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台赛第9期如果信件会说谎

北珂先生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北珂先生文集最新章节!

    编者按 读到儿子看到自己写给父亲的信上有点点泪痕时,心里觉得揪了起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仿佛看见一个男孩,有点迟疑的,生硬的,无措的,还有点羞涩,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却又放不下心里那层坚硬的,平时用来保护自己的外壳。可是爱还是在的,温暖依旧将他包围,不论是父亲,或者母亲给予的,或者当时觉得不够好。待到成长成熟,转头时会发现,其实,当时的父母,所能够给的,已经是他们那时的全部。很喜欢这篇文章,主线明确,相关情节也安排得十分出彩。不同寻常的叙述方式,冷冷的,仿佛又有点无情的表达,恰恰是饱含着真情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的反衬,更增加了文章的情感氛围。结尾十分真实,却并不显得煽情。反倒为整个文章营造的过于冷静的气氛添上浓浓一笔温情。其实爱,不需拥抱,不需表达。只言片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已经足矣。北珂加油,期待新作。

    {chapter01——关于信件}

    我一直在想,该如何开头才不会显得唐突。很多时候心里有许多东西要讲,那些东西仿佛像一团团凝聚在一起的云雾,迟迟滞留不去。但到想要一吐为快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一个字也没有写。

    心有余悸过后久久无法平复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惊涛骇浪?

    ——这是一个灰暗的世界,而我是一个缺爱的孩子。

    当我再次提起笔写下这样莫名其妙的句子时,顿时发现天空已经变暗了,但宿舍楼下的那个路口却没有亮灯。

    室友说路灯坏了,估计需要好一阵子才会有电工师傅前来维修。

    我靠近窗户,望着路灯深处,黑暗一片,没有光;那一刻,仿佛世界都将被无形地吞噬一般。

    父亲节前夕,学校社团举办了一场“写信”活动。社团人员宣称:只要把写好的信交给我们,并附上地址和收信人,我们就能将信寄给那个收信人。

    当然,他们口中的那个收信人便是“父亲”

    那种心血来潮的情绪促使我写下了这样莫名其妙的句子:

    “这个世界不太分明,也不太公平。”

    “或许,我拥抱的,从来都没有拥抱过我。”

    “在我感觉自己终将一无所有前,竟也忘了自己来自何处。”

    。

    这些零零散散的句子汇成一封信,收信人是“夏国洪”我的父亲。

    {chapter02——关于回忆}

    三天过后,我收到了父亲发来的一条手机短信,内容里他说:我总觉得你有什么事在“蛮”(瞒)着我。

    “不是我在瞒你什么,一直都不是;很多事情,只是你没有发觉,没有在意,没有用心去体会罢了。”

    我熟捻地按着手机键盘打下这些字,沉默了一阵之后又将这些字一个接一个地删除掉。

    做父母的往往小看自己的子女,在他们眼里,子女永远都只是个孩子,所以一旦子女有什么心事或想法,他们就会感到惊讶、疑虑且不可思议。大概我的父亲就是收到我写给他的那封莫名其妙的信,才开始怀疑我有什么事情在隐瞒着他。

    其实,我对父亲没有什么可隐瞒的。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外忙于工作,我一直在学校忙于学习。我和他唯一的交汇就是“家”而我和他两个人组成的家似乎早已经摇摇欲坠,毫无温暖可言。

    从出生那天起,我就注定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我可怜的母亲在生我的那天不幸难产去世了。一直以来,我都感到深深的惭愧,因为我的生命是由母亲用自己的生命交换而来的。

    十八年前,上帝似乎给她出了一道万分艰难于抉择的“命”题。

    一,我活,她死;二,我死,她活。

    这些有关于回忆的陈年旧事,是念初中二年级正值青春叛逆期的我,在一个冰冷的雨天,困在家里出不去,便冷冷地问父亲当年我的母亲是怎么离我而去的。

    对于这个问题,父亲似乎很敏感。我这样无礼地问他,他并没有觉得我有什么错。待他点燃了一支烟,而后望向窗户外面密集如丝的雨水,才缓缓地似乎心情很沉重地张开嘴

    ——当年,父亲在产房外面撕破喉咙继而发了疯似的喊——“都要保住,大人和孩子都要保住,一个也不能少!”

    没有人能够体会父亲当时的情绪,就像他当年呐喊而出的那些语无伦次的话一般,令人惋惜,令人绝望;因为大家都知道,父亲想要的“鱼”和“熊掌”是注定不可兼得的。

    母亲从医生口中得知父亲的想法和建议,但还是一直摇头,她的意思是不管自己将面临重生还是死亡,这个孩子无论如何都要生下来。

    因为我是她的天,我是她的地,我是她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的意义!

    于是,我的母亲直接将思考扼杀在她的脑海里,就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者——我活,她死。

    回忆就此屏息,因为倘若再回忆下去,我就会感觉害怕,害怕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值得我去相信。比如:温暖与存在感。

    ——就像我父亲在十八年前说的:都要保住,大人和孩子都要保住,一个也不能少!

    父亲说这样的话,我还能感受到一丝温暖与感动;但他不阻止母亲的选择,不将母亲从奈何桥上拉一把。没有太多的原因,完全是回忆在作怪,不知不觉地,我就这样恨上他了。

    这一恨,就是十八年。

    十八年来,我不懂感动是什么,温存是什么。

    {chapter03——关于电话}

    一直以来,我都很少主动打电话给父亲。不是不想打,而是拿起电话后就不知道讲什么了。

    我沉默,我木讷,我不爱说话。但凡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毛病都空前绝后地在我的骨子里上演,仿佛自从我出生的那一天起,它们就排着队,一个紧挨着一个,诡异地渗透在我的血液里,令我欲罢不能,痛不欲生。

    这些都是有关于成长的,而成长无关附丽,也无关诧异。在这个潜移默化的世界里,我们扮演着形形色色的角色。那么,属于我的那个角色,是不是也属于他?

    我选择沉默,父亲也选择沉默,我没有及时回复他短信,他也不着急。但僵局还是由他来打破,又是一个三天,三天的时间他没有等到我的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于是就主动拨通了我的电话。

    我一直在想,三天与三天,这两个三天算不算是一个轮回,而这个轮回是不是他早已预算好的?

    没有人告诉我答案,但在我心里,我觉得我一直都是他囚禁在笼子里的鸟儿,想飞,却没有足够强硬的翅膀;想逃,又无奈于庞大的“鸟笼”

    他拨通我的电话的时候,是在一节心理学课堂上,距离下课时间大概还有十分钟。出于对老师的尊重,我直接挂断了他的电话。

    下课之后,我竟然忘了他打过电话给我这件事情。

    难道我就这么善忘?我不禁在心里问自己。

    我不是一个善忘的人,那些发生在童年的事件只要一闭上眼睛,就历历在目。比如:走在大街上,别人的孩子可以笑红半张脸牵着母亲的手过马路,而我始终是一个人。又比如:念中学我无奈地选择在学校寄宿之后,宿舍的同学隔三差五地给自己的母亲打电话,倾诉学校食堂的伙食如何如何的差,学校超市的东西怎样怎样的贵。可我没有,拿起手机我都不知道该打电话给谁。

    巨大的落差感如同火山爆发,河水倒流,世界崩塌一般在我的心灵深处毫无规律地蔓延,令我轻轻叫嚣,深深悲凉。

    父亲再次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我正在宿舍里吃着饭。

    我一接通电话,就听到他就编者按 读到儿子看到自己写给父亲的信上有点点泪痕时,心里觉得揪了起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仿佛看见一个男孩,有点迟疑的,生硬的,无措的,还有点羞涩,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却又放不下心里那层坚硬的,平时用来保护自己的外壳。可是爱还是在的,温暖依旧将他包围,不论是父亲,或者母亲给予的,或者当时觉得不够好。待到成长成熟,转头时会发现,其实,当时的父母,所能够给的,已经是他们那时的全部。很喜欢这篇文章,主线明确,相关情节也安排得十分出彩。不同寻常的叙述方式,冷冷的,仿佛又有点无情的表达,恰恰是饱含着真情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的反衬,更增加了文章的情感氛围。结尾十分真实,却并不显得煽情。反倒为整个文章营造的过于冷静的气氛添上浓浓一笔温情。其实爱,不需拥抱,不需表达。只言片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已经足矣。北珂加油,期待新作。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

    ——刚才打电话给你,你为什么不接!

    ——就算临时有事,你总得主动打过来吧!

    ——你知道。

    “好了,我不想再听了。”

    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当时我的情绪像一颗定时炸弹一般“轰”的一声,瞬间在空中爆炸,那些浑浊的弹雾蔓延着蔓延着,随即占据我整个心房。

    我的额头里冒着汗,心里却汩汩地流着血。

    待他平静下来,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什么,而后是一阵沉默,他不说话,我也不说话。如同往常一般,最终还是他打破电话两头尴尬的气氛。接下来,他无非就是嘱咐我好好学习,因为我念的是同城的一所没有名气的大学,将来毕业了找工作都是一件麻烦事。

    “你的学习要加把劲。”

    “嗯。”“现在这个社会不好混,不仅仅靠那一纸文凭就能有饭吃。”

    “嗯。”“闲余时间也可以去找一些兼职做做,不需要你赚多少钱,能学习到一些东西,丰富一些阅历就足够了。”

    “嗯。”

    他说完每一句话就停顿下来等待我的回应,而我似乎还在跟他赌气,一直“嗯”“嗯”“嗯”地不断重复着。

    “那,那没事我就挂电话了。”

    这是这次通话以来我说过最长的一句话,他说好之后,又说你等等。

    “晨,刚才是爸爸不好,不应该凶你。”

    霎时,一种无法明晰的感觉流过心底,风从窗户吹进来,我眨了眨眼睛,好像是有沙子滴进去了。

    “对不起,晨。”

    父亲说完这四个我做梦也想不到会从他口中说出来的字,就果断地把电话挂掉了。

    等我把手机扔在床上,室友c一脸讶异地望着我:“有你这样打电话的啊!”很平淡的一句话,但我听到以后,它就像一盆冷水重重地泼在我的身上,让我久久无法平静下来。

    “不可以吗?”

    我急促地呼吸着宿舍里有些浑浊的空气,言语慌张地反问道。

    “周末没课几(记)得回家。”

    这条短信是挂了电话后父亲发过来的,我看着看着不禁偷偷地笑了一阵。

    手机里短短的一行文字,竟出现了一个错别字。无意间,我又翻开了上一段短信,才发现同样短短的一行文字,也出现了一个错别字。

    他把“瞒”写成了“蛮”“记”写成了“几”

    或许是不会使用手机拼音打字的缘故,导致使用笔画打字的时候,花了很长的时间找不到那两个字。也许是他根本就不能分辨那些字。这也不奇怪,因为小时候家里穷,小学还没毕业他就辍学了。

    想着想着,我再也笑不出来了,心里一阵冰凉,感觉有什么东西在眼睛里流淌着,只要一低头就会流出来。

    {chapter04——关于凌}

    凌是通过“专升本”考试考入我所在的学校的。我宿舍里原先住着三个人,顺其自然地凌住进了我们宿舍。

    第一次遇见凌,他就给我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

    那天旁晚,室友们都去上晚自习了,独留我一个人在宿舍。

    “你好,请问这是11级数学应用一班的寝室吗?”

    “是的,你是?”

    “我叫凌,是从南师院转过来的。”

    初次照面,我和凌互相寒暄了一阵子。等我帮凌整理好角落的那个空床位,他叫我坐下,说他自己来做这些事就够了。之后他从背包里拿出各种各样的零食叫我吃。

    轻而易举地我和凌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

    时光静静地流淌着,因为凌的出现,我似乎对这个世界改变了许多看法。我开始习惯跟陌生人交谈,举止投足之间,我不知不觉地闯进他人的世界,听着他人的故事,感觉生活丰富了许多。

    有一次,我在足球场旁看到了凌。他旁边站着一个女孩,远远望着凌和女孩四目相投,正深情款款地说着什么。

    我停住了脚步,蹲在原地,等待着凌。

    等女孩甩开凌的手,转身大摇大摆地离开,一直没有回头。凌僵硬地站在那儿望着女孩离开的身影,他眼神里充满了忧郁与哀伤。

    凌无意间看到了我,然后他慢慢地向我走过来。

    “刚才那个是谁?”我问。

    凌面无表情地看着我,情绪低落地回答:“女朋友。”

    我欲开口的时候,凌又补充道:“不对,应该是前女友了。”

    话音刚落,周围归于寂静,我没有再说话。

    毫无征兆地,凌失恋了。

    “走,喝酒去!”

    凌坦然地说,坦然地好像这不是他第一次失恋了。

    我和凌在一个很小的饭店里喝啤酒,凌喝了一瓶又一瓶,他一边喝就一边深情款款地讲着他与女孩的故事。

    他喝,我跟着喝;他笑,我跟着笑;他哭,我亦跟着哭。

    “爱情是什么?爱情就是狗屁!”

    凌喝醉了,嘴里胡搅蛮缠地说了一大堆脏话。

    “那么,当初你们为什么不懂得珍惜呢?”我问。

    凌不停地笑着,他没有回答我。

    ——爱本来就是一瞬间的迷信,一旦感情转淡,迷信破除,随时随地都有结冰的可能。

    只是当时,他们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也不懂得珍惜。

    “其实,其实,凌”

    我吞吞吐吐地没有把话说完。

    “你一个大老爷们有什么话就说啊,干嘛搞的神神秘秘似的!”

    此时此刻,我不知道凌还是不是清醒的;或者说,此时此刻我害怕凌太过于清醒。

    “凌,其实你还有我。”

    说完,凌突然站立起来,但他不说话,我抬起头仰望着他,气氛变得越愈尴尬。

    “你以为我会和你一样吗,你以为我会想变成你吗?”

    凌的情绪特别激动,我眼睛直直地望着他,依旧不说话。

    酒后吐真言,这个道理我自然明白。

    我本来打算扶着凌离开这里,可等我付完钱,凌就已经消失不见了。

    这个世界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比如我刚走出饭店,就下了一场雨。

    我独自走在烟雨蒙蒙的街道上,长久地注视被雨水冲刷过的路基与树林,不再期待,也没有悲哀。

    {chapter05——关于成长}

    我生了一场病,感冒发烧,然后就是吃药。

    从小到大,我的体质都很脆弱。一场雨水就把我打倒了,一打倒,就一个星期也没有好过来。

    那天傍晚,我依旧躺在床上,不停地咳嗽着。这时,凌走过来,他说:“晨,你这样下去不行,要不编者按 读到儿子看到自己写给父亲的信上有点点泪痕时,心里觉得揪了起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仿佛看见一个男孩,有点迟疑的,生硬的,无措的,还有点羞涩,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却又放不下心里那层坚硬的,平时用来保护自己的外壳。可是爱还是在的,温暖依旧将他包围,不论是父亲,或者母亲给予的,或者当时觉得不够好。待到成长成熟,转头时会发现,其实,当时的父母,所能够给的,已经是他们那时的全部。很喜欢这篇文章,主线明确,相关情节也安排得十分出彩。不同寻常的叙述方式,冷冷的,仿佛又有点无情的表达,恰恰是饱含着真情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的反衬,更增加了文章的情感氛围。结尾十分真实,却并不显得煽情。反倒为整个文章营造的过于冷静的气氛添上浓浓一笔温情。其实爱,不需拥抱,不需表达。只言片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已经足矣。北珂加油,期待新作。去医院看看,不能总吃这些非处方的药。”

    “嗯。”我有气无力地回答,我以为凌会送我去医院,可是我错了,他没有。

    自从上个星期他喝醉酒的时候,我跟他说了那句暧昧不清的话之后,他就开始对我保持距离。我们中间好像隔着什么似的。就像我和我的父亲,远远地隔开的是一条如同寂寞银河般漫远深长的时光隧道。在这条隧道里,我看不清楚父亲的脸。同样地,我也看不清凌的脸。

    “晨,下午我要参加一场面试,没时间陪你,要不我帮你找一个朋友陪你去医院?”

    凌对着镜子,穿上职业装,打上领带,坦然自若地对我说。

    看着镜子里的凌,我没有说话。一向沉默的我加上生病的缘故,早已经没有力气去收拾那些破破碎碎的悲伤了。

    “嗯?”

    凌在等我的回答。

    一直以来,我都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是这一刻就算我再笨,我也懂凌的意思。

    凌完全就是一个我永远抵达不了的角色,他太聪明了,聪明的恰如其分,不露声色。“你知道我在意什么,你也需要摆正自己的姿态。”

    ——多么可恶的一句话。他知道我不够聪明,所以他一次次把暗示发出去,说到一半,又突然挡了回去;表面上他在为我着想,其实他是在为自己着想,他要我一步步把谜底揭开。

    “嗯,你去面试吧,我会照顾好自己。”

    霎时,他连镜子都懒得看,提着廉价的公文包,摆弄着还没有整理好的领带,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宿舍。

    瞬间,我明白自己说错了什么。

    我从床上爬起来走到窗户旁边,伸出头偷偷地窥探着已经走在路灯路口的凌,由于路灯没有光,他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我没有哭,只是静静地望着黑暗一片的路灯深处,突然感觉好像失去了什么。

    ——我曾想把我一直拥有不了的母爱寄托在父亲的身上,可我的父亲连足够的父爱都没有给予我,他还能怎么给予我所渴望的母爱?

    当凌出现的那一刻,我又似乎再一次找到了“爱”的寄生体。在凌那里,他给予了我从未拥有过的温暖,可我软绵绵地沉浸在其中的时候,现实又重重地给了我一巴掌,那一巴掌彻彻底底地将我拍醒。

    那么,是不是没有悲伤,成长也就无关附丽?

    {chapter06——关于身世}

    在感觉一无所有的时候,我还是想起了家。

    一如往常般,花上一个小时搭公交车,辗转13个小站,我便到家了。

    家里冷冷清清的,父亲在外地忙着工作,也难得有时间回家一趟。

    我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中药缓慢地走进了父亲的卧室,因为自从我念大学起,父亲就把电视机搬进了他的卧室。

    我把整整一碗味道怪异的中药喝完之后,直接将碗搁置在父亲的书桌上。轻而易举地,我发现了父亲节前夕我寄回来的那封信。

    信封是被拆开的,我看着那些笔迹稚嫩的文字,霎时一阵若有所失的感觉涌上心头。信纸有些潮湿,中央一块的文字显得十分模糊,如果不仔细地看肯定是认不出来的。

    我无法去想父亲当时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来读这封信的,我也不知道这些模糊的文字是不是渗透了他大量不知不觉中滴落下来的眼泪。

    我重新把信收好,想把它放在一个可以不让它受潮的地方。两眼扫了整个卧室一遍,才发现离自己最近的那个抽屉没有上锁,钥匙还在锁孔里挂着。我随手拉开抽屉,发现了一叠一叠类似于信封的东西。

    ——不是类似,那就是信封,里面装着一封封信。

    我做贼心虚似地拆开最陈旧的那封信:

    1992年9月20日雨双溪广场旁

    上帝似乎次(赐)给了我一份神秘的礼物,我在这里见(捡)到了夏晨。

    我言似(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将夏晨带回家。

    仿佛宇宙大爆炸一般,我的手开始不停地颤抖,我的心开始不断地加速跳动,我的瞳孔放大的像一朵充满哀怨的血色玫瑰。

    陆陆续续地,我将一封封信仔仔细细地读完,那些时刻,完全没有注意到窗户外面已经下着倾盆如洗的大雨。

    最后一封:

    2010年6月16日晴出差刚回到家

    很惊丫(讶)地收到了儿子的来信,这是十八年来他给我写的第一封信。

    我很但(担)心他,我怕他有些事在蛮(瞒)着我。

    此时,从半空中劈下来一道闪电,透过窗户,划过我苍白如霜的眼睛。“轰隆”一声,雷声响起,打进我的心里,瞬间穿过我的神经末梢,而后心底里汩汩地流着鲜红鲜红的血液。

    我不知道这些年来,他是怎么一手将我抚养长大的。他连正常的婚姻都没有,却要隐瞒着他最疼爱的“儿子”怎么去做一个好父亲。

    我不知道这些年来,他是怎么圆下“你母亲是因为难产才离你而去的”这个荒唐的却让我信以为真的弥天大谎。

    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承受了多大的痛苦与自我加重的罪孽,独自默默地一个人帮儿子扛着。

    我更加不知道,他到底有多么地疼爱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

    我没有哭,此刻的我倔强的像一个充满狼性的孩子,我看着自己写的那一封充满怨言,令他无限担心的书信;我再看着十八年来他为我写下的无数封装满爱的书信,信里面成堆的错别字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形成一个个无法磨灭的烙印。

    我的心翻腾着、滚烫着、纠结着

    我曾写这封信的目的,不是因为我爱他,而是想告诉他,我有多么地不快乐。

    可他写无数封信的目的呢?答案似乎已经不言而喻。

    我抬起手,狠狠地扇了自己一巴掌。

    伴随着久久未绝的雷声,我痛苦地躺在床上,沉沉地睡了过去。

    {chapter07——关于我爱你}

    周末晚上我回到学校,宿舍里依旧是我一个人,c和强子如往常一般去教室上晚自习了。但凌,我却猜不出他去了哪里,或者他是单纯地不想与我有太多密切的联系。

    那天他说的很清楚——你知道我在意什么,你也需要摆正自己的姿态。

    我需要摆正什么姿态?现在想想,凌从来都不知道我的心。

    那么,还会有谁知道我的心呢?

    当我们在想着一个人或者想着一件事的时候,这个人或者这件事就会毫无征兆地出现或者发生在我们身边。

    “你回来啦!”

    “嗯。”此时的气氛和往日发生了天差地别的变化,我和凌各说了一句话之后,双方都没有再编者按 读到儿子看到自己写给父亲的信上有点点泪痕时,心里觉得揪了起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仿佛看见一个男孩,有点迟疑的,生硬的,无措的,还有点羞涩,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却又放不下心里那层坚硬的,平时用来保护自己的外壳。可是爱还是在的,温暖依旧将他包围,不论是父亲,或者母亲给予的,或者当时觉得不够好。待到成长成熟,转头时会发现,其实,当时的父母,所能够给的,已经是他们那时的全部。很喜欢这篇文章,主线明确,相关情节也安排得十分出彩。不同寻常的叙述方式,冷冷的,仿佛又有点无情的表达,恰恰是饱含着真情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的反衬,更增加了文章的情感氛围。结尾十分真实,却并不显得煽情。反倒为整个文章营造的过于冷静的气氛添上浓浓一笔温情。其实爱,不需拥抱,不需表达。只言片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已经足矣。北珂加油,期待新作。说话。

    凌满面油光显得非常难受,他把职业装脱了,然后换上拖鞋“哒哒哒”地跑进了浴室。

    从什么时候开始,凌见到我就像老鼠见到猫似的,我不明白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但至少,此刻的我是清醒的。

    凌洗完澡,穿着一身球衣,在镜子面前整理了一下头发,然后对我说:“晨,我出去一下,我女朋友在楼下等我。”

    “你”凌翻过头来,发现我想说什么,但他没有多问。随后,他轻轻地把门带上,就离开了。

    我本来想问凌:你又交女朋友了?

    可是我没有问,我不想再让他觉得我是个心理变态的人,我更不想让他怀疑我有“断背”的倾向。

    可是,世事就是这么可笑,那些我们以为是温存感的东西,其实不属于你,根本不属于你。

    凌舍弃我,怀疑我,远远地隔开我,我不怪他。因为这一切都是我的问题。

    ——这是一个灰暗的世界,而我是一个缺爱的孩子。

    再简单不过的,我只想寻觅到我从来不能拥抱的温暖与美好,可为什么就这么难?

    凌走在没有灯光的路口,他的背影迅速汇成一个黑点消失在我的视线里。

    唉,什么都丢失了,什么都不剩了,什么都不复存在了。

    我洗了个澡,喝完药打算上床休息,不料听到有人在敲门。

    我急急忙忙地打开门,看到了我的父亲,他右手提着公文包,左手抓着一包中药。

    “你怎么来了?”我说。

    他走进来,把公文包放在桌子上,坐下之后便说:“听说你生病了,我特意从南城赶过来的。”

    见到他的那一刻,我想起那些信,那些匪夷所思的信。顿时竟有千万句话语沉积在心底,但就是一句也说不出来。

    “喝点开水吧。”

    我把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端到他面前。

    “这些中药是我特地叫一个朋友医生配制的,非常管用,从小你感冒发烧都是吃这些药好起来的”

    父亲似乎没有尽头地往下说,我好像改不了一如从前的“嗯”“嗯”“嗯”

    这时,从窗户里传来宿舍楼下洪亮的交谈声。我走到窗户前,看到两个维修工人在装路灯。

    “高一点,再爬高一点。”

    “对,对,对。”

    我看着一个维修工人在路灯之下打着手电筒,另外一个则绑着安全带顺着路灯杆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在看什么?”父亲问我。

    “哦,修路灯的,这个路口的路灯将近一个月没有亮过了。”我说。

    我回过头望着父亲,父亲已经提着公文包,准备离开。

    “晨,我要回去了,晚了就赶不上火车了。”

    “嗯。”“晨,多多注意身体,这种天气很容易受风寒。”

    “嗯。”“晨,记得回家。”

    “嗯。”

    我跟在父亲身后,他边走边说了一大堆话,那些话无关冠冕堂皇,无关风花雪月,无关故作矫情最最朴质的话从他口里说话来,我想说什么但还是一如既往地“嗯”个不停。

    送父亲到了灯光路口的时候,那两个维修工人已经不在了。

    “新的路灯就是亮。”

    父亲说着说着,我感觉这句话太意味深长了。至少在我心里,我是这么想的。

    ——这里的灯光真的是太亮了,如同太阳散发出来的光芒那般明亮。

    父亲的背影渐渐地远离我,一米,两米,三米,四米,五米

    数着数着,就忘记了我和父亲之间到底隔了多远了。

    “爸!”

    我嘶声力竭地喊了出来,仿佛心里所有的隔骇在那一刻统统都消失不见了。

    父亲回过头来,他没有笑,岁月已经把他的笑容打磨的只剩下一道道深浅不一的皱纹了。

    等父亲再次回过头去,渐渐地,渐渐地远离我。我站在灯光路口,望着父亲,望着他那有些驼背的身影,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最终汇成一束斑点大的光芒,穿过我的身体

    “将来无论怎么样,未来无论有多么的残酷与不堪,你永远都是我的爸爸。”

    我喃喃自语道,一阵滚烫于心底的翻江倒海在瞬间一泻千里,最后只剩下眼泪夺眶而出。

    ——“嗯,爸爸,我爱你!”编者按 读到儿子看到自己写给父亲的信上有点点泪痕时,心里觉得揪了起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仿佛看见一个男孩,有点迟疑的,生硬的,无措的,还有点羞涩,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却又放不下心里那层坚硬的,平时用来保护自己的外壳。可是爱还是在的,温暖依旧将他包围,不论是父亲,或者母亲给予的,或者当时觉得不够好。待到成长成熟,转头时会发现,其实,当时的父母,所能够给的,已经是他们那时的全部。很喜欢这篇文章,主线明确,相关情节也安排得十分出彩。不同寻常的叙述方式,冷冷的,仿佛又有点无情的表达,恰恰是饱含着真情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的反衬,更增加了文章的情感氛围。结尾十分真实,却并不显得煽情。反倒为整个文章营造的过于冷静的气氛添上浓浓一笔温情。其实爱,不需拥抱,不需表达。只言片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已经足矣。北珂加油,期待新作。编者按 读到儿子看到自己写给父亲的信上有点点泪痕时,心里觉得揪了起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仿佛看见一个男孩,有点迟疑的,生硬的,无措的,还有点羞涩,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却又放不下心里那层坚硬的,平时用来保护自己的外壳。可是爱还是在的,温暖依旧将他包围,不论是父亲,或者母亲给予的,或者当时觉得不够好。待到成长成熟,转头时会发现,其实,当时的父母,所能够给的,已经是他们那时的全部。很喜欢这篇文章,主线明确,相关情节也安排得十分出彩。不同寻常的叙述方式,冷冷的,仿佛又有点无情的表达,恰恰是饱含着真情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的反衬,更增加了文章的情感氛围。结尾十分真实,却并不显得煽情。反倒为整个文章营造的过于冷静的气氛添上浓浓一笔温情。其实爱,不需拥抱,不需表达。只言片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已经足矣。北珂加油,期待新作。编者按 读到儿子看到自己写给父亲的信上有点点泪痕时,心里觉得揪了起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仿佛看见一个男孩,有点迟疑的,生硬的,无措的,还有点羞涩,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却又放不下心里那层坚硬的,平时用来保护自己的外壳。可是爱还是在的,温暖依旧将他包围,不论是父亲,或者母亲给予的,或者当时觉得不够好。待到成长成熟,转头时会发现,其实,当时的父母,所能够给的,已经是他们那时的全部。很喜欢这篇文章,主线明确,相关情节也安排得十分出彩。不同寻常的叙述方式,冷冷的,仿佛又有点无情的表达,恰恰是饱含着真情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的反衬,更增加了文章的情感氛围。结尾十分真实,却并不显得煽情。反倒为整个文章营造的过于冷静的气氛添上浓浓一笔温情。其实爱,不需拥抱,不需表达。只言片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已经足矣。北珂加油,期待新作。编者按 读到儿子看到自己写给父亲的信上有点点泪痕时,心里觉得揪了起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仿佛看见一个男孩,有点迟疑的,生硬的,无措的,还有点羞涩,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却又放不下心里那层坚硬的,平时用来保护自己的外壳。可是爱还是在的,温暖依旧将他包围,不论是父亲,或者母亲给予的,或者当时觉得不够好。待到成长成熟,转头时会发现,其实,当时的父母,所能够给的,已经是他们那时的全部。很喜欢这篇文章,主线明确,相关情节也安排得十分出彩。不同寻常的叙述方式,冷冷的,仿佛又有点无情的表达,恰恰是饱含着真情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的反衬,更增加了文章的情感氛围。结尾十分真实,却并不显得煽情。反倒为整个文章营造的过于冷静的气氛添上浓浓一笔温情。其实爱,不需拥抱,不需表达。只言片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已经足矣。北珂加油,期待新作。编者按 读到儿子看到自己写给父亲的信上有点点泪痕时,心里觉得揪了起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仿佛看见一个男孩,有点迟疑的,生硬的,无措的,还有点羞涩,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却又放不下心里那层坚硬的,平时用来保护自己的外壳。可是爱还是在的,温暖依旧将他包围,不论是父亲,或者母亲给予的,或者当时觉得不够好。待到成长成熟,转头时会发现,其实,当时的父母,所能够给的,已经是他们那时的全部。很喜欢这篇文章,主线明确,相关情节也安排得十分出彩。不同寻常的叙述方式,冷冷的,仿佛又有点无情的表达,恰恰是饱含着真情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的反衬,更增加了文章的情感氛围。结尾十分真实,却并不显得煽情。反倒为整个文章营造的过于冷静的气氛添上浓浓一笔温情。其实爱,不需拥抱,不需表达。只言片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已经足矣。北珂加油,期待新作。编者按 读到儿子看到自己写给父亲的信上有点点泪痕时,心里觉得揪了起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仿佛看见一个男孩,有点迟疑的,生硬的,无措的,还有点羞涩,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却又放不下心里那层坚硬的,平时用来保护自己的外壳。可是爱还是在的,温暖依旧将他包围,不论是父亲,或者母亲给予的,或者当时觉得不够好。待到成长成熟,转头时会发现,其实,当时的父母,所能够给的,已经是他们那时的全部。很喜欢这篇文章,主线明确,相关情节也安排得十分出彩。不同寻常的叙述方式,冷冷的,仿佛又有点无情的表达,恰恰是饱含着真情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的反衬,更增加了文章的情感氛围。结尾十分真实,却并不显得煽情。反倒为整个文章营造的过于冷静的气氛添上浓浓一笔温情。其实爱,不需拥抱,不需表达。只言片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已经足矣。北珂加油,期待新作。编者按 读到儿子看到自己写给父亲的信上有点点泪痕时,心里觉得揪了起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仿佛看见一个男孩,有点迟疑的,生硬的,无措的,还有点羞涩,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却又放不下心里那层坚硬的,平时用来保护自己的外壳。可是爱还是在的,温暖依旧将他包围,不论是父亲,或者母亲给予的,或者当时觉得不够好。待到成长成熟,转头时会发现,其实,当时的父母,所能够给的,已经是他们那时的全部。很喜欢这篇文章,主线明确,相关情节也安排得十分出彩。不同寻常的叙述方式,冷冷的,仿佛又有点无情的表达,恰恰是饱含着真情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的反衬,更增加了文章的情感氛围。结尾十分真实,却并不显得煽情。反倒为整个文章营造的过于冷静的气氛添上浓浓一笔温情。其实爱,不需拥抱,不需表达。只言片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已经足矣。北珂加油,期待新作。编者按 读到儿子看到自己写给父亲的信上有点点泪痕时,心里觉得揪了起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仿佛看见一个男孩,有点迟疑的,生硬的,无措的,还有点羞涩,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却又放不下心里那层坚硬的,平时用来保护自己的外壳。可是爱还是在的,温暖依旧将他包围,不论是父亲,或者母亲给予的,或者当时觉得不够好。待到成长成熟,转头时会发现,其实,当时的父母,所能够给的,已经是他们那时的全部。很喜欢这篇文章,主线明确,相关情节也安排得十分出彩。不同寻常的叙述方式,冷冷的,仿佛又有点无情的表达,恰恰是饱含着真情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的反衬,更增加了文章的情感氛围。结尾十分真实,却并不显得煽情。反倒为整个文章营造的过于冷静的气氛添上浓浓一笔温情。其实爱,不需拥抱,不需表达。只言片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已经足矣。北珂加油,期待新作。编者按 读到儿子看到自己写给父亲的信上有点点泪痕时,心里觉得揪了起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仿佛看见一个男孩,有点迟疑的,生硬的,无措的,还有点羞涩,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却又放不下心里那层坚硬的,平时用来保护自己的外壳。可是爱还是在的,温暖依旧将他包围,不论是父亲,或者母亲给予的,或者当时觉得不够好。待到成长成熟,转头时会发现,其实,当时的父母,所能够给的,已经是他们那时的全部。很喜欢这篇文章,主线明确,相关情节也安排得十分出彩。不同寻常的叙述方式,冷冷的,仿佛又有点无情的表达,恰恰是饱含着真情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的反衬,更增加了文章的情感氛围。结尾十分真实,却并不显得煽情。反倒为整个文章营造的过于冷静的气氛添上浓浓一笔温情。其实爱,不需拥抱,不需表达。只言片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已经足矣。北珂加油,期待新作。编者按 读到儿子看到自己写给父亲的信上有点点泪痕时,心里觉得揪了起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仿佛看见一个男孩,有点迟疑的,生硬的,无措的,还有点羞涩,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却又放不下心里那层坚硬的,平时用来保护自己的外壳。可是爱还是在的,温暖依旧将他包围,不论是父亲,或者母亲给予的,或者当时觉得不够好。待到成长成熟,转头时会发现,其实,当时的父母,所能够给的,已经是他们那时的全部。很喜欢这篇文章,主线明确,相关情节也安排得十分出彩。不同寻常的叙述方式,冷冷的,仿佛又有点无情的表达,恰恰是饱含着真情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的反衬,更增加了文章的情感氛围。结尾十分真实,却并不显得煽情。反倒为整个文章营造的过于冷静的气氛添上浓浓一笔温情。其实爱,不需拥抱,不需表达。只言片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已经足矣。北珂加油,期待新作。编者按 读到儿子看到自己写给父亲的信上有点点泪痕时,心里觉得揪了起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仿佛看见一个男孩,有点迟疑的,生硬的,无措的,还有点羞涩,想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却又放不下心里那层坚硬的,平时用来保护自己的外壳。可是爱还是在的,温暖依旧将他包围,不论是父亲,或者母亲给予的,或者当时觉得不够好。待到成长成熟,转头时会发现,其实,当时的父母,所能够给的,已经是他们那时的全部。很喜欢这篇文章,主线明确,相关情节也安排得十分出彩。不同寻常的叙述方式,冷冷的,仿佛又有点无情的表达,恰恰是饱含着真情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的反衬,更增加了文章的情感氛围。结尾十分真实,却并不显得煽情。反倒为整个文章营造的过于冷静的气氛添上浓浓一笔温情。其实爱,不需拥抱,不需表达。只言片语,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已经足矣。北珂加油,期待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