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曲GL_分卷阅读_67

若花辞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桃花曲GL最新章节!

    汉王低着头,坐在榻上,背也不挺直了,低落到了极点,王妃做了个手势,令殿中侍奉之人皆退下,方去摸了摸汉王的耳朵。

    汉王抬头,恰对上王妃关切的目光,她眼睛一下就红了,抿着唇,像是要忍耐,可眼泪却怎么也忍不住。她想到那不知如何自处的蟒蛇精,想到她在世间千般寻觅,到头来,相许执手之人却已成她人枕畔人,一瞬间,心中酸涩得厉害。

    王妃再厉害,也算不到汉王竟去了白马寺,只以为她在宫中受委屈了,摸摸她的耳朵,柔声道:“陛下责骂殿下了?”

    汉王摇了摇头。

    既然皇帝未责骂殿下,莫非是有人为难殿下了?王妃关切不已,取了帕子,替她拭泪,汉王一想到蟒蛇精,便难过极了。

    法如说得极是,来生,她就不是她了,如何与王妃再结缘?莫非要让王妃如蟒蛇精那般生生世世的寻她?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百年、千年,说得容易,可一日一日地挨,又该有多煎熬。

    汉王眼泪多得擦不完,王妃也不嫌她烦,将她揽到怀里,温声问道:“殿下且说说,是怎么了?”

    汉王摇了摇头,看着王妃,红透的眼眸中渐渐溢满坚毅之色。

    王妃有一瞬不解,汉王道:“阿瑶,我会保护你的。”

    王妃一愣,随即轻笑:“我自是相信殿下的。”

    作者有话要说:我就是五岁啊,原来大家不知道,我会蹬三只轮子的小脚踏车。

    ☆、第五十章

    王妃说相信她。

    汉王动荡的心得到了安抚,小眼神也不那么懊丧了。先去用了晚膳,接着又与王妃坦言,她跌了一跤。

    汉王五岁便学骑射,学到六岁,先帝见她果真不擅武事,不强要她学了,但少年好动,且往校场习骑射总好过留在宫中,被年长的兄长们欺侮。故而即便先帝已对她失望,她还是勤勉练习,学得一身好骑术。

    能自马上跌下,必是她心中想着旁的事,不留心所致。

    没伤到骨头,却是磨破了皮,细嫩光滑的背上血肉模糊,十分可怖。王妃心疼,不免责备了她两句。这么大的人了,竟还坠马,真是丢人。汉王垂头丧气的,乖乖听了,答应以后都不跌了。

    待上药,药粉撒上伤口,汉王疼得发颤,眉头拧得紧紧的,却一声不吭,也不向王妃哭诉她疼,只忍着。

    王妃总觉得,殿下的缄默之下积蓄着勇气。她像是急于挣脱出她的保护,反过来为她遮风挡雨。

    如此一想,王妃既欣慰,又颇觉怅然。以她之能,自是能护好殿下,让她一生自在无忧。殿下还是软软的较为可爱。

    汉王累了,一上榻,便蹭到王妃身旁,合了眼睡。王妃看了她许久,戳了戳她的小脸,依旧是软乎乎的,不禁便是一笑。觉得自己想法真是可笑,但凡是人,谁又能一世天真。

    隔日一早,汉王起身更衣,翻出她那许久未着的公服,上朝去。

    朝中已是物议沸腾,众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显然已听闻风声。

    汉王猜想陛下怕是会盛怒,却还是错估了皇帝之怒。

    南面开战在即,国中却出了这等事,莫非要大魏将士,一面上马杀敌,一面分心国中之乱?

    昨夜,丞相连夜入宫,签发公文,将太常下狱问罪。刑部与大理寺彻夜未眠,审理整晚,直至早朝,已大致问出头绪来。

    刑部尚书与大理寺卿眼底是一片青黑,眼中还留着血丝,精神却极振奋,当殿将事由一五一十地禀来。

    要说太常也是大胆,当初他能因汉王兴许有望皇位,便将女儿嫁她,可见此人是很有些胆魄的。奈何他胆魄虽足,能耐差了不止一星半点,今次收了季舅兄不少金银,却连季舅兄究竟如何行事也说不分明,只道盘剥过甚,致使民怨沸腾,那县令不肯同流合污,写了奏疏上奏,附带了证物。具体民怨如何沸腾,季舅兄究竟搜刮了多少,却是一问三不知。

    刑部尚书看在他是汉王殿下岳父的份儿上,也未折辱于他,心中唾弃是免不了的。

    禀过自太常那处审出来的,刑部尚书又道:“县令证物,尚在途中,待奏本入京,或可知详情。”

    皇帝道:“汉王弟已遣甲士出京接应,必误不了事。”

    众臣闻言,皆悄悄地看了眼汉王。有陛下此言,此番不论太常如何定罪,都牵连不到汉王殿下身上。

    不想汉王殿下平日不声不响,竟有如此气魄。岳家问罪,奇耻大辱,他却丝毫不包庇,乃至亲手将事情捅到了御前。真是个心狠之人。

    诸如丞相等重臣,想得便更深些。朝中政治清明,出了这等大事,瞒是瞒不住的,与其等着其他大臣揭露,不如他自己揭破,还能挽回圣心,壮士断腕,刮骨疗伤,可见其心机深沉。

    心机深沉的心狠之人努力听着众臣七嘴八舌的谏言,她未留心朝中之事,难免分不清派系,大臣们话语中每有深意,好似听天书一般,总体会不得。

    大臣们皆是久涉朝事,许多话不必说透,便是心领神会。汉王听得一头雾水,犹如被孤立了一般。

    她满头雾水,不免就分了下神。

    不知如何方能使王妃成仙。她们难有来世,她更不忍让王妃一世一世地寻她,倘若她故去后,王妃能修得正果,那就好了。

    她在脑海中搜寻如何修仙的法子。这等秘事,自不是她能知道的。她所知也唯有话本中看来的法子。然话本是凡人写的,当不得真。汉王苦思,莫非要再去一趟白马寺,问一问高僧?

    她所识之人之中,唯有法如宝相庄严,最具世外高人之相,说不得,他能指点一二。这一念头刚起,又为汉王否认,法如大限将至,即将圆寂,他若知如何修仙,便自己去了,怎还会有圆寂一说。

    汉王游离天外,冷不防有一道声音传来:“汉王弟。”

    汉王吃了一惊,抬首望向御座,漆黑的眼眸中满是困惑。

    这困惑落入群臣眼中,当真高深莫测得很。都已显露心机了,还能不动声色,伪装无知,汉王殿下果真机谋之辈。

    皇帝正盛怒,见汉王如此,容色竟缓了缓:“朕爱惜黎庶,苦民所困,奈何朝中政务繁重,不能脱身,你为亲王,是朕亲弟,便替朕走一趟,代朕抚民。”

    汉王大惊,她从未揽过什么差使,于许多事都甚生疏,怎能担得起代天抚民的重任。忙要禀笏推辞,手中象牙笏将将抬起,汉王忽然被定住了一般,神色几多变幻,她一改惊慌之色,端端正正地行了一礼,一脸正气道:“臣遵圣命。”

    她在心里挣扎了一通,竟就说服自己,接下了这桩差使。皇帝略显意外。

    她这皇弟,她是知道的,自幼胆小,遇事向来避之不及。她已预备稍加鼓励,劝她奉诏,谁知她不知想了什么,竟自己想通了。

    大臣们也是意外,纷纷打量汉王。

    汉王站在殿上,众多目光皆聚在她身上,片刻,殿上又响起了细微的低语声,四周大臣口耳相接,窃窃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