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装在套子里的人

半团圆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半团圆文集最新章节!

    一

    我仍然难以忘记初读颜歌的那篇死了的母亲和凝固的道德对我的触动。

    “其实如果妈妈还活着,事情可能也不会有什么改变,我只是把儿童成长为成年人的压力转移到了这件事情上,并且将它审美化了。”

    “我强烈的道德感已经到了一个不得不解决的时候。道德是男权话语设置的,道德是公用的某一个判断人生幸福的标准,道德是人民群众的好朋友。但是,道德是艺术的敌人,纯艺术是邪恶的——请注意,邪恶一词并不带任何的道德判断。”

    “我是一个生来敏感的人,我的敏感和我的冷漠都是我作为小说家的天赋之一,如此而已。因此,我何以一边天才地冷漠着一边又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担心我的内心会变得冷漠起来——事实是,我的内心不会变得冷漠,冷漠是我具有的一种艺术品质,而敏感同样是一种品质,至于善良,我经常说,善良就是平庸的表示,善良就是虚伪的表达,如此而已。发自内心的情感是不需要用善良来修辞和表达的。”

    “我在一些时候,一些事情上的表现是因为我矫情又媚俗的表演欲——在这里,‘情’和‘俗’都是一个东西,这就是道德。因此,我的道德也同时来自于我的叙述,来自于我对叙事对象的一种假设,一种大众的道德的假设——因此真相是,作为一个天生的艺术家,或者以艺术为职业的人,我的内心是没有道德的,但是我在叙事中假装出有的样子,并且把我自己给忽悠进去了。”

    “我日复一日的对母亲的难以忘却,歇斯底里的哭泣,那些痛苦,并不全是来自对母亲的怀念,我甚至可以说大部分都不是,这个问题出在和我刚刚说的事情同一个地方,就是道德。”“母亲在我的青春期死去的,母亲成为了永远的道德,因此在我想起母亲痛哭的时候,也是我为了我自己内心的道德批判痛苦的时候,这两者实际上是相伴相生甚至合二为一的。”

    “这个故事不断的重复被我讲起终于具有了它本身的意义,它不是一个笑话,或者一个我的母亲是一个可爱的女人的证据,而成为了一种隐喻,一个道德本身对其的反讽和否定。”

    “因为我的母亲并不是道德,我已经无从揣测她的人生了,但是她绝不是一个我现在所假设,并且日日在夜里谴责我自己的一个人,她是自由的,我也是自由,自由,无判断,纯艺术的。”

    “颜歌,你这个人就是假字害你一辈子!”

    “道德感强烈是我的一个问题,但是今天我终于了解这个问题是如何渗入了我的生活,如何增加我的痛苦——如果说道德是一个潜入我内心的魔鬼,我终于发现了他到底是住在哪一个地方。”

    “道德是社会契约,是教化的一部分,是被叙述出来的一种价值体系,它和我作为个人的精神如何达到极致,达到完满,达到尽头,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我不承认它,我就会痛哭,如果我承认了它,我承认一切关于美好,幸福都是虚构,关于它的追求更是扯淡,我就只会莞尔一笑。”“那些过去的,‘好的’,‘热情的’,‘听话的’,‘纯真的’,并没有我所叙述出来的那样值得我怀念,在我内心深处,我是骄傲的,我的骄傲就是我在发现本真的我,我在和这样的我相处,我在过我在过的生活,我在通向最终死亡的路途上是坦然的。”

    这些话,让我觉醒了很多,对于我自身的人生状态。因为和颜歌一样,一把来自媚俗的剑也在无时不刻地鞭打我的肉身,我的人生有很多部分都是源于我那可怜的表演欲。颜歌的文字,让我煞那间读懂了媚俗,也理解了过去一直未曾理解的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意义所在。虽然,颜歌在死了的母亲和凝固的道德里并没有提到半句关于昆德拉的作品。

    二

    会用“装在套子里的人”作为标题,完全是借鉴了契科夫的作品。

    半年前上关于契科夫作品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并没有对小说有多么深刻的了解。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的套子,也只是被我当作笑料罢了。甚至,班主任在让我们预习之后思考自己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或那样的“套子”时?我亦是完全不在乎,我们怎么会像别里科夫那样傻呢,戴着不必要的套子?

    我知道,那个时候我还没有理解“套子”的含义。

    三

    好吧,现在我不得不承认,大师就是大师,他比我们这些粗俗的小人物看到的东西要多得多。

    我们每个人都是,都是装在套子里的人。

    最常用的套子是借口,除此之外,虚荣心、道德、媚俗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装上的套子。我们以为可以用这些套子来欺骗别人,事实是,我们只是,只是欺骗了自己。

    在我们人的一生中,究竟有多少套子呢?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我们在生活中,必须尽快认识到那些不利于我们人生发展的套子,并且摘除它。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套子都是坏的。关于套子的好坏,并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我们唯有冷暖自己知,自己去辨别。

    四

    我自己也在努力为自己摘除那些不利于我人生发展的套子。

    颜歌的那篇文章在最初给了我启发。在日复一日的思考中,我人生中的那些套子逐渐被我发现。那个时候,我开始在日记本上给自己提出一大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我一直以来都想知道的:

    1、为什么我现在看到“青春文学”四个字就觉得反感?

    2、我为什么会中考失败?

    3、为什么我在自己讨厌与人谈论文学的同时遇到了一些能够谈论文学的人还是会忍不住和他们谈论文学?

    4、为什么一直以来我都不快乐?

    5、为什么我一直在扮淑女?

    6、我的人生中为什么一直以来都充斥着许多假的部分?

    7、为什么我一直在说我讨厌安溪,喜欢莆田?

    8、为什么我看了张悦然的那篇父亲会有那么大的触动?

    9、为什么我一直有撕日记的习惯?

    于是,我在为自己解答的同时就写下了美化的记忆与远离的城市、她对男人一无所知、我要快乐这一系列散文,这些散文的主题就是“装在套子里的人”对于我来说,那些散文的最大意义在于我对我的人生的认识逐渐清晰,我越来越知道我的缺点,明白了我应该走什么的路和如何去面对未来。当然,我很清楚,我写的那些文字有很大的缺陷,语言稍显拉杂,用词贫乏写到这里,我想我的心里可以轻松一点,写作是写作者给自己开出的药方,它的目的在于治愈心里的疾病。而我,这个蹩脚的医生,为自己的药方的正确而感到欣慰。

    五

    以前,自己都在写一些关注社会现实,揭露社会弊端的文字,比如说,论中国文坛四大尴尬现状、我心中的杂文我看娱乐圈写这样的文章,有一个好处,就是文章本身的标题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文字的内容也更加受到人们的共鸣。说白了,这样的文字点击率会比较高。

    而现在,都在写一些比较小我的文字,关注的是自身的问题。文字的点击率自然也少了很多。

    会不会,有些担心?担心自己的文字越来越少人问津?

    若是以前的我,也许会因此而十分焦虑。但现在,不会了。我从不刻意去计划自己应该写什么样的文字,更不会作出什么不符合心意的改变。对于我来说,是生活在创造我,而不是我在创造生活。我想每一个真心写作的人都应该是这样。像三毛,她在撒哈拉沙漠和荷西快乐生活的时候写出了撒哈拉沙漠,荷西死后,三毛“生命的情势”变了,她的创作也跟着生活改变。我承认自己过去写文字的时候有一些功利心态。但随着心智的成熟,我已经越来越讨厌这种心态。阳光已至曾经在博客中说过:“其实,一个人写东西,不为任何人,创作还是心情,都应该是独立的。”颜歌也曾经这样大胆地告诉:“我的每一部作品都只对我自己负责,如果有一天,没有一个人愿意看我的东西,我还是会写下去,因为写下去对我自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了。在写作这件事情上,没有其他任何一个人对我是重要的。我只是在为了我自己写作,对不起大家,但就是这样的。”

    “我只是在为了我自己写作。”这句话是多么地坦诚!

    我也应该只为我自己写作,我的文字,与其说是在救赎别人,不如说是在救赎自己,因为事实上它本身就救赎不了别人,它没有那么大的作用。写作是心灵的祈祷,而我,亦只能为自己而祈祷。

    我所能做到的是,让自己的文字逐渐成长起来。我对文字的期望,只有一个,就像阳光已至所说的“我要用心地剥这个洋葱,一瓣一瓣,让你们看到最后的内核时,不得不哭了。”

    2010年6月29日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