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台赛第12期盛夏行关于丽江

北珂先生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北珂先生文集最新章节!

    清澈见底的溪流湖泊。

    秀丽挺拔的梅里雪山。

    鳞次栉比的古代建筑。

    精致唯美的白沙壁画。

    诗歌舞三者合一的温麦达。

    东巴烤鱼、神秘的摩梭人、盛大的三朵节以及至清至美的泸沽湖。

    ——这是三年前,晓晓让我至今依然记忆犹新的描述。

    全都关于丽江。

    ——题记

    1。

    漫长的旅途让我已经分不清楚现在到底是白天还是黑夜,我只知道自己几乎是带着一种私奔的心情独自来到丽江。

    在抵达丽江的前一天,草率地收拾了一下行李,因为开支的缘故,我所订的机票不是直接飞往丽江的,而是中转至昆明,然后再马不停蹄地从昆明赶飞机到丽江。

    整整花了一天的时间在飞机上。在抵达丽江机场时,我微微低下有些晕眩的头看了看表——已经接近深夜了。

    而在飞机上那段时间的种种猜测也是多余的。

    预订好的客栈老板娘叫了人来接待我,在拥挤的候机场,背着瘪瘪的背包的我顺着人流,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微胖的中年妇女举着一块写着我的名字的纸牌子。

    当我走到她面前的时候,她上下打量着我,然后问,你是夏晨?

    就此我深深地吐了一口气,原本以为这段旅途会很艰难,没想到刚下飞机就这么顺利。

    ——嗯。

    我简单利落地回答她。

    接下来并没有太多的交流和寒暄的语句,在一辆有些破旧的面包车上,坐着我以及三个额头不知在什么时候冒出热汗的姑娘。

    从机场抵达丽江古城花费了四十分钟的车程。司机和副驾驶的中年妇女看起来似乎很熟的样子,从上车到下车,前前后后四十分钟,他们一直在说话。可是他们所说的是当地方言,所以没有一句是我能够听得懂的。

    或许是因为旅途疲惫的缘故,在后座上,只听得到我和三个姑娘均匀的呼吸声,除此之外,一句话也没有。

    在那些时刻,涌入世俗的真实感被沉默所代替,所有亲近丽江古城的激动和亢奋被无形地抑制,沦为就连自己也无法想象的最寂静的哀鸣。

    睁开眼睛透过车窗,朦朦胧胧之中依稀可见的星星洒落在半山腰上,显得异常地宁静。

    这是怎样的一座古城?现在就算我身临其境,也无法一一道破它的意义和最终注解。

    夜幕带着浓重的黑色,在历经一段山路之中,便没有了万灯通明之境。一闪一闪的星光渗透在我的眸子里,张望久了甚是疲惫。依稀之中可以感觉到的雾气在山间翻滚着、升腾着,等待着黎明最终的沸腾。

    下了车,站在客栈面前,我微微抬起头,突然发觉刚才透过玻璃车窗所张望的星星在丽江古城的这方天空就不见了,消失了。

    不复存在了。

    ——无法去猜测什么,就像不知不觉中,我就来到了这里,带着逃一般的心情。

    进入客栈,老板娘刚从楼梯上走下来,紧接着她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和三位姑娘。在安顿好三位姑娘之后,她问我愿不愿意和一位男生合住一个房间。

    开始我有些不愿意,因为预订的时候我订的是单人间。

    ——除了不愿意,更多的是对陌生人保持的那份距离感所牵扯的不信任;其次,在我的世界里,几乎都是一个人的。

    于是,我问老板娘为什么。

    老板娘很友善地跟我解释,她说这几天客流量特别大,其实在我预订的时候客房几乎已经满了。

    下一秒,不管老板娘说的是真是假,冲着她那份友善,我回答她——愿意。

    紧接着,老板娘叫一个约莫二十五、六的女服务员带我上楼。楼梯和扶手都是竹制的,踩上楼梯和摸着左右两边的扶手,都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那种感觉无法预言,就像这段旅途,更多的是对未知的期待与张望。

    推开门,我第一眼看到坐在靠窗户那个床位的男生,他正在翻着自己的背包,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在见到我的那一刻,他转过头,冲我微微一笑。

    服务员悄悄地离开后,借着有些昏暗的灯光,我认出了他。

    ——在昆明机场的时候,我们见过。

    由于害怕错过的机率大于害怕等待,于是在距离安检还有三个小时,我就开始等的不耐烦了。

    以至于到了最后我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害怕错过还是害怕等待。一直以来我都是带着这种情绪和性格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他们说这样会很累,累的到最后连同自己是谁都分不清楚。

    于是,便有了这次旅行。

    等待安检的那段痛苦的时间里,面对着冷冰冰的板凳我一直坐立不安。也就是在我最焦急,最无奈的时候,我看到了他,他面前的座位没有一个是空荡荡的,有的坐着人,有的放满了东西。而他只好耐心、稳妥地站在那里,戴着黑白相间的酷酷的棒球帽,背着深蓝色的anta牌子的旅行背包宽松的t恤以及有些破旧的板鞋。

    ——最为不解的是,他脖子上挂着一个小小的红色香囊。

    我无法去猜测那个香囊里面装着什么。

    候机场里喧嚣一片,有的坐在凳子上冲破喧嚣的气氛依旧乐此不疲地看着书;有的站在那儿四处张望着,如同之前没有坐过飞机一般,带着担心与喜悦交织的心情,无法语言地等待着踏上旅途;有的背靠在一旁的墙壁上,双腿弯曲交错在一起,手中不停地触摸着平板电脑的屏幕,就此沉浸在踏上飞机后不可能有的网络世界。

    ——而他,独自蹲在一个没有人的角落,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内心好像与世隔绝一般,由不得任何人闯入。

    排队上飞机的时候,我穿过身边的行人,竟站到了他身后——我发现他那个深蓝色的大背包似乎有些沉重,因为站在他身后的我可以清楚地识别他那微微驼下的背。后来我才知道他那大大的背包里面装着的是单发相机和折叠在一起的三脚架。

    我没有和他打招呼,只是在他不经意间转头的那一刻,冲他微微地笑了笑。

    ——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冷冰冰的孤独世界。就像这次旅行,我没有随团队出游,而是选择一个人独自前往。

    而他,大概也是这样的人。

    2。

    太阳光被浅蓝色的窗帘遮住,在他拉开窗帘那一刻的同时,我睁开了眼睛。

    随即,我看见大片大片柔和的太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印满喇叭花的地板上,显得安谧而温暖。

    ——这是我在丽江看到的第一缕阳光。

    你醒了。他说。

    嗯。我答,简洁而自然。

    其实我想问他,为什么我们在同一个机场等待同一架飞机,他就赶到我前头率先到了这家客栈?

    对于这个问题,昨天夜里睡觉前我就想问了。

    但,由于对于陌生人的那份神秘而又丑陋的距离感,我终究还是忍住了。

    我想,并不是我不信任他,而是我不信任我自己。

    我们彼此默契地错开了洗簌的时间,在走出旅行社的那一刻,我们没有选择结伴同行,他朝着与我相反的方向走去,步子矫健而稳妥。

    我在不远处的小商店买了一张绘图精致的古城地图。这种地图是手绘的,很多景点的标识非常有特色。可是一向对地理知识不感兴趣的我,自然对地图里密密麻麻的标识感到一阵头痛。带着那份对陌生旅途的恐惧感,一路上我几乎漫无目的地行走着。我望着一批批的旅人在我身边东走西蹿,好似陷入迷宫一般,眼神里写满了慌张和不知所措。

    ——从那一刻起,我突然明白,这个世界并非只有一个像我这样的人;或许这样,在这条刚刚踏入的旅途里,兴许还能找到一丝慰藉。

    丽江的傍晚像黑夜一般,太阳还没有完全落下去,黑色的夜幕就已经降临。明晃晃的路灯照亮了一条条独特的街道。我抬起手看了看表:六点半。

    这个时间这样的场景就已经让我觉得非常吃惊了。几乎每一条街道都上演着沸反盈天的戏码,我并不喜欢这样喧闹的场所;我喜欢安静,喜欢那种自然而然的安静。

    高高的铁管路灯照亮了某一处安静的角落,角落里的那名女子坐在矮矮的竹椅凳上,微微地驼着背,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地注视着画板,一双手则不停地在画板面前晃动着。

    ——在这样的场景下,我一眼就认定,她是一个天才型的画家。

    她在聚精会神地给旅人画肖像画,她的左手握着颜料笔,在画板上飞驰着,随即发出“沙沙”的响声。

    在我心里,但凡用左手作画的人,都是天才。

    ——她们擅于用大多数人不习惯的姿态,在这个世界倔强地活着,骄傲地活着。

    像她们那样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为是搞艺术的人。我想,对于搞艺术的人,内心都是相当细腻的,她们自我维系的小小世界或许能容纳我们无法想象的包罗万象。

    于是,我想起了晓晓,那个对美术炙热地如同对待自己的生命一般的女孩子。

    念高一的时候,还没有文理分科。坐在我后桌的晓晓喜欢在我后背用手指比划各种奇怪的字,然后让我来猜。

    有一次,她在我背后慢慢地比划着,写完之后她让我猜写了哪两个字。

    我快速地脱口而出——“妈妈!”

    嗯,乖。她笑着答。

    潜意识里我就知道自己上当了。

    还有一次,他写了个“丽”我没猜出来;而后她写了个“江”字,我依旧没有猜出来。

    于是,从她口中深情地念出——“丽江。”

    我知道那是她一直神往的地方。

    文理分科前夕,晓晓一直处于闷闷不乐的状态之中。后来我才知道她的父母一直反对她念美术班,而是希望她选择文化科因为在她的父母看来,艺术这条路是没有前途的。

    可他们完全忽略了——晓晓的梦想。

    我曾几次三番询问晓晓到底怎么了,可晓晓只字未提。就在文理分科的前一天,晓晓终于忍不住和父母大吵了一架。在父亲母亲和她三个人组成的家庭里,父母两人一个阵营,晓晓单独一个阵营。

    自然而然,晓晓输的一败涂地。一气之下,晓晓带着多年来自己攒下来的微薄积蓄,独自前往了丽江。

    ——那个她日思夜想,有关于梦想的地方。

    当画肖像画的女子将最后一笔勾勒完整,我也正好从回忆里清醒过来。每当回忆起晓晓,我总是带着悲怆的心情,暗自伤怀。

    这位帅哥,你需要肖像画吗?眼前的女子问,话语间透露出些许热情。

    我完全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了她面前,就像我完全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之间就想起了晓晓。

    ——想起了那个执着于梦想的女孩。

    不用了,我委婉地答。

    我想,有些人有些事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会更好,这样那份原有的美好可能将会永久地保留下来,成为心底里的最闪耀。

    我背着背包,抓着单反相机,朝着那名女子按下了快门键,然后微微一笑,独自走在丽江灯火通明的夜幕之中。

    我发现,这样的夜晚,那些颜色不一的灯光似乎将所有的阴沉和黑暗统统都赶走了,只剩下光明慢慢降落。

    于是,带着那份期待与希翼,遥望未知的路途,我缓缓地走向光明深处。

    3。

    在丽江的三四天里,古城的大致布局我已经都很清楚了。在最终清楚面前,也曾走过很多冤枉路。我已经记不清楚自己在多少条青石板铺就的路途的拐角感到迷茫而无措了。

    ——那些像迷宫一样的路段让我感到疲惫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自己存活在这个世界不够聪明不够敏感而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无奈。

    我想,人总要学会自己成长,才能够真正地成长。这是现实之美。

    在电脑资料里,我查阅到:沿着城内河流上游一直走就能抵达古城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四方街与东大街。

    对于这样无法确定它的可信度的资料,最终我还是否决了它。

    我顺着古城下游一直走,走着走着就发现远离了喧嚣和繁华,后来才知道我兜兜转转的地方是五一街和七一街。这些地方远离了闹市的喧嚣与繁华,一般像我这样的散客比较多,他们背着背包,一睹古城被遗落的风景,好像更加开心的样子。

    那些错落有致的店铺着实让我感到震惊,店铺内看似有些脏乱,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那些脏乱的布局也是完美的恰到好处——这是缺憾美;它保留了原有的古城气息,少了那份令人作呕的商业氛围。

    我怀着前所未有的好心情从街角的一头一直往下走,伴随着细细的流水声,走着走着就感觉自己好像是迷路了。

    那些细细作响的流水打在石壁上,然后在形成的旋窝之中打转,最终钻入石缝,不知去了哪儿。

    ——又是一段由明朗到昏暗的旅途,带着一丝丝遗憾,那颗炙热的心究竟还是冷静了下来。

    在前方不远处的一个小小的书店面对,我看到了他。

    他在距离书店面前大约二十米处的位置,握起单反相机,左右摇晃地掌握了一下角度,然后毅然地蹲了下去,右膝盖跪在地上,最后对着那个阳光普照的小小书店,按下了快门键。

    在他转身的那一刻,冲我微微一笑,随即我看到他脖子上的红色香囊左右摇摆着,好像充满了欢快与庆幸。

    我朝他挥了挥手,但最终我们还是没有一起结伴而行,我偏执地往古城的下游走,他往上游,我们带着微笑毫无瓜葛地背道而驰。

    毫无征兆地,晚上我们又住在了一起。

    这一天他似乎玩的有些累,我靠在雪白雪白的大床上按着遥控器不断地换着电视节目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他在脱衣服,随后他将挂在脖子上的红色香囊小心翼翼地取下,然后轻轻地压在枕头下面。

    我故意把电视的音量调小,然后问他,你脖子上挂着的是什么?

    但一问完,我就有些后悔。从他的眼神里可以看出,我突然之间的问题似乎有些冒昧。

    他望向我,在我全身上下定格了几秒,什么话也没说。但,从他那一刻的表情里,我好像听见他说,你是我的什么人,我凭什么要告诉你?

    埋葬在内心已久的好奇心被他的冷眼瞬间抹杀,继而沦为一片尴尬的气氛游荡在房间里,随即渲染每一个角落。

    我没有再问下去,而是故作镇定地假装认真地观看电视节目。

    从斜斜的视线里,我看到他从枕头下抽出那个红色的香囊,最后连同他的衣物一起被带进了冲洗间。

    我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不知道到底是我说错话导致他对我的冷漠,还是他本来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想与陌生人有任何交际。

    可在我心里,我和他之间,早已经不是陌生人了。

    他从浴室里出来,发现我双腿盘曲在床上拭擦着相机,于是便朝我走过来。

    你也喜欢摄影?他问,微微上扬的嘴角与刚才的冷漠气质截然相反。

    旅行的意义不就是看看风景,拍拍照片么?我这样回答,似乎有些随意。

    ——这并不是旅行,这是瞎折腾。

    他意味深长地回答,对于这个问题他似乎和我较上真了。

    我沉默许久,依旧抵不过被时间慢慢放大的好奇心。

    ——你脖子上挂的,是什么?

    我指了指他的脖子,声线温柔地问道。

    ——你想知道?

    霎时,他坐在我的床边。通过前一段的交谈,他的警惕性似乎放松了许多。

    嗯。我答。

    接着,他酝酿了许久,在我本以为他会开口告诉我的时候,他却突然站了起来,回到自己的床位,然后说了一句:今天太累了,我需要休息。

    我说——那好吧,不打扰你休息了。

    话语间带着一丝丝的不甘心,这一点他明显可以感觉的到,但我没有怨恨他的意思。我知道,他是不擅于交际的人,仅此而已。

    我轻手轻脚地忙碌了将近两个小时后,也感觉很累了,便关灯准备睡觉。

    我背靠在床榻上,借着手机微弱的光芒,右手敏捷地触动着手机屏幕——我给远方的晓晓发了一条短息。

    短息的内容是:我终于鼓足勇气前往了多年以前那个你日思夜想的梦境之地——丽江。

    看到手机屏幕一亮,在最终显示短息已经成功发送之后,我敏感的耳朵听到了他翻动着身子,然后发现他床头的台灯亮了。

    我别过头,看见他的腿往上盘曲,坚实的后背重重地靠在床榻上,伸手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然后揉了揉眼睛

    怎么了?我问。

    没等他回答,我又加了一句,是不是我吵醒你了?

    不是,我习惯在这个时间点醒来。他回答我。

    你明天是不是打算去泸沽湖?继而他问我,好像在之前就已经知道了答案。

    我点点头,然后他说他明天一早也去泸沽湖。

    我们相视一笑,最终他关了台灯,我们的笑容湮灭在黑暗里,成为漆黑里的一抹小小的默契的温暖。

    ——哦,对了,我叫嘉禾,你呢?

    ——我叫夏晨,夏天的夏,晨曦的晨。

    ——晚安!

    ——嗯,晚安!

    寂静而黑暗的夜里一颗星星也没有,呈月牙状的月亮悬挂在夜空中,从她身体里散发出来的微弱的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地板上,形成一团团没有热度的光斑,那般孤独,那般冷清。

    4。

    清晨一早,我们仍旧默契地错开了洗簌的时间,一到前台,老板娘就将去往泸沽湖的车票递在我的面前。

    车票是昨天早上我叫老板娘托人帮我订到的,其实嘉禾的车票也是叫老板娘托人订到的,只不过直到这天早晨我才知道。

    我们坐上一辆小型的私人面包车去往泸沽湖。在路上,带着很重的当地口音的司机说从这里去往泸沽湖至少要翻越五六座大山。对此,车上的我和嘉禾以及其他四位散客都发出惊讶的声音。当司机说这里到泸沽湖的车程至少要七个小时的时候,车上四位散客都开始有些后悔选择去往泸沽湖。当两位散客开始喃喃自语有些后悔的时候,司机笑了笑,说这并没什么,一般的旅客在知晓从古城通往泸沽湖需要这么长的时间都会选择周围较近的景点作为旅游的目的地。

    但,我和嘉禾似乎很坚定,从始至终都是——希望抵达泸沽湖;并且这样的坚定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会那么急切去往泸沽湖,我会毫不隐瞒地告诉他——为了一个人,只因为一个人。

    那个人,便是晓晓。

    但之于我,我更想知道嘉禾那样坚定去往泸沽湖的缘由。为此,我又陷入了一阵暗自臆想的好奇心当中。

    从车往前开的那一刻,我就感觉到了路途的颠簸。坐在我旁边的嘉禾从一上车就闭目睡了过去。

    我坐在靠车窗的位置歪着头,眼睛不断地望向窗外,生怕错过这从未见过的景色。

    在山谷与山谷之间,所有的山路都是蜿蜒曲直的,面包车时而上坡时而下坡,一路上就好像坐过山车那般,有惊无险的感觉着实不太好受。沿着山谷上下倔强地生长着的各种不知名的树,即使到了炙热无比的八月,也仍旧长青,也仍旧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它们随清晨的风左右摇曳,在一缕缕阳光的缝隙之间,树与树的倒影活生生地映在山谷之下溪水微微荡漾的水面上如果不是我大胆地探出头去,也许一辈子也张望不到这样美好而纯粹的景色。

    这样美丽的景色,远离了世俗的繁华与腐朽,真正地在我的心里荡起了道道惊叹式的涟漪。

    全神贯注开着车的司机还是在无意间透过后视镜看到了探出整个头去的我最终,我被司机狠狠地责备了一顿——你知不知道这样很危险!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在我心里打着转。

    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歉。

    突然,前方一段坑坑洼洼的黄泥路将车内的我们抛了起来,屁股离开座位的那一刻,嘉禾突然醒来,因为他太高的缘故,脑袋不小心磕到了车顶。

    ——高处不胜寒啊!

    嘉禾感叹到。车上除了司机之外,其他人都一同笑出了声。

    车子停了下来,司机表情严肃地下了车,我小心翼翼地再次探出头去往下看,山谷与山谷之间形成了深不可测的山涧。往下看的那一刻,心里竟然毫无征兆地滋生出一丝丝害怕与惶恐。

    难道是前方山体滑坡了?嘉禾问。但,没人回答。车内的旅客都东瞧瞧西看看,陷入一阵迷离的状态之中。

    带着内心的疑问,我往前方看看了,果然是有些石块堵在了前方,看样子是从山上滚下来的。

    司机拍了拍手,上了车,然后叫副驾驶的女游客系好安全带。显然,司机刚才是去搬开了挡在前方的石块。

    是要开车了吗?车内响起一个慌张的声音。

    是的,如果现在不走的话,估计等下山体滑坡更严重了就过不了了,那么我们就真的进退两难了司机条条是道地分析着。

    从发车到往前行的那一刻,我们可以隐隐地感觉到无数小小的石块拍打着车窗和车顶,我们内心的惶恐伴随着车子发出的鸣笛声,一次比一次强烈。

    ——我们也害怕过,我们也恐惧过,我们也胆怯过,但一切终归于安宁。

    有惊无险地,车子像闯关一般闯过了令人丧胆的山体滑坡。在车子归于安定之后,我透过车后玻璃发现我们渐渐远离的路段堵满了石子。密密麻麻地,像是刻意堆砌的墙壁一般,粗糙、间隙无序、处处透风。

    车内显得安静无比,谁也不说话,仿佛刚才历经了生死时速一般,庆幸这一秒我们都还活着。

    无关惶恐,只要还活着,就什么都不那么重要了。

    当我们看到彝族的姑娘背着大大的背篓,戴着略显夸张的帽子走在尘土飞扬的路边时,司机微微地侧着头冲我们笑了笑,告诉我们已经到达宁蒗了。

    宁蒗是?我发出疑问。

    但很快,嘉禾就抢先回答我,是远离丽江的一个小县城,如果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宁蒗非常小,小的还不如我们南方的一个小镇。

    嘉禾细细地解释道。突然发觉嘉禾对丽江周边地区都很熟悉的样子,但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猜测而已,像我这样对地理知识一无所知的旅人,跟着谁都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嘉禾探出头朝彝族的姑娘朝了朝手,他那表情好像见了亲人那般,极富有喜感;而那些背着背篓的姑娘却羞涩着一张脸,红彤彤的,像从未出阁的姑娘。

    司机告诉我们大概还有三个小时的车程就能到达洛水,到了洛水自然而然就能看到泸沽湖了。

    由于大家都期盼快点看到泸沽湖,所以都一致觉得没必要停在宁蒗这个小地方浪费时间。

    这时,嘉禾从背包里拿出两个苹果,然后把一个递给我,说快点吃别饿到肚子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充满了热度与温暖,我知道,从某一刻起,他便不把我当陌生人看待了。

    我朝嘉禾微微一笑,欣然地接过了苹果,然后大口大口地咬出了声音。

    我们活在相互依赖相互角逐的世界,有时候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甚至一句普普通通的话,都会改变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我想,对于嘉禾,在途径山体滑坡的那段旅程,在他紧紧抓着我的手的同时,我也是同样紧紧地抓着他的手当那种叫做安全感的依赖在我心里微妙地产生的同时,是不是也在他心里微微地荡漾着,成为如同黑夜里无数团发光发热的火焰?

    在一阵紧接一阵的颠簸的路途中,我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睡过去的。也许是因为太累的缘故,过度的疲劳导致我错过了很多别致的风景。

    ——喂,醒醒,到泸沽湖啦!

    我被嘉禾摇醒,紧接着我和嘉禾下了车。而这个时候,其他的旅客都早早地下来车,站在山顶上,敞开怀抱冲眼前的泸沽湖露出了最灿烂的笑容。

    我跟在嘉禾身后,跌跌撞撞地朝山顶爬上去,迫不及待地想尽快目睹泸沽湖的美丽风采。

    前前后后不到十分钟,我和嘉禾站在了山顶看到了泸沽湖。

    这是我一辈子也无法忘记的景象:

    四面环山的泸沽湖静静地躺在那里,像是沉睡了千百年一般,至今未曾醒来。她的美配合着深蓝色的天空,天空的深蓝色调倒映在湖面上,随着水波微微荡漾。一静一动的蓝色格调竟让我忘记了身处何方又来自何方。这样的泸沽湖就像是在等待着每一位旅人的到来,她静静地、静静地,生长在那儿,不紧不慢、不慌不张,藏着我们想象不到的平和与静默,在山涧与山涧之间,胸襟宽广地敞开巨大的温馨的怀抱,独自焕发出属于她的至清至美!

    司机还没有催促我们上车,嘉禾就拉扯着我,说差不多下山了。他看到我恋恋不舍的样子,便安慰道:你想真正拥抱泸沽湖吗?想的话现在就下山,等到了里格半岛就真正地走进了泸沽湖

    嘉禾说这些话的时候似乎比我还兴奋,我不知道他为什么知道的这么多,尽管这样,现在他说的每一句我都表示深信不疑。

    里格?我问,然后我就被嘉禾半推半就地往山下走。

    ——里格是一个陆地岛,它将泸沽湖团团围住。岛上有很多的餐馆和客栈,在那里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泸沽湖的存在,那是可以触摸的到的泸沽湖!

    嘉禾的话刚落,就听见司机在催促其他几位还没下山的旅客赶紧下山。那些旅客同我一样,恋恋不舍地边走边回头,好像和自己深爱的人分手的那一瞬间,传遍身心的,是不舍,是淡淡哀伤。

    抵达里格半岛,司机的全程任务也就此完成了。到了分别的时候,我们对司机也带着一种恋恋不舍的情绪,毕竟在一天的路程里,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那些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成为了深埋在心底里永久的秘密与宝藏。

    傍晚降临,我们就马上意识到夜幕已经离我们不远了。在我们四处寻觅中,最终看中了一家坐落在湖水上面,客房窗户正好对着湖中央的旅馆。

    我和嘉禾相视一笑,挑了一间落地窗正对湖中央的客房。当我们把行李放好,望着湖中央的时候,那种叫做眼泪的液体在那一瞬,几乎快要夺眶而出。

    ——在这段难以想象的旅程里,其中的颠簸与流离,或许只有亲身经历的我们自己,才能够真正体会的到。

    或许是因为路途的艰辛,冲完凉之后,我就重重地趴在床上,沉沉地睡了过去。

    5。

    我醒来的时候,发现嘉禾趴在床上玩电脑。他说刚才他下楼向老板娘要了私人wifi上网,老板娘是个爽朗的人,他几乎没有多费口舌就要到了。

    就在我拿起手机准备看几点的时候,我收到了晓晓回复的短信。短息里晓晓说:去了丽江,你一定要去草海看日出。

    简短的一句话足够让我兴奋好一阵子。就在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对着手机屏幕一直傻笑的时候,嘉禾双手托着下巴,然后咬字清晰地问我,什么事让你高兴成这样?

    一时间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答嘉禾,就像挂在嘉禾脖子上那个红色的香囊,在嘉禾心里它所存在的意义绝非只是一个小小的装饰品那么简单。

    有时候,有些话有些情绪总是维系在整个庞大故事里头的一小部分,它所支撑起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信仰与热度——只要有信仰,就还有希望;只要有热度,就还有奇迹所发生可能的存在。

    我放下手机,侧着头透过落地窗望着倒映在湖水中的夜空,星星在湖面上依旧棱角分明地一闪一闪,我揉了揉眼睛,完全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一切。因此,我便瞬间相信了“雾里看花”、“虚无缥缈”、“海市蜃楼”这些风花雪月的关于想象的重大词汇。

    ——嘉禾,我跟你讲个故事吧!

    说完,我裹紧了被子,侧着身子面对着放下手中鼠标的嘉禾。

    我在嘉禾面前讲起了晓晓,那个在我心里永永远远执着于梦想的女孩。

    当我讲到晓晓因为跟父母赌气,一气之下前往了丽江之时,嘉禾便迅速地从床上爬起来,然后问我——后来呢?

    当嘉禾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那深邃而又明亮的眸子里放着光,好像这绝非只是一个故事那样简单。

    ——后来,后来晓晓回到了原先的生活轨道,无奈地选择了父母帮她选择好的文化科的路子,成天闷闷不乐地呆在教室里,好像丢了魂一样。

    当我说到这里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倒映在湖面上的星光不那么璀璨明亮了。于是,我从床上爬起来,拉开窗帘,隐隐感觉头顶有乌云在肆无忌惮地翻涌着。

    ——唉!

    嘉禾小声地叹息,但从我接下来的话中,他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但晓晓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暗地里她一直在练习画画,直到高考前夕,她隐瞒着父母走上了艺考之路。

    ——后来,晓晓如愿以偿地考进了北京很好的一所美术学院。

    那她父母呢,就不反对她了吗?嘉禾问,急切地想知道答案的样子。

    我说我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高中毕业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晓晓。就连联系,也少之又少。

    但我没有告诉嘉禾,晓晓是我的一个梦,年少之时一个无从提及无从回忆的梦。

    听了这个故事,嘉禾的心情仿佛沉重了许多。但我无法确定,他是因为什么而变得沉重。

    ——你这次前往丽江是为了晓晓?

    嘉禾的这句话一下子刺穿了我最柔软的心房,瞬间我愣在窗户边,望着平静而肃穆的湖面,竟忘了该说些什么。

    房间里陷入一阵尴尬的沉默,而沉默过后,我们便带着各种梦境悄然地睡了过去。

    翌日清晨,山间的鸟鸣声就像成群结队的迎亲队伍敲锣打鼓地在我的耳边嗡嗡作响。我就这样被吵醒。当我从床上爬起来的时候,却发现我对面嘉禾的床位空空如也。大清早的嘉禾去了哪里?我想。

    于是,我带着心里的疑惑,连牙都忘了刷,迅速地弯下半个身子将脏脏的白色帆布鞋穿起,抓好房卡猛然地把门带上。

    当我站在湖畔的一个角落,闭目深吸了一口气,所有的思维沦陷在泸沽湖的美丽之中。在缓缓地睁开眼睛之时,我所看到的泸沽湖,是我历经一整个黑夜,终于在我的眼眸里逐渐变得晶莹剔透的泸沽湖。

    她那样美,那样别致,那样纯粹。就像是一个背对着我们的豆蔻少女,在缓缓地回头的那一瞬里,所留下的嫣然一笑足以沉浸我们那颗炙热的心脏。

    我痴痴地笑了起来——我看到了多年以前直至现在所期待的泸沽湖;我亦看到了站在湖畔另一个角落的嘉禾。

    “嘉”

    嘴里道出第一个字,但后面的话最终还是收了回去。

    在人烟极少的泸沽湖畔,在微微荡漾的湖水中徐徐地升起一缕缕白色的薄雾,那些薄雾像流动的生命那般一直从湖面往上蹿,仿佛将要击垮整个苍穹。这样迷离而梦幻的景象让我看不清湖水的清澈,看不清群山的冗长,亦看不清天宇的蔚蓝。

    但我却看清了站在湖畔角落里的嘉禾——他闭目,面对着湖中心,紧紧地握着挂在脖子上的香囊,然后双手交错在一起作祈祷状态。

    他好像在许愿,又好像是为了某人而作出这样惊人的有关于电影情节里所描绘的风花雪月的举动。

    在面对一辆蓝色大卡车呼啸而过之时,它的影子从湖面上几乎以光速呈现直至消失不见。我不知道嘉禾是听到卡车巨大的鸣笛声还是隐隐地感觉到它在湖面上的影子,才最终睁开眼睛以斜斜的视角张望到另外一个角落的我。

    “嘉禾!”

    我最终还是喊出了声,我们面带微笑,走向彼此。

    在成长的道路上,总是这样,我们走向黑暗,走向光明,甚至走向看不清来路也看不清去处的无人之境,最终带着谜一样的微笑,恍然大悟地走向成熟的自己。

    “你刚才?”

    我比划着手指,试探性地问道。

    ——去草海看日出不?

    他显然是在刻意地回避我刚才所问的问题。

    里格半岛距离草海有一段距离,如果前往的话就意味着今天晚上我们就要动身,我们都知道晚上的泸沽湖畔便是最冷的时刻,冷到即使是在如火如荼的八月,晚上睡觉依旧要紧紧地裹着被子。

    但,当我想起晓晓的那条短信,我便欣然地答应了他。

    我不知道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我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到底是因为什么,就像我不知道我抱着逃一般的心情来到这里,面对着这样别致的景色到底有没有脱去世俗浮华的气息。当我的心思回归现实,几乎以种种方式尝试去猜测去揣摩一个人的心事的时候,我发现这个灯火通明的世界更加污浊更加浑噩。

    就在我点头嘴里道出那个简单的“嗯”字的时候,我发现嘉禾面如灰土,好像陷入了一阵前所未有的困顿当中。

    当时的气氛显得十分的尴尬,一时间我竟不知道前前后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或许,对于成长这件事情,全都是一个人的,至始至终都是一个人的。

    6。

    翌日清晨,我们在草海如愿以偿地看到了日出。

    凌晨5:50分,我们站在石背上张望着太阳的轮廓在东边划出不太明亮的弧线,然后我们带着期待而兴奋的心情亲眼目睹太阳以几近蜗牛漫步一般的速度缓缓地探出一个头顶。那金黄色的光环所散发出来的光芒就像是远处的一座金山,令人陷入无限遐想的状态之中。

    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我们身上的时候,嘉禾朝我笑了笑,然后他说这是他见过的最美的日出。

    那些寒冷的、惊险的、充满慌张与无奈的路段,最终被日出美轮美奂的景象所驱赶。我痴痴地望着东方的颜色,仿佛张望到了爱与希望一般。

    我知道,我一直对某人欠下一个勇敢。

    就在我陷入沉思的时候,嘉禾将脖子上的红色香囊取下,然后敞开怀抱朝日出的方向发出一声怒吼——“啊!”如同在心底挤压已久的哀怨,最终以尘埃落定的姿恣消失于无形。

    ——“啊!”——“啊!”——“啊!”我也朝着日出宣泄着沉积在心底已久的情绪。

    良久,我和嘉禾再也没有力气喊出声的时候,我们筋疲力竭地坐在石背上,望着烟雾弥漫的远方,陷入一片沉默。

    但最终还是嘉禾打破了沉默,他转了半个身子,面对着我,微微张开手中的香囊,然后说——这里面装着的是我奶奶的一些骨灰。

    久久不能平复的心绪,瞬间爆炸开来,成为了心有余悸之后更加害怕的东西。

    骨灰?我微微地低着头,陷入打了死结一般的悬疑里。

    嘉禾酝酿了一会情绪,然后语言平和地告诉了我埋藏在他心底已久的秘密。

    ——早在半个月前,嘉禾的奶奶就已经离开了这个人世,在奶奶停止呼吸之前,她紧紧地抓着嘉禾的手,说她想念丽江了。想念丽江的溪流,想念丽江的湖泊,想念丽江的的人们想念丽江的种种。没错,嘉禾的奶奶是丽江本土人,直至将要离开这个人世,她依然对自己的故乡流露出念念不忘的情怀。

    说着说着,嘉禾的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你是为了奶奶才来到丽江的?我问嘉禾,除却之前内心的一贯疑惑,现在更多的是对生命的认知与感悟。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茫茫宇宙,总会遇见一些人,也总会离开一些人,而最终我们在无数次遇见和分散之后,获得的便是对生活的珍惜与祝福。

    在此刻,我祝福嘉禾的奶奶,希望她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平安、幸福并且健康快乐!

    在嘉禾后来无微不至的话语间,我终于知道原来他一下飞机就迫不及待地想亲眼目睹丽江古城,那个属于奶奶年轻时的故居,于是嘉禾便没有同我们一起乘坐老板娘派来的接送车,而是自己打车过去的。我终于知道嘉禾为什么对丽江周边的布局那样清楚,不是因为他之前来过这里,而是因为他有一个恋着故乡,爱讲故乡所有故事的奶奶。我也终于知道,嘉禾的这次远行,仅仅是为了奶奶的一个愿望。

    嘉禾告诉我,当年他的奶奶嫁给他的爷爷不久,就传来奶奶的父亲去世的噩耗,由于对远方父亲的思念,所有的悲伤被化成泪水,而后来更加不幸的是——嘉禾的奶奶竟然哭瞎了一双眼睛。

    这样的噩耗直接宣告了奶奶再也无法回到故乡的怀抱,再也看不见有关故乡的一点一滴。

    于是,在奶奶去世前,她最后的愿望是——带着她的骨灰回到赋予她生命的地方。

    嘉禾的奶奶话刚落,天空中划下一道闪电,随即响起最悲怆的音符——“轰隆”的一声巨大,直接刺穿了嘉禾的心脏。

    当然,奶奶的遗体火化后,家里上上下下老老少少都不同意嘉禾将奶奶的骨灰带回丽江,因为奶奶生前受了很多折磨与苦难,家人不愿看到奶奶去世后还为此劳累奔波。

    但,嘉禾不想违背对奶奶的承诺,于是他将奶奶一小部分的骨灰装进香囊,隐瞒着家人,偷偷地前往了丽江,那个奶奶日思夜想的故乡。

    于是,便有了这次盛大的旅行!

    听完嘉禾奶奶的故事,我的眼眶在不知不觉中也变得湿润。

    嘉禾,你们都比我勇敢!

    说完,我和嘉禾一同站了起来。这时,太阳强烈的光线直直地洒在我们身上,将我们内心的寒冷与悲凉一并驱赶而走。嘉禾将香囊挂回脖子,然后塞进贴近心脏的位置。

    ——一直以来,嘉禾的奶奶都处于嘉禾心里最重要的那个位置。

    借着温和的太阳光,嘉禾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你还在想着晓晓?嘉禾问我,毫无征兆地。

    ——嗯。

    我答,现在我什么都不想隐瞒了。

    从多年前直至现在,我一直喜欢一个女孩子,她便是晓晓。

    我喜欢她对梦想的执着,我喜欢她对远方的穷追不舍,我喜欢她即使是一个人,也依然在书写着自己的青春。

    我计划了很多年,才鼓起勇气带着多年前晓晓让我记忆犹新的描绘,独自来到这里。

    我也曾害怕过、胆怯过、慌张过,未知的旅途总是充坼着太多的回忆。而对于晓晓,更多的是,我想像她一样,勇敢倔强地去往每一个自己喜欢并且有关于梦想的地方。

    于是,我带着逃一般的心情,像多年前的晓晓一样,行走了一场关于盛夏的丽江之行。

    在这场盛大角逐的旅途里,我也曾带着自我保护的小小心理,对人对事总保持一定的距离,生怕弄伤自己。直至我遇见了嘉禾——这个比我勇敢,比我倔强的男孩。

    ——嘉禾,谢谢你,谢谢你让我明白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倔强,什么是坚强。

    ——嘉禾,谢谢你,谢谢你让我明白“成长”这件事情。

    那些煽情的语句从我的口中形成一句句暗自感悟的片片话语,对此,嘉禾笑而不答。于是,我们背离着阳光一步一步地走下山。

    走向那个可以张望的到的黎明。

    7。

    翌日傍晚,我们一同回到了丽江古城,紧接着我订了第二天一早回程的飞机。嘉禾说他想在古城多待几天,所以便没有预订回程的飞机。

    那晚是我们住在一起的最后一个晚上。当我在收拾着行李的时候,嘉禾从窗户旁走到我面前,然后坐在雪白的大床上。

    ——嗯,送给你作为纪念。

    他将套在左手上的翡翠镯子取下,随手递了过来,然后有些恋恋不舍地望着我。

    我迟疑了一下,但始终没有伸过手去。我知道,这样的礼物很贵重。

    于是,在我即将开口表示拒绝的时候,他抢先了一步——拿着,我们难得相识一场!

    他硬生生地将镯子塞在我手里。瞬间贴近手心的镯子有些冰冷,但是那情,无疑是温暖的。

    他知道我明天一早就要去丽江机场赶飞机了,其中夹杂着的不舍纵使有千万语言,在这一刻也什么都说不出了。

    原来我们都一样,在即将道别面前表现的相当生疏、无措甚至不善言辞。

    这是我看到的最后一晚属于丽江的夜,我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来到这里,享受这里至美至极的一切。但此刻,我的心情是复杂的。

    如果没有星星,这晚的夜显然是不完整的。当满天的星星在天空之上一闪一闪,将整座古城照耀的这般明亮,我相信这样的夜无论谁仰望了,都会爱上它。

    ——“好美!”

    嘉禾拔开窗帘,仰望着古城的这方星夜,心思变得静谧而安静。

    我醒来的时候,嘉禾还在睡梦中。我看了看表,5点30分,古城的天空才刚开始微微亮。我没有吵醒嘉禾,而是走到他床边,把我那本随身携带的——锦夜轻轻地放在了他的床头边。

    就像他所说的一样,我们难得相识一场。

    我背起背包,戴上棒球帽,眼睛久久地定格在侧着身子均匀呼吸着的嘉禾身上,而后缓缓地转身,踩着轻巧的步子小心翼翼地将房门带上。

    当我走进丽江机场,恋恋不舍地告别这里的一切的时候,我就知道,关于盛夏的这次丽江之行,就这样结束了。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过安检之前,我掏出手机准备关机,就在这时不经意地收到了晓晓发过来的短信。

    我久久地望着手机屏幕,然后微微扬起头,尽量不让自己的眼泪掉下来。

    关于成长,始终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在成长这条深远而漫长的路途上,或许能遇见许多相似的,给予我们心灵安慰的人,但一直都是一个人。

    就像晓晓,就像嘉禾,他们只是出现在我生命中的最闪耀,在我最孤独最无助的时候,给予我力量,让我懂得更多成长的意义。

    排队过安检的时候,我突然转身朝这里的一切挥手,这一刻我想起了刚才晓晓发来的短信内容,于是我顺着队伍过了安检,登上了飞机,远离了丽江。

    ——这是一场发生在盛夏关于丽江的远行。在这场远行里,我曾一个人沿着一条条不知名的路蜿蜒前行,因为慌张和害怕,时而故意用力踏响地面产生了一点点声响的脚步声以及更加微弱的回音当作陪伴,以至于渐渐忘记这一路上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

    这场关于丽江的远行最终成为了属于我一个人的成长印记。就像过安检前,晓晓发来的短信:

    ——就算是一个人走着,也必须勇敢地去完成“成长”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