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老家

冰雪莲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冰雪莲子文集最新章节!

    那年我离开老家

    天空中有雨在下

    肩上的背包沉沉的啊

    装满外婆的牵挂

    我看到她眼中有泪花

    风中飞着她的白发

    拉着我的手啊紧紧的啊

    还有说不完的话

    小鸟儿在叽叽又喳喳

    催我出发

    田间的小路沆沆洼洼

    我走走又停下

    老家老家

    脚步我踏遍海角天涯

    心儿却系着她

    听着侃侃作词作曲并演唱的老家,对老家的思念与回忆又开始泛滥心头。老家虽然从来没有外婆的牵挂,但老家却有一生温馨的记忆与永远也抹不去的快乐。老家永远是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一、山村:快乐的童年

    童年是快乐的,童年的老家是贫困的,然而清贫的山村却有着童年最富有的记忆。山村三面环山,只有一个出口,通向外面的世界,山上常年长着葱郁的柏树。

    春天,天气慢慢转暖的时候,身上厚厚的棉袄也开始被脱下,脱去厚厚冬装的人感觉精神很多。在房前屋外栽上几株不知名的小树,在春天的泥土里撒上几粒不知名的花种,或者在村前的小水沟边插上几枝柳条,看着小树开始长高,花种开始从地面发出芽,柳条发出嫩得让人心颤的叶子时,心也就跟着快乐起来,忍不住跟着春天唱歌;看着那潺潺的用作春播的清水顺着小河沟缓缓流进池塘,便想脱掉鞋子把脚放进那清凉清凉的水里;或者高挽着裤子,赤着脚在田间帮着插那小小的嫩嫩的秧苗,一种凉的感觉便浸透全身,许多年后想想,其实并不想插秧苗,只是喜欢那冰凉的感觉。

    夏天,那山、那水、那蝉、那树等等都是快乐的源泉。夏天的快乐与自由是热也挡不了的。夏日的午后,与伙伴们躲过父母的目光,爬到山上的树林,然后找一棵枝多不易断的树,大家爬上树,开始玩有着危险却从来没出事的闭着眼睛的树子猫游戏。在看着树枝越压越弯几乎接近地面或者听到那啪的一声枝断的声音或者是听到村里那孤寡老人开始吼骂的时候,我们才从树上跳下去,一哄而散;或者顺着蝉叫声寻找它们的身影,然后把它们装入口袋,仍它们高歌;或者与伙伴们一起背着背篓去割猪草,却跑到老坟坝的树荫下玩起简单的却永远不知疲倦的“捡子儿”或者“跳房”的游戏。直至夕阳洒满山头的时候才背着背篓各自选一个地方割那绿绿嫩嫩的草。晚上总被没有时间给我们洗澡的母亲拉到村子里的那一塘清水里胡乱洗澡,那水的冰凉的感觉把所有的热赶得老远老远。

    天气渐渐转凉,树叶开始变成红的、黄的,在风中飞舞,田野也成了金灿灿的一片,秋天就来了。田野里是大人们忙着收割水稻的身影和丰收的喜悦的欢笑,和着小孩子在田间捉油炸蜢的欢叫声和打谷机不知疲倦的打谷声,奏响了一曲丰收的秋之曲。

    水稻收割完后,田间便只留下孤寂的稻草堆,人们便开始忙着种小麦等作物了,冬天也在不知不觉中来了。童年的冬天很冷,童年的冬天却是雪的世界。雪花纷纷扬扬在风中舞着,整个山村是洁白的一片。总在雪后初晴的时候,穿着厚厚的母亲做的棉衣棉裤棉鞋,提着灰笼儿跟着母亲大婶们的后面去拾雪,冷在雪的面前总会退缩。

    当天气再次变暖的时候,春天又来了,年轮就在四季的轮回中增加了一圈,童年的快乐也在四季的轮换中继续着,然后慢慢走远,远得只留下记忆。

    二、路

    随着童年的远去,我们开始离开山村,走向那条通向镇上中学的八里长的公路。那所谓的公路其实只不过比田间小道宽些,多了些石子,其实依然是泥土路,下雨的时候,便成了泥泞的稀泥路,去上学的时候,身上总是沾满了泥,就更不用说鞋了。冬天如果下雨,到了学校,布鞋全湿了,冷得难受,却只能冷下午放学回家有得换。夏天倒没什么,赤着脚就走了,但赤脚却容易摔跟头,常常看到许多同学身上头上都是泥。

    每天早晨吃完饭,伙伴们便你呼我叫一起踏着那条路去学校。如果是冬天,早晨那一景很是壮观,因为早晨走的时候天还没有亮,整条路上是举着即可以用来取暖又可以且来照明的火把,其实也不是什么火把,只不过从自家抱的小麦杆罢了。噼噼啪啪的燃烧声和着学生们的说话声,那条孤寂的路显得很是热闹。

    初中毕业了,仍然继续在那条弯弯曲曲的路上行走,只不过那条又向前延伸了,延伸到二、三十里外的高中。不再是早出晚归了,而是一个月回家一次,去的时候还是在路上,只是不再走路,而是乘车,一个月的归宿假,许多时候与朋友们一起买点零食走路回家,二、三十里路在说笑声也没多久就到了,越靠近山村,那条路就越来越熟悉,心情便会越来越轻松。

    冬去春来,路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又迎来一茬又一荐的学生,她依然安静地躺着,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离开游子的回归,等待着,等待着送走更多的游子。那条路其实是离开老家,通向外面世界的路,其实也是一条知识之路。

    三、勤奋的学子

    老家是个农业大县,几乎没有什么矿产和大型的厂矿企业,老家是贫穷的。一直以来提到老家的名字,别人随口吐出的便是“哦,那里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水库,那里的人总是吃红薯,那里的学生特别勤奋,教育非常了不得。”听着笑笑,我知道那水库是是毛老人家一句高峡出平湖下的一项伟大的体现人类力量的工程;对于总是吃薯,我没什么影响,虽然小时候是贫穷的,但好象也没有总吃红薯;对于学子们的勤奋,那的确是有目共睹的。老家很贫穷,老家却以其领先于别地教育为骄傲,老家也以悻悻学子们的勤奋,以走出了许许多多的大学生为骄傲。

    贫穷并没有摧毁大家对知识的重视,而贫穷使大家更加意识到有了知识,上了大学,才能离开老家(许多年,老家虽然出了许多大学生,却依然贫穷,学子们学成后都不愿意回去,这也许是老家的一个悲哀。),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父辈们也不愿自己的孩子再象自己一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在田间劳作的生活,于是总用“你长大了,愿意穿布鞋还是皮鞋”的话来鼓励孩子,如果想穿皮鞋就得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大学,离开农村,离开老家。虽然现在在农村穿其实穿布鞋的已经不多了,但那话却是一份沉甸甸的希翼。而父母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则是“只要你愿意读,只要你好好读,我砸锅卖铁要饭也要供你上学,”虽然还没有父母真的到那地步,但那份心情却是很沉很沉。父母们不会比自己多有钱,而是比谁能把孩子供进大学,为了孩子,父母宁愿付出一切。

    在父母与老师时常的警告下,学子们也非常自觉与勤奋。尤其是高中以后,少了父母的监督,但多了老师的唠叨,但主要靠自觉。每天早晨六点的时候,那教室做成的寝室里已经烛光闪烁,每个蚊帐内都有一盏烛亮着;早读课,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教室里已经满满当当坐满在在读书的学子们;而早饭许多是嚼着馒头坐教室里看书;午饭后眯上几分钟便又冲起教室做那永远也做不完的试卷,虽然题海战术不可取,但多做题也不会有坏处的。而几节课的晚自习后,息灯铃响起,寝室在钤声中和老师的吆喝声中归于平静与黑暗。但十几分钟后,路灯下却坐着读书的学子,而寝室的烛光在黑夜中摇曳,老师们在外面看到那烛光闪动的寝室,欣慰地笑笑,摇摇头回家了,只是第二天总要强调安全问题。

    汗水精神与龙马精神是老师常常鼓励学子们的话,虽然那是一种苦干精神,但付出总会有收获的。学子们的勤奋换来了一张张离开老家的通行证,离开老家的学子,继续鼓励着后一批学子,学子们继续沿着这种精神沿着这条勤奋的路走下去,走下去。

    四、纯朴的真情

    应该说我还是勤奋的,尽管我的勤奋有些心不在焉,但结果却是我高考被刷了下来,想想付出多少收获多少的话其实很真实。

    那个八月的黄昏,我坐在被雨淋着的山头,看着山下朦胧的一片,泪早已经被雨洗净,剩下的只是迷茫与无助。然后回到家倒头便睡,所有的努力全见鬼去吧。我不吃不喝也不哭,只是想睡觉。母亲劝说,奶奶劝说,村里人也劝说,说失败了可以再来。再来?我本就是失败者,我还有力量再继续吗?我在心里冷冷地笑着,甚至觉得村里所有的人全是假慈悲,鬼知道她们背地里会多高兴呢?

    邻居大妈还送了许多好吃的东西,让奶奶劝说我吃点,并一次一次地鼓励我,可我只是沉默。邻居大妈还从自己地里摘来了自己也舍不得吃的青辣椒(那时候还没有大量上市,她家的是早批。),说是开胃。看着沉默的日渐消瘦却不吃东西的我,母亲想尽了办法,最后她流着泪求我,看着母亲,我的泪又一次涌出来,然后安静地吃了母亲端来的饭菜,然后又开始平静地生活看书。许多后过去了,想起,才明白村人那份情是很真很纯的。

    而村里邻里间还一直习谁家有好吃的东西的时候,互相送一点,大家品偿,虽然东西少,但那份情却是很纯很真的。因此一直以来每走一个地方,总感觉别的地方的人情没有老家的浓。而老家这份真实的人情会是人生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五、一生的牵挂,永远的老家

    奶奶一直是心里一个很温馨的记忆。从小学开始,奶奶总习惯在放学的时候在村口张望,看到我们平安进入她的视野,她会与村人骄傲地说着我们的孝顺,我们的听话。然后总会拿出别人给她的她舍不得吃的糖果,静静地看着我们吃。而走的时候,她总要到村口目送我们远去。工作后回家,奶奶依然如当初那样期盼、等待、送别。奶奶走后的许多年,回家村口没了奶奶的身影,心里总有一种空落落的心酸。但我知道奶奶其实仍然在村口等待,等待一份永远的回归与牵挂。

    离开老家的日子越来越长,回老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越来越短,母亲也开始象奶奶一样期盼,期盼游子归家的身影。村口的母亲也渐渐老了,年轻的母亲只成为一份记忆,村口的母亲也显得有几分孤独。母亲总是抢过包自己背上,然后就开始忙碌着准备饭菜,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成了老家的客人,成了母亲客气的对象。母亲总会在离开的时候送到车站,离别总是伤感的,而这种伤感常常留给车后身影越来越小的母亲独自承受。可母亲依然愿意,愿意送到车站,看到车安全离开,她才带着伤感独自回家。

    我知道不管自己走多远,不管自己身在何方,老家在脑中的记忆总是清晰的,老家总是受伤后一个疗伤的地方,老家总是累了后停泊的港湾。老家是永远的老家,老家有一生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