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设计不了任何一种方式来遇见你

北珂先生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北珂先生文集最新章节!

    ——想要改变一种生活方式很难,除非是面对自己喜欢的人。

    1。一次戒烟

    朋友生日,我和阿杰前往。在我的印象中,阿杰的生活几乎什么都可以缺,唯独不能缺烟。但这一次,当生日的勇子给我们发烟时,阿杰却如我一样谢绝了。他那个摆手谢绝的动作一时间让我很是诧异。

    “戒了,还是嫌档次低,在装逼?”我质问阿杰。

    阿杰抓了抓脑勺,微笑地对我说“你就当我是在装逼吧!”

    他很是配合我,我并没有因为他的话而感到尴尬,因为我们是那种好到可以把对方骂得狗血淋头,但依旧彻头彻尾地厮混在一起的好朋友。

    仅凭我对阿杰的了解,我就猜测个大概,他显然不是装的,或许他在改变。但是,他究竟为谁而改变,我却不得而知。

    后来,我们喝得都有点醉。当阿杰再次举起酒瓶面对大家的时候,一个朋友的朋友,属于陌生人的那种,朝阿杰递来一支烟,阿杰凭着那股酒劲,摆了摆手,谢绝,然后不忘加上一句“兄弟,档次太低了!”

    虽然,全场一阵大笑,笑声盖过了音响传来躁动的音乐。

    “怎么着,嫌档次低,要我去买中华?”对方不甘示落,也凭着酒劲与阿杰杠上了。

    我拉了拉阿杰的胳膊,然后他一屁股猛然坐在我旁边的沙发上,我凑近他耳旁,随口道:“阿杰,你差不多得了!”

    沉默几秒,阿杰搭着我的肩膀,然后微微侧着头靠近我耳旁,他说:“之前一直想戒烟,戒了好几次都没有戒掉,这一次女朋友说我必须把烟瘾戒掉,不然就和我分手”

    我顿时明白了什么,但同时我又不解,比如阿杰是什么时候交了女朋友的?

    这个故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为了一个女人,最终阿杰把烟戒掉了。在我看来,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从五年前从我认识阿杰开始,他就已经会抽烟了,至于烟瘾有多重,或许只有他最清楚不过。

    总之,想要改变一种习惯或者生活方式,很难;除非,是遇见或者面对自己喜欢的人。

    2。一次旅行

    小艺是我的另一个朋友,至交、死党、无话不谈的那种。记得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因为闲着无聊,我们一起去做暑假工,结果我和他相处不到一个月,因为人生观的不同,闹矛盾,大吵一架之后,他辞职,然后背着行囊去了西藏——没错,他喜欢旅行,当时他没有多少钱,按现在的说法也叫“穷游”;而我却“宅”得要死,属于那种半个月不出家门都不会有任何感觉或者抱怨的人。

    所以,当时他一次又一次在我耳边嚷嚷先去哪里、再去哪里的时候,我便一边看着书,一边左一句“哦”右一句“哦”来敷衍他。有一次,他终于按捺不住朝我大发雷霆“夏晨,你不觉得你的人生观有问题吗?”

    ——以韩寒电影后会无期里的一句台词来说就是:你人生都没有观过,哪来的人生观?

    是啊,当时的我的确是这种状态,压根不知道什么叫做人生,也不知道什么叫做人生观。

    总而言之,在他面对我大发雷霆,我依旧看着书,然后以一句“哦”来敷衍他之后,他便一气之下离开了我,拿着离职得来的一个月的薪水逃之夭夭,去了西藏。

    几天之后,他抵达了西藏,给我传了很多那边的照片,还以一条短信的方式向我道歉,他说:对不起,那天是我的错!

    我回他:我从来就没有怪过你,再说你又没有错。

    就在我以为我这样回复他,他会觉得心安,然后不再回复我,继续他的旅程的时候,仅仅过了不到十秒钟,他又回复了我一条短信,他说:有时间出来走走吧!

    是啊,有时间出来走走吧!这句话,他在我面前说了四年,至今仍旧没有实现。

    时常,我都会想,我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到底有多扭曲,但是我又无法从中寻找出任何答案。

    直至半个月前,小艺打算去周庄,行程以及尽可能会出现的种种突发状况他都预先想好了,然后问我去不去,当时我正好向公司请了五天假,加上两个双休日,整整有九天假期,于是我便一口答应了他。

    只是在出发的前一天,我的编辑突然给我发了一条短讯,她在短讯里说:夏晨,这期的文题已经确定好了这次比较赶,你就三天内交稿吧!

    看到这条短讯,我立马不淡定了,编辑没有问我三天内能不能交稿,而是告诉我三天内交稿!仅仅几个字的差别,就立即形成了天差地别。我很无奈,但同时我又很理智,我简单地回了她两个字:好的。

    我清楚地知道,或者说要我在旅行与文字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文字。

    ——这是属于我的真正的生活方式,而旅行,暂且不属于我。

    此时的小艺显然比几年前和我大吵大闹的小艺要成熟很多,听了我说因为要赶稿而不能陪他去周庄后,他没有责怪我,反而一脸微笑地对我说:别太累了,梦想这个东西很虚,要追,但也别追得太紧;因为很多时候,梦想能不能实现,关键不是取决于你有多努力,而是取决于你遇见了谁。

    他的话我不解,但好似又有几分道理。我归结为他在外面见多识广,而我却长时间缩在一个角落里,成天任凭自己的想象,失却几分真实地书写着一些故事。

    最终,小艺一个人去了周庄。他离开后,我发了一条短信给他,我在短信里说:对不起,这次不能陪你去周庄,对不起。

    我是在答应他之后而反悔的,基于朋友层面而言,我有失信于他,所以我跟他说对不起。但过不了多久,他回复我:没关系,你又不是第一次不能陪我去某个地方了那就下次,有机会我带你出去走走,哈哈!

    最后,他那“哈哈”两个字显然是为了安抚我的愧疚情绪所附加上去的。

    我清楚。我明白。我懂得。

    回想一下,真的已经不是第一次不能陪小艺去旅行了。

    ——夏晨,下周我去丽江,你有没有空?

    ——没有,我赶稿。

    ——夏晨,下周我打算去看海,你去不去?

    ——不去,我这段时间学业忙。

    ——夏晨,周末一起回老家看一看吧!

    ——我没时间,可能回不去了。

    想着想着,透过冗长的回忆,夹杂着一丝丝愧疚,我的眼泪毫无防备地夺眶而出。作为朋友我总是这般自私,自私地永远将天平倾向于我的那一端;而对于另一端,始终漠不关心。

    ——我就是这般自私,自私地在那条叫做梦想的道路上,一路黑,没有火光。

    3。一个怪胎

    大概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吧,平凡枯燥到抹杀了奇迹出现的任何可能。但就是在这种好像没有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又出现了种种可能。

    我不知道,我是怎么误打误撞地进入一个规模不大,属中型的广告公司的;我也不知道我是怎么愿意开口跟老板说我没有房子住,然后老板不假思索地把他原先住过的房子的钥匙交给我的。

    我好像永远那么幸运,但是以自己想要的某些东西为标准,我又是不幸运的。因为我几乎每一次接近它们时,它们都轻而易举地从我身边流失,像流星,瞬间划过,转眼即逝。于是,我总是这样安慰自己——没关系的,我可以做得更好。

    于是,就是在诸多幸运与不幸运之间,我遇见了花、美元还有芳芳,花和美元是女生,芳芳是男生,我和他们三是同事,现在住在三室一厅的套房里。房子显得很空阔,但是我们四个总能把它搞出别样的气氛。不对,是他们三个,因为绝大部分时间,我都是躲在自己的房间里。

    ——有一种合理的说法,叫做不合理。

    这种说法便适合用在我身上。

    花和美元属于那种很擅于交际的女生,很快和芳芳打成一片,但又好几次,花和美元搭讪我,我都爱理不理。于是,她俩在背后偷偷地说我是个“怪胎”

    芳芳是一个长得很秀气的男生,走在大街上常常会吸引很多的女孩子,但他有一个怪癖,就是睡觉不关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的这个怪癖,花和美元才说我是个“怪胎”

    因为我的房门几乎永远都是关着的。

    但是,他们不知道,我也不想说的是,有一段时间,很多编辑找我约稿,一时间让我很忙碌,并且同时我在复习有关戏剧方面的书,因为我想去南京那座充满历史气息的城市念戏剧专业的事在朋友圈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但是作为同事的她们,显然不清楚这一点。

    出于写稿和复习都需要安静,所以我时常关着门,一个人待着。

    一个人写稿、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听音乐、一个人看车来车往、一个人面对灯红酒绿走在燥热的大街上

    ——几乎什么都是一个人,一个人把所有的、有关未来的,统统藏在心里,暗自努力着,或许

    或许,会没有结果。

    我知道的。

    花属于那种口不择言的女生,一次在外面聚餐,坐在我旁边的她问我“夏晨,你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去吃饭,天天一个人躲在房间里?”

    说完,花又补充道:“难道你有自闭症?”

    我不想隐瞒什么,我说“我写稿。”

    现在,我和花、美元、芳芳三个人混在一起,很融洽,互不干扰彼此的生活——这句话最适应于我,因为我仍旧上班、下班、看书、写稿。

    ——似乎未尝改变什么,也没有什么可以去改变的。

    4。一场告别

    至此,我突然又想起一个记不起名字的朋友,或者说不能算朋友。那时,我和她在一家杂志社上班,她比我提前一个星期离职,她要走之前请我看了一场电影。看完电影,她对我说:下周我就要离开杂志社回老家了,夏晨你会想我吗?

    我沉默一番,没有回答她,只是摇了摇头。她从我摇头得出了答案——我不会想她。

    其实,我是说不出“我不会想你”这样的话来的,但同时我又不想对她撒谎,于是我只有以摇头的方式来代替我想说的话。

    她有些失望,我别过头去,眼睛有些湿润,她随即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事,可能风有点大。

    她说,哪里有风啊,你肯定是舍不得我离开。

    那一次,我们走了很长很长的夜路,我们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我们什么话也没有说,也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就好像,就好像是为了做好一场最好的告别仪式,而努力将自己伪装地严严实实的,最终连自己都不愿去相信自己。

    始终,我没有告诉她的是,她离职一周之后,我也要离职了。那么,在那个时候,我又该对谁说——下周,我就要离开杂志社了,你会想我吗?

    没有人,我也不会对任何人说这样的话,包括比我早一周离开的小蛮。

    哦,对了,突然记起来,那个陪我看了一场电影,然后在告别之前问我会不会想她的女孩,叫做小蛮。

    小蛮。

    5。最后的告白

    你看这世间,纷纷扰扰,人来人往。没有人知道已经错过了谁,下一秒又会遇见谁。我们的生活故事太多,结局太少。错过又如何,遇见又如何。只是,时间终会告诉你,谁的心里,曾经有你这么一个人。

    阿杰、小艺、花、美元、芳芳以及小蛮,他们的出现都没有改变我什么,我还是那个我,面对一些我想要的东西,或者说我想要的梦,煎熬着、死磕着,飞蛾扑火般义无反顾着,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如果有一天,他们当中有人向我告别,我依旧会以摇头的方式来回应他们。尽管我知道,这是一件很无奈,也是很理智的事情。

    或者说,那时的我,会表现得很无奈,但同时又会很清醒。

    因为我始终明白,想要改变一种生活方式很难,除非是面对自己喜欢的人。

    但是,我却设计不了任何一种方式来遇见你。

    你,那个未来让我去喜欢的人。

    ——或者说,让我飞蛾扑火般拼了命地去喜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