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太吵闹了

八毫克的中南海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八毫克的中南海文集最新章节!

    走上社会的第三年第一次回家,回来厦门之后我发现综艺大哥大停播了,想看没得看。宪哥的我猜再也看不下去了,总觉得宪哥的搞笑达不到我的笑点,我笑不起来,反而开始渐渐讨厌,觉得无聊恶搞。

    第二年回家来了厦门之后,我不再看天天向上和鲁豫有约。一个让我觉的吵闹,混乱,过分恶搞,节目选题越来越娱乐时尚世俗化之外,另外一个让我觉得虚伪,无力和无奈。

    第三年回家来了厦门之后,我不再看火影和非常了得,前者太多的回忆的故事情节,作者像是没有东西可写了,故事也像要结尾了但一直在拖,画蛇添足。后者的某个主持人突然让我越来越讨厌,话不但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没水平,废话连篇,与噪音无异,看着看着耳朵觉的难受。

    今年六月份回家回来之后,我不再看职来职往,所有曾经看的综艺节目,我已经不关心它们有没有更新。保留性的偶尔看上一两期的就只有锵锵三人行,还因为三人行有些嘉宾的蠢话,我会看到一半就关掉。

    人越长越大,心越变越老,容不下一些恶俗偏颇的言论和观点,容不下一些玩笑和玩弄。不管玩笑和玩弄的是谁,都觉的有失某种敬畏和尊重而联想到炒作,但综艺节目的特点和卖点之一就是炒作。创造话题,制造舆论,吸引眼球,骗取流量和时间。乱哄哄的像是一场吵架,全民皆吵。走到哪里都是那个话题的时候,就有种被淹没和窒息的感觉。观点和判断被裹挟,你一旦觉得不妥想要发言,没人听你的。大家都在大声的说,都想要别人听见自己在说什么,最后谁也没听清楚谁在说着什么,谁也没有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和判断,继续这样混乱着。找着某一个可以只听不说的人,很难很难。

    这样一个时代,倾听成了一种美德,倾诉变成了一种奢侈,分享显的更加珍贵。

    在没有人想正儿八经的听你讲自己的故事,写点东西,在笔记本上。和自己说话,和自己清谈,和自己辩论。在时间和某个空间里,留下自我的一点可怜的东西,让自己觉得自己很重要。

    人越长越大,心越变越静,越来越喜欢独处。

    一个人在房间里可以十几个小时不说一句话。做饭,烧水,洗衣服,扫地,刮胡子,照镜子,翻书,整理杂物等等。这样干活动作时,你觉得发出的声音很好听,不吵闹,没有路上大卡车经过时按响喇叭的那种贯耳穿心的感觉,没有菜市场里嘈杂无序的包裹,没有机械声音的单调沉闷。

    拧开水龙头,水流声细细的哗哗的流了下来,打在青菜叶子上变化了,成了小河流动的声音。刮胡子时,没有用香皂制造的泡沫抹满下巴,也没用开水浇了毛巾捂一会而下巴,就是锋利的刀片直接割掉胡子,声音像是夏收时镰刀割掉麦子时,嚓嚓嚓的连续有致的声音。烧开的沸水灌进玻璃杯子快满时,想到了小时候老妈每天早上烧开一锅开水,逐个灌满四五个保温瓶,最好听的声音就是保温瓶快要灌满的时候,像是遥远地方的呼唤,越来越近,最后响在耳边,美妙的带着某种希望,告知了一个小秘密,你听着快乐,舒心,觉的那是生活。撕开调料包的声音,拉掉金龙鱼油桶上拉环的声音,扯开垃圾袋的声音,打碎鸡蛋用筷子搅拌的声音,用刀切开洋葱的声音,斩掉黄瓜把的声音等等。

    儿时,夏夜,老妈,我和小妹坐在院子里的靠背椅子上。夜很静很美,天很蓝很远,星很密很亮,一个月亮升起在树梢,月光像银子的水,淌了一地。就连树叶上的光都像聚集了银子的水,越聚越多,叶子承受不了,哗一下,倾泻了一地。老妈总有讲不完的故事,从天上的牛郎织女讲到地上的乡村里的有名人物,从白娘子讲到梁祝,从她的妈妈讲到她自己。声音总是轻轻的,缓缓的,不急不躁。柔美的声音在我们耳边萦绕,从来没有觉得吵闹,觉得嘈杂,觉得侵犯。声音像是引导,我们闭着眼睛,由它带着我们进入故事,我们好像看见了银河,看见了鹊桥,看见了情人幽会,听见了窃窃的私语,看见了他们不舍的表情,难过的眼泪。我们跟着难受,觉的不公,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

    小学五六年级时,巷子头上的邻居大哥在每天晚上入夜的时候,就会站在巷子口的稍高的土梁上扯开嗓子唱一首很老很老的民谣: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的张望。她那粉红的小脸,好像红太阳,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每天看着她迷人的眼睛和美丽金边的衣裳-----嗓子嘶哑着,音拖的很长。记的他那时十七八岁,满脸的青春痘,毛茸茸的胡子是浅黄色的。他有时唱到激动处,腿就会打弯呈半蹲姿势,要么像是要跳起来,昂着头。他的面前就是空旷的田地,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绿。夏天的闷热加上空气里花草庄稼的甜腻味道,像是老天不小心踢翻了蜂蜜罐子,每一句歌词里的每个字都像是被浇了蜂蜜,甜腻,滋润着心。声音像是跳动的蚂蚱,在玉米叶子上,芝麻杆上,豇豆花瓣上,长豆藤蔓上,一直跳向更远处。我那时大部分时候是在写作业,听到他的歌声就奔了出来,家门口是摞的很高的十几棵被砍伐的桐木,我像是上楼梯一样,直接跑向最高处,坐下,看着眼前十几米外的他,静静的听他唱歌。一直这样,直到他考上大学离开村子。当我懂的了恋爱的时候,我才开始体会那种憋在心里不能言语的感受是怎么一回事。唱歌,在入夜时分里的寂静中,大胆放声唱出来,字字句句就像一种表白,在别人的眼里和耳朵里,那是一种发泄,在你的内心世界里,那只是低低的倾诉。

    初一年级的一个冬天,外面大雪纷飞,西北风像狼一样嚎着。家中的房间里,中间是一个烧炭的火炉,火炉上放着一壶正在烧着的水,水要开了,壶嘴喷热气出来,壶盖慢慢开始跳动,一下,两下,很快,就像机器转动一样,跳个不停,声音传了开来,我赶紧过去把水壶提了下来,没有灌满开水瓶,而是直接放在青砖铺就的地上,就跑到了收音机的旁边,继续收听着里面连载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播音员的声音像是磁铁一般吸引着我,让我一秒钟都不想耽误。那时候父母冬天忙着做豆腐,时不时叫我过去帮忙,往灶里添点碳,要么舀一瓢水点一下沸了的锅,我就是赖着不动。父母一看没有指望,只好自己动手。冬妮亚和保尔的爱情故事在那一整个零下十几度的冬天里,让我心怀憧憬和向往,暖暖洋洋的,总渴盼着有那么一份爱情也可以降临在我头上。记的那天的章节结束的时候是在描述一个宴会的最后一个画面:她那欢快的舞步和飞起的裙角露出了白色的内裤,让在座的绅士们微微欢笑。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一部连载的小说,一个播音员的声音,让一个寒冷的冬天不再寒冷。

    邻居的大哥哥在某个市里念贵族学校,有一年暑假回家,晚上,我们一人一个蛇皮袋子,铺在他家门口,在他躺着的躺椅边上围了一圈,听他讲燕子李三介子推割股啖君十字路口等等。他家的tcl彩电是村里第一台彩电,那时候电视节目少的可怜,动画片好像是六点十五开始,星期六星期天是迪斯尼乐园,其他时段是一休海尔兄弟大力水手黄金圣斗士等等的连播。现在还记的动画片完了是金曲五分钟,我的记忆里最深的就是郭富城的我对你爱爱爱不完。同样一群人,每天都看,每天都一样的鸦雀无声,激动,兴奋,觉得好刺激啊。一到新闻联播,全跑了出来,一路上爱爱爱的没完。

    现在的人很难安静下来,很难心无杂念的去看一部电影,去听一首歌,去守候一个节目,去读一本书,去倾听某个朋友的诉说。大家都很忙,都很烦,都觉的自己是要诉说的那个人。

    没人安静的听,只好争着说,所以我们感觉世界太吵闹了。

    那些逝去的岁月里,安静的生活像生活,安静的日子像日子。    2012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