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马月

白桦迎风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白桦迎风文集最新章节!

    编者按  朴实的文字,细致的观察,独到的体会,都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愿你在牛年马月里,望见春暖花开,寻到人生乐海  夜开银河,月光轻落,群山环抱的村庄,狗吠声里透着远近,蛙鸣声里鼓着农忙,打谷场流水一般的亮白,西边那颗对节白蜡树的影子盖住了大半个牛窝坑,大牯牛斜躺着,尾巴不停地驱赶着蚊子,脑袋偶尔也会猛然摆动,同样也是为了那些讨厌的蚊子,牯牛喘出的阵阵粗气格外清晰入耳,老爹说:“跑狗咬人,坐狗咬鬼”水牛是“见阳喘阳,见阴喘阴”后来我才明白,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停地喘气,故有“吴牛喘月”之由来。

    这样的夜晚,摇蒲扇,睡凉床,听鬼怪神话,那叫过瘾。老爹说:“古时候,地上只长庄稼不长草,上天见地上的人闲得无事可干,就派天牛星君撒几颗草籽到下界,给人们增加一点除草的劳作,可是天牛星君听错了,把一袋的草籽全倒了下来,结果草长得比庄稼还多,种田人苦不堪言,天牛星君也后悔不已,就下凡来做牛吃草,替人耕种。”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令人百听不厌,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白天,烈日炎炎,牛累,人也累。赶着天蒙蒙亮,露水未干去放牛,乘着太阳未出,温度未高去下地,泥里水里,又是犁,又是耙,人扬着鞭子,牛吐着白沫,山边的树梢,鬼鸟凄厉,不停地喊着:“走啊!走啊!”正午时分,人和牛都热得不行,巴不得一块儿跳进水里。遇到荷塘,算是福分,牛奔阴凉,噗通下去,白鹭惊飞,苦瓜乱串。如果是光光的水面,那牛就沉得只剩下两个鼻孔,等舒服了才冒出头来。其实,人一般不会让牛大汗淋漓地下水,否则,会害了牛的性命。下午上工,不听话的牛会在池塘里打转转,不用几个土块,断然是赶不起牛来的。等到夕阳西下,霞光万顷,阡陌生辉,一派风光与诗意,人和牛都身在其中。这个时候,学堂也放学了,孩子们接过大人手中的牛绳,吆喝着牛低下头颅,一只脚踩上牛角,顺溜地爬上牛背,拍打着牛背,冲向河滩,冲向山坡,到了放牛的地点,孩子们又一群鸭子般下了河。

    中兴迟迟而来,为了赶上我们,他就在离我们最近的地方匆匆下了河,殊不知,立马被水草给缠住了,他高声喊叫,双手乱舞,上串下沉,转瞬之间,我们都懵了,浑然不知所措,只有南京最先回过神来,他赶紧游上岸,骑上自家的缺角大牯牛飞奔下河,人牛奋力,以最快的速度游到中兴的身边,慌乱之中,中兴抓住牛角,腾水而出,一口河水喷得老远,中兴得救,大家算是舒了一口长气。成年之后,只要大家相聚谈起,南京颇有自豪感,中兴颇有庆幸感。

    如此灵性的并不只南京家的牛,母亲说:“爷爷过继上易家的门,等曾祖父过世的时候,族人们就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白布搭桥,号称‘吃绝产’,反正后代不是亲生的,在金山爹和文祥爹的主持下,不仅用光了所有的银子,还欠下了债务,那头大沙牛(方言中的母水牛)也被分了四个腿,也就是四家享有股份权。只要脱了绳,那头牛就会跑到我们家的后山来吃草,要赶它回去的时候,它就跑到我们家的老桑树下站着,‘哞哞’地直叫唤。”如此牛习旧地,依恋旧主,情义未了,也算稀有少见。

    农忙过后,每天只有一小部分的牛被留用,大伙又恢复了赶着群牛放大山的习惯,两家一天,轮回放牛。这时候,最能看出牛的品性,好用的牛被用得多,驯服的牛被借得多,会吃草、行走快、力气大的牛被抢了先。权发脾气急躁,他们家的牛鼻子硬,拉得人手臂发酸,虽然是头大牯牛,也没人用。钱贵懒惰,他们家的沙牛养得劈材一般,牛慢力气小,没人留。幺儿愚钝,他们家的牛虽然正当力,可是有点浆糊,撇捺往往都搞反,用的人不知道是怪人还是怪牛的好,做不出事情来。有官刁滑,他们家的牛也好耍赖皮,累了就在水田里打滚,又不会吃草,放半天也放不饱。铁二好逞凶斗狠,喜欢把牛打得团团转,他们家的牛见人就怕,一旦脱了绳,跑得比马还快。上好的牛屈指可数,好牛油光水滑,毛细色青,牛角锃亮,膘肥体壮,前胛健硕,后胛洒脱,步伐矫健,聪明灵活,你说,奇了怪了,牛都随了人的性情人品,某种意义上,与其说是选牛,倒不如说是选人。

    放群牛的区域被约定俗成,易家大湾的牛在青棚山的东南,刘家湾的牛在金山的西南,曹家湾的牛在北山,牛群之间,互不搅合。每天清晨,太阳破土,拉牛出门,炊烟之中,牛跑人赶,很快就到了石墩桥,这里是进山的唯一入口,放牛人会在河滩上等上一支烟的功夫,你要是赶不上,那你就得自己想办法。遇上阴雨天气,迟早会很难判断,赶牛迟了比上学迟了还丑。用心的放牛人会带上干粮找最到好的水草,懒惰之人就在附近的山头转悠,中午把所有的牛都栓系在河边柳树林里,有一颗独木成林的大柳树,粗大无比,树冠盖大如云,阴凉可容纳三十几头牛,是河边的一道亮丽风景。

    放学接牛,第一要事。牛回来前,可以在河滩上玩打仗,翻筋斗,玩倒立,可以下河游泳,可以划岸边的木船,可以在石头缝里摸石憨鱼,或者挽起裤子,坐在石敦桥上,双脚踢踏那清澈而又湍急的河水,等到放牛人在最近的山头上呼喊:“呜牛啰!呜牛啰!”牛群便是回来了,见到牛的第一眼就是看牛吃饱没有,如果牛后背侧的两个凹槽是平的,那牛就是饱的,否则,就是半饱,心疼牛的人会让牛在田埂上再吃上几口,或者割点草再给牛添上。

    有时候,暴雨袭来,河水猛涨,放牛人就尽量把牛群往石墩桥的上游赶,牛群边漂边游,只要牛不至于被石头桥给卡住就好,要不然,人救不了牛,那牛也就没命了,洪水可以把牛肚皮都冲穿。洪水滔滔,牛群戚戚,过河的场景非常壮观,群牛汇集等待,紧紧相随,大呼小叫,逆水而渡,牯牛们自觉地游在最下端,构成一道防线,似乎很有雄性的担当与伟岸,小牛犊们则紧紧地偎依着母牛,北岸那棵古皂角树下,每个人都是焦急万分,盼望着自家的牛安然无事。雨水之中,担忧之中,我光着脑袋,浑身透湿,上下透凉,是德贵爹用他的雨衣把我罩在了他的腋窝之下,那浅薄的温暖与爱意让我刻心铭记了一辈子。

    遇上星期天或者暑假,帮大人们去山里放牛,是一件不错的乐事。可以找到诸如野杏子、野葡萄、野山楂、五月果和八月札之类的野果,还可以挖山果子、挖桔梗、捡蘑菇。实在无聊了,就去听鸟叫,山里的鸟儿有的像唱歌,有的像吵架,还有的像鬼叫,让人毛骨悚然,时间长了,你也学会了许多。有一种声音,至今不解,声音紧贴地面“呜呜”而起,像埙发出的单长音,明明觉得就在附近,走过去编者按  朴实的文字,细致的观察,独到的体会,都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愿你在牛年马月里,望见春暖花开,寻到人生乐海,又很远了,雾雨蒙蒙或者雨后天晴的时候最容易出现,据说是地乌龟的声音,我估计还是一种鸟。看见野兔、野猪、野羊、野鸡是再平常不过了,偶尔也有几条豺狗出现,这样的情况,大人们好像没事的,孩子们就吓得哆嗦不已,牛群会猛然列队,严阵以待,人入牛群,平安无事。

    易家大山的脚下,有个不大的蛇洼水库,库尾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泥坑,牛吃饱了,觉得热了,就自己下来滚泥泡水,水牛会把自己滚得浑身污泥,这样既防晒,又防蚊,等那些泥巴晒得像铠甲一样,裹在身上不舒服的时候,牛就会去水库里泡掉,重新再穿泥装,牛滚泥坑,天性所致。在群牛回来的路上,不能紧跟在牛群的后面行走,你只能另择其路,那些灌木都沾染上了泥水,否则,浑身上下的泥巴划痕会让你像花豹一样,没得人样,那牛也根本没法骑。

    牛队伍很有意思,头牛在前,群牛尾随其后,头牛拥有年轻貌美的妻妾,总有几头高大威武、桀骜不驯的牯牛,它们我行我素,格格不入,他们始终走在牛群的两侧,不远也不近,稍微不留神,他们就钻进了灌木丛里,上了前,或者掉了队,让你找不到,够不着,一旦队伍停留下来,牛群就会散开,相好的沙牛和牯牛就聚在一起,通常是几头沙牛和一头牯牛。怕死的沙牛是很难发生争斗的,可是牯牛之间容易斗出气来,人们对此煞是头痛,两头生死决斗的牛只有用火把才能分开,牛的气性很大,即便浑身是伤,败得飞跑,另外一个也会穷追不舍,从南山可以追赶到北山,那铁蹄一样的奔跑会搅得村庄里的鸡飞狗跳,那矫健的身姿,那冲天的怒气,足以让人凝神屏气。

    放牛丢牛的情况很少出现,也不是不会发生,只有那些极为孤傲的牛会钻进山沟沟里,隐入藤蔓青帐之中,让你无法找到。有两个知青,丢了牛,找到天黑也没找到,第二天接着去山里寻找,遇到到检牛粪的老汉,就询问是否见到过牛,老汉问他们掉的是沙牛还是牯牛,两人答不上来,其中一个知青说:“不知道是沙牛还是牯牛,反正在屁股后面出水,像瀑布一样!”如此滑稽,让人啼笑不已,这曾经是湾子里好多年的笑谈。

    刚生不久的牛犊十分可爱,黄绒绒的毛,像头小鹿一样可爱,一两个月就会像狗一样与你闹着玩,跑在前面的它会突然回来,拦着你的出路,你要捉它的时候,又会突然跑开,钻到母牛的肚皮底下,你学母牛叫唤,它会回头不解地望着你。刚开始,你可以拦腰把它抱起来,慢慢地,它就可以半驮着你,不过四腿颤巍,迈不开步子。据说,有一种功夫就是从一头小牛天天抱起,以此来增长内力。小牛的头顶会慢慢有两铜钱大的硬块,不知不觉就冒出圆圆的角骨来,等两角更长一点,你拉它的角,它就往后退,和你比力气,大人们一般不准孩子这样和小牛玩,怕拉动牛角而伤了牛头,小牛会越来越不听话,也不会让你骑,直到一岁后,被栓了鼻子,才能被控制起来。驯服小牛的最好办法就是挠它的尾巴后窝,抓痒痒一样,它的尾巴会高高地翘起,一动不动,十分享受,成年的牛也会同样如此。

    秋粮收完,牛满田畈,秋粮归仓,牛跑村庄。拉完最后一圈石磙,碾完最后一捆稻子,牛就可以在村内自由奔跑,在田野里任意吃草了,再也不是“人家的老婆人家的牛,到手不停留”再也不是犁轭的沉重与鞭笞,再也不是蚊虫的叮咬与酷热的折磨。据说,牛的生日在十月初十,也有“四月初八丢犁耙”的说法,更有人说牛的生日在冬至这一天,这都是无中生有的臆造,是人怜牛、惜牛、爱牛罢了。秋天应该是牛的黄金季节,弄不好,黑牛生了白犊,那真是大吉大利了。

    等到草枯水冷,老牛归棚,这时候的牛只能一天两捆稻草,两次清水,站着躺着,不停地咀嚼,还是毛长骨瘦,牛会把草舞得四散,不知道是无聊还是抗议,细心的人会给牛吃些榨油饼,牛不掉膘,春耕才有保障,这样的牛算是遇到好主子了。过年,要给牛帖对联,尽管如此,每年年关都有些牛死去,种田人对牛算不上崇拜,却对牛极为敬重,认为是牛供人饭,特别老的牛,一般很少再让它耕种,用也是干些轻松的活。牛死后,人用刀把牛的小腿处划开一个小口,说是好让它能脱衣投胎,然后找块风水好地,把牛埋掉,所以有“牛眠吉地”的说法。就我看来,冬天死的那些牛多半是累病的好牛,或是被宰杀的废牛,真正终老而死的牛是凤毛麟角,在这一点上,牛同了人命。

    种田人极少杀牛和吃牛,不杀牛马的理念可以说是根植骨髓,那些缺了鼻子,残废了的壮牛,是不得已才被卖掉或者杀掉,这样的牛被当成了菜牛,乡村很多人不要牛肉,即使有人拿回去一点点,也是挂到春节,成了一盘看菜,就是吃牛肉,也忌讳说牛肉。小时候,同父亲去拜年,吃饭的时候,主人请我们吃“春至”肉,我吃了一块,就是气味老大的牛肉,后来怎么也想不明白,牛肉怎么叫“春至”肉呢?这或许与春分时节的春耕有关,这样的称呼很值得玩味。

    牛与人朝夕相处,潜移默化,听得人话,会得人意,多了几分悟性,少了几分野性,敬畏人,服从人,挨得鞭子,受得劳累,成稼穑之本。当牛下了圣坛,人远离了牛群,对牛少了依赖,对牛少了用心,冷血视之为兽,漠然视之为菜,杀之坦然,食之安然,如此这般,弱化了人之本性。于今之菜牛,不是少了灿烂的天性,就是少了迷人的善性;于今之牛眼,人面兽心,目睽睽如刀,气森森如剑,人更无异于洪水猛兽;于今之觉悟,那通人心、随人性、同人命的耕作之牛早已随风而逝;于今之慨叹,官离于民,民远于官,官不像官,民不像民,以食相争,以地相夺,以利相搏,以心相杀,无异于此。

    牛年马月,春暖花开,牛蹄声响遍了山岗,疯跑中的牛看见了春天,追赶中的人看见了希望。编者按  朴实的文字,细致的观察,独到的体会,都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愿你在牛年马月里,望见春暖花开,寻到人生乐海编者按  朴实的文字,细致的观察,独到的体会,都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愿你在牛年马月里,望见春暖花开,寻到人生乐海编者按  朴实的文字,细致的观察,独到的体会,都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愿你在牛年马月里,望见春暖花开,寻到人生乐海编者按  朴实的文字,细致的观察,独到的体会,都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愿你在牛年马月里,望见春暖花开,寻到人生乐海编者按  朴实的文字,细致的观察,独到的体会,都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愿你在牛年马月里,望见春暖花开,寻到人生乐海编者按  朴实的文字,细致的观察,独到的体会,都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愿你在牛年马月里,望见春暖花开,寻到人生乐海编者按  朴实的文字,细致的观察,独到的体会,都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愿你在牛年马月里,望见春暖花开,寻到人生乐海编者按  朴实的文字,细致的观察,独到的体会,都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愿你在牛年马月里,望见春暖花开,寻到人生乐海编者按  朴实的文字,细致的观察,独到的体会,都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愿你在牛年马月里,望见春暖花开,寻到人生乐海编者按  朴实的文字,细致的观察,独到的体会,都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愿你在牛年马月里,望见春暖花开,寻到人生乐海编者按  朴实的文字,细致的观察,独到的体会,都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愿你在牛年马月里,望见春暖花开,寻到人生乐海编者按  朴实的文字,细致的观察,独到的体会,都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愿你在牛年马月里,望见春暖花开,寻到人生乐海编者按  朴实的文字,细致的观察,独到的体会,都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愿你在牛年马月里,望见春暖花开,寻到人生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