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段时光的掌纹画出一段心灵的轨

半团圆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半团圆文集最新章节!

    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在电脑上敲打出任何的文字。我说的是文字,而非字。也许这两者在别人看来并无区别,但在我眼里便是天差地别,即便这差别我无法用言语去诠释,但却懂得。这让我又想起某人形容用“咬文嚼字”来形容我的习惯。这个某人,并非别人,而是现任男友。每当我们因为一些事情有争吵的时候,他总是搬出这样一句话:“你们学语言学的孩子就是有这种职业病——“咬文嚼字”就好像我指责我这学摄影的男友,每每照下一张我的照片的时候,都要在相机上在电脑上放大无数倍来看,然后发现一些别人容易忽视的地方,比如我的右手上有一个一小块皮肤的颜色比周边的皮肤颜色要深一些之类的小细节。在我看来,这也是他们学摄影的人的职业病,并且以我男友对摄影的热爱程度之深,我觉得他病得不浅。

    我知道有些人看到我的这般牢骚,会觉得我如此地不厚道,在文章上公开不给男友面子,也不给自己面子。感情过了三个月,便过了热恋期。我不知道在别人那边是怎样,但在我身上,却这般应验。从六月份以来,我和那个某人争吵了无数次,也和好了无数次,每一次争吵都接近于分手的地步。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属于感情的一种阶段,这种阶段叫做“磨合期”在这一个特殊阶段,俩人的缺点都在对方是眼里出现,并且被放大。因为这个所谓的“磨合期”我开始发现,以前读的言情小说里关于爱情关于人性的本质的一些话并非无病呻吟,而是却有其事。我开始理解了以前一些我自己怎么也看不懂的电影,比如万有引力,比如鬼才彭浩翔的志明与春娇、春娇和志明。原来,每一段爱情都有一些普遍的过程,就像万有引力里的邂逅、造人一样,许多人对万有引力里开头的那段白百合和文章演绎的邂逅故事情有独钟,而觉得后面两个故事非常难看非常俗套,我非常可以理解。因为邂逅总是美好的,在两人相遇之初,吸引对方的都是彼此的优点和美好,而到了后面,大多数的爱情故事的普遍规律是朝着庸俗化但也是现实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会失去一些东西,但也会得到一些东西。只不过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导致了最后的结局也不一样。至于从志明与春娇到春娇与志明的改变,其实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恋情的改变。尤其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你我,都不能免俗。感情无非如此,拥有的时候彼此抱怨和嫌弃,而失去的时候却又突然觉得被放空。我们一直天真地以为自己和别人能够不一样,但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很幼稚,原来大家都一样。

    大一的生活即将成为历史,很快就有人像当初的我们一样屁颠屁颠地叫着我们“学姐”、“学长”昨天和舍友在学校被大家称为“斗兽场”(一个举行大型晚会的场地)的地方坐着,看到一群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被人领着来参观我们学校,带着对大学的好奇和非常2b的憧憬,就让我想起了当初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我们,当年我们也这样傻逼过。我想起了刚刚开学的时候,一个南广学院大四的学长看着我和我爸爸,对我们说:“看你的样子,应该也是那种乖乖女类型吧。我相信,在这所学校呆了一年以后,你一定会改变很大。”那时候我不懂他的改变是什么,想要向他细细讨教,学长却是一副天机不可泄露的样子,无论如何就是不肯告诉我,只是叫我慢慢经历。经历了这一年,我不得不感慨学长料事如神的能力。我无法说清楚这改变的好坏,也许有好有坏,但的确与开学时期的我相比,是天壤之别。不仅仅是外貌上的,还有一些人的本质的东西。就好比现在我高中时期家乡那边的同学在qq上一跟我聊天,第一句话便是:“你变漂亮了。”这让我相当无语。前段时间豆瓣有一个非常火热的线上活动是上传自己的高中时期和大学时期的照片做对比,我的大学同学看到了我这两个不同时期的照片,不得不感慨,一致认为我老人家的改变,就好像是初恋那件小事里的小水的改变,简直是天壤之别,应验了“女大十八变”那句话。有所不同的是,我没有小水同学那样掏心掏肺和感人至深的暗恋故事,在压抑的高中时期,我没有喜欢上任何一个男生。

    毕业季的来临,学校的许多大四的学姐学长都在排球场摆起了跳蚤市场,贱卖自己用了四年或者是一段时间的东西。非常让我佩服的是,一个哥们拿着一串项链,喊着:“项链一串一块。前女友留下的啊。”我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但是依据我和舍友在跳蚤市场败家的经历来说,我突然有些感慨。曾经你孜孜不倦执着追求而不得的东西,终于在你得到后,在时间的-洗礼之下,它在你眼里变成了一文不值甚至是多余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物件能够如此,那么感情呢?是不是有一天,曾经你一哭二闹三上吊追上的女友,那个你口口声声说是心爱的人,在和你生活了十几年之后,成为了你眼里毫无优点可言的糟糠之妻?这句话的结尾是问号,正如我现在的态度。

    也许有人觉得我太悲观,想得太多。我承认。从六月份以来发生了一些一连串的事情,让我不得不去多想,这是我目前在大学度过的最疲倦最难过的一个月份。好几个夜晚,在舍友都已经入眠的夜晚,我却迟迟不能入睡,因为心里怀有疑问,因为被伤害,因为心灵的疲倦。而这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因为感情这个东西。很多个深夜,我一个人在大厅的阳台打着毫无用处的电话,默默地流着属于自己的眼泪。这一段时间,如果有导演让我去演哭戏,我保证自己是那个不需要任何酝酿,一下子就蹦出眼泪的人。之前我是反反复复地听着余文乐唱的春娇与志明的主题曲泛滥,后来我是反反复复地听着曲婉婷唱的泛滥的英文版本drenched。听歌的时候,会回想起和男友相处的曾经,那些点点滴滴。泛滥里边,有一句歌词让我非常铭记-----“盖过两人的战争与和平”究竟是什么东西,能够“盖过两人的战争与和平”?是一个眼神,一个吻,一个不需要任何言语解释的拥抱,还是什么?

    同样的道理,让我想起一年以前的自己。一年以前,我心心念念要进入广播台专题部的文学驿站节目。那时候,我记得在专题部四档节目下,报名文学驿站的名字排成了一个长串,与其他三档节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我还是执着地在那档节目下写上自己的名字,通过了笔试和面试,成为文学驿站的一员。后来我才知道,那档节目录取的三个编辑,有两个是10级的和责编是同班同学的学姐,只有我是11级的。可是,在广播台干了一年以后,从最初的单纯的写栏目稿件,到后面的发节目预告,写一些节目片花,编辑稿件,联系制作,发通知,收节目稿件收音频文件,写宣传片策划案,写临时性的专题采访稿件,到录播间看播音录节目等等一连串事情过后,我突然对自己心心念念曾经以为喜欢不已的工作产生怀疑。特别是到了大一下学期,我突然厌倦了这种生活,厌倦了这一份工作。我不停地男朋友面前无数次地说着要退出广播台,但无数次在广播台有任务的时候全力以赴地去干。为什么我会想要退出广播台呢?也许有一部分是人事原因在里边,还有一部分是我自己的原因在里边。有时候,我会想,我所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我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这一段时间,豆瓣、人人、微博、空间的世界里,我一一消失了,只留下了博客这一块小天地。我想我自己,是时候,该静一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