑,而且,她还是笑得那么漂亮……

    所以,我只相信我相信的美好,难道还不够吗?为什么非要去证明不相信的悲痛呢?

    朋友们,你说呢?

    补遗下篇(一)

    关于湘妹(1)

    在刘彤告诉我湘妹出狱并且悄然离开贵阳之后,我并没有就湘妹的下落问题去追问刘彤。因为在我看来,刘彤一定知道湘妹的下落,而她可能在湘妹的吩咐下一定会守口如瓶。再有,那个时候,与英子之间的内心隐痛还没过去,还深刻的牵挂着没有任何音讯的英子。与此同时,我的企业正处于艰难的创业阶段,整个人从内心到身体似乎都处于一种煎熬之中,可以说那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时期(我的另一部纪实体小说将记载这一时期)。

    其实,在刘彤的话里我知道湘妹还好好的活着,我就心慰了很多。因为人只要好好的活着,一切都会有希望……

    我的第一个公司座落在贵州与湖南的交界一个叫凯里的地方,与湖南的怀化紧挨着。有时侯,在周末我会有意无意开车去怀化度假,什么也没干,就那样走走、看看,闻闻那里的风,看看那里的人,那里我谁也不认识,只是在我的生命里有一个叫小梅的女孩就生长在这块土地上,而此情此景她又不知远在何方……有一次,我竟开了近六十公里的山路去了湘妹的家乡,一个贫困而且宁静的小村寨,有山、有水、有水牛在稻田里耕作……我在一个半山坡上站了很久,但并没有惊扰谁,然后自己又悄然离去……

    在我还上了当年在杨军与翟玲的借款之后,我去医院找过一次刘彤。

    “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你还没忘记?”那时的刘彤,已经为人妻、为母了,见我突然拜访、问起湘妹,她多多少少有些惊诧。

    “如果把这些东西都忘了,那我还是人吗?”

    “听说你们干企业的,干得越大越无情。”

    “别把听说当事实。”我把话头转到正题上来,说:“我知道你知道小梅的下落,请你告诉我,我想去看看她。”

    “李果,算了吧,”刘彤把怀里的孩子还在摇蓝里之后,说:“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你就别再去打扰那可怜的女人了。”

    “刘彤,你放心,我绝不会打扰她,我就只是看看她,仅仅是看看,求你了。”

    刘彤有些磨不过我,再三要我保证只能远远的看她一眼之后,她才告诉湘妹生活在距凯里不到二十公里的一个小乡镇上。听完刘彤的话,我就感到自己的血液往外涌,没想到这么多年,湘妹就生活在我的眼皮下,我竟浑然不知……

    那是一个秀美而充满灵气的小镇,一条石板街,两旁全是低矮的房屋,街上很宁静,狗们闲适的在逗着乐。小镇旁是一条河流,河岸上有很稠密的垂柳,零零星星的水筏掩映在垂柳之间……这个小镇我来过,这里的狗肉非常有名,凯里人每逢闲时就喜欢驱车来吃狗肉。凯里的朋友常约我来,尽管这只是一个很小的小镇,我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湘妹,真不知有多少次擦肩而过而不相识……

    补遗下篇(二)

    关于湘妹(2)

    经过打听,知道了湘妹的家。

    她的家在小镇的街尾,一座不起眼的干打垒的房屋。屋前一块坝子,坝子里有几只觅食的鸡,显得很悠闲。房门紧锁,好象家里并没有人,于是,我试图想走近这幢极其普通、甚至可以说是很简陋的房屋,而在当时,不知为什么,我感到有些紧张……

    “你找谁?”这时,湘妹家的邻居、一个苗族衣着的老太在一旁问我,说:“他们家娃娃上学,大人去赶牛牛场了,没人在家。”

    所谓牛牛场,就是乡下的商品小贩,在方园不算很远的几个小镇轮流赶集。在这样的小镇之间,是靠这样一拔流动商贩活跃乡下人的生活。听刘彤说过,湘妹现在与一个很老实的男人结了婚,带着她那个干儿子一起生活。早先,他们生活在贵阳附近一个小镇,后来,不知为什么搬到了现在这个小镇。

    “这家人搬来不久,很能吃苦。”老太见我不语,就自顾在那儿说着,“你来我家坐坐吧,他们一会就回来了。”

    我对老太说,我只是随便看看,不是来找人的。然后,我就离开了那地方,回到车上,摇上车玻璃,想等着湘妹回来,看她一眼我就离开……

    一直到太阳落山,小镇在薄薄的雾岚里显得十分寂静了。这时,才见一辆破烂的川路车,载着满满一车的人与货,停在了湘妹家门前。湘妹背着一大个编织带从车下跳了下来,随后一个背着更大一只编织带的男人也跳了下来,我想,那也许是她的丈夫了,一个一看就挺善良的男人。湘妹头发蓬乱,脸色有些憔悴,但比以前壮实很多……

    他们回到了屋里,一会儿,原本寂静的瓦檐上,升腾起袅袅饮烟……

    这时,我发现我应该离开了。

    后来,我又一次找到刘彤,对她说:“我想帮帮小梅,但我不知应该如何帮她?”

    “李果,别去打扰她就是最大的帮她,她现在生活得很平静,”刘彤继续说:“内心与生活的平静,才是女人最大的福分。”

    刘彤说得我很对,这个世界上能有什么比内心的平静更美好的东西?我似乎找不到继续这个话题的话头。于是我拿出一张信用卡交给刘彤。

    “李果,你这是干什么?你应该知道小梅,她是不会接受的!”刘彤诧异地说。

    “刘彤,这不是施舍,这是小梅入狱前为我购下的一幢房产,现在我折现还她。”我沉呤了一会说:“刘彤,这钱先放你这里,如果小梅今后有什么难处,我想它可以帮助她的。”

    说完,我便离开了刘彤的家。但是,我刚上车,刘彤打来了电话。

    “李果,你知道小梅为什么把家搬到那个小镇上吗?因为那里离你的公司很近!”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