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只是人们给的一顶帽子

宝船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宝船文集最新章节!

    早以习惯了忙碌的生活,偶尔的闲暇让人感觉到恐慌。

    不知从何开始,生活开始变得非常忙碌,忙碌——曾经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字眼,忙碌就意味着高收入,忙碌就意味着充实,忙碌就意味着生活的精彩。但是现在的生活确实很忙碌,稍有闲暇,就觉得跟这个时代脱离了轨道,就觉得恐慌。这难道不算一种职业病吗?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恐慌症吧,天哪,我可不想被医生告知得了恐慌症。然后再搞一番精神疗法,尽是变着把戏糊弄人民币。

    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动物,忙了渴望着有一点点闲暇,而真正的闲下来了呢?心中又着实感觉到恐慌,着实感觉到离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越来越远,好像成了时代的弃儿一样,孤独无助。

    前些日子还浑天黑地,没完没了。生活的成本太高,让生活变得非常沉重。这并不是我想要的,但是迫于无奈,只能如此拼命。我已经无数次的说过,写作只能是一个业余爱好,可惜的是我已经很少有业余时间了,很多的业余时间都被无情占用了。这样与其说是一种新的职业发展方向,倒不如说是迫于现实生活的压力而无奈的选择更为现实一些,也更为真实一些。

    写小说的事早以置之脑后,就连写日记也是有一搭没一搭,时断时续,学了十年的汉语言文学至今已忘却十之八九。生活再一次的归于平淡,每天面对的总是没完没了的一堆事,就连做梦都会想着白天的事。

    写上面这些文字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今天是2010年5月14日,晚上和经理一起吃饭,听他们聊房地产、聊土地拍卖的事,让我再一次的感觉到我们单位的死气沉沉,领导们的沾沾自喜,满足于眼前的小恩小惠,满足于一个月两千多块的工资,满足于干一辈子混个科级干部的狭隘。人最怕的就是满足现状。一旦满足于眼前的现状,就说明这个人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希望了,至少没有成功的可能性了。如果平淡也是一种生活,那倒另当别论。

    饭后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见识,为什么他们会去做投资,会去想方设法做一些事情。而我们单位的领导同事下班后只会聚在一起挖坑、打牌、喝酒,眼光永远走不出自己的单位,永远喜欢在一个锅里搅稀稠。今天你评了工程师每个月工资加了50块,我为什么评不了,然后想尽一切办法,闹个天翻地覆,非要问个一二三,成天忙于应付,忙于解答一些本来没有必要也根本无需深究的问题。我们的工作,一半左右纯粹是为了在领导面前表现而浪费时间和精力,明知道没有一点点希望,非要弄的声势浩大,表面上在领导眼里好交差,至少我们每天在忙碌,没有闲着,至于结果如何,那不由我说了算,如果失败,下来找一大堆别人的问题从来不说自己工作的失误。大多数情况下抱着给领导表现自己的目的去做事,结果可想而知。

    思之再三,按理来说我们都是兄弟单位,情况应该差不多,但事实是,他们在早几年前就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导致员工工资都不能得到保障,社会很无情的将这一部分人推向了市场,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经过几年的锤练,他们慢慢的强大了起来。而我们呢,单位名气大,号称甘肃建筑行业的排头兵,首先这个定位就有问题,怎么只说是甘肃建筑行业的排头兵,怎么不向全国看齐,不向更大一点的范围看齐。安于现状。其次,单位不好也不坏,反正每个月发两千块钱的工资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员工大多都被关在安乐窝里享太平。每天班上着,工资拿着,下班后小酒喝着,小牌打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好似也并没有什么危机或者什么想法。大家齐心向上看,头削尖了往上爬成了员工唯一的动力,极力讨好领导,想尽一切办法,谋个一官半职,宁可让自己钱包空空也不愿丢了面子,失了在领导跟前的好印象。当领导有什么好,大家会一口同声说:收入高,权力大。但是反过头来看看领导的收入:工资比一般员工高出一倍,奖金具体不清楚,但不会太离谱,最多也就是一般员工的三至五倍。这样下来粗略合计差不多每年收入在十万元左右。但反过来一看,他们每年的支出,既买房又买车,而且还都是一次性付款。靠单位上这点收入能做到吗?答案是不可能。那么这缺的一部分资金从哪里来?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从下属单位和下属员工中来。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靠“吃拿卡要”等一些行政手段。一旦爬上领导岗位,很快会翻身当家做主。这就是“精明”一点的员工所看到的职业之路。在企业里边争着当领导并非一件坏事,但是在这种体制下来竞争就会出现这样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则我们的明天就是他们的昨天,我们会重蹈他们的覆辙,因为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一直这样下去,也许再过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我们的员工也会被逼到市场上寻求一碗饭吃,也许到那时,企业员工的贫富会逐渐拉大,市场会用优胜劣汰的规则来选择。而不会继续吃“大锅饭”不会继续去忙着当官,而不懂得去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不懂得去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因为很明显,自己的技术水平再出众,自己的业务能力再强,在目前这个机制下你只能拿着死工资,干着同一件事,跟别的同事一模一样,虽说有很多奖罚机制,但大多都是不痛不痒,象征性的意思意思。所以就产生了像这样一批有一定的技术水平,有一定的业务能力,而没有施展空间,外行领导内行,内行心里牢骚满腹,外行忙着去打点更大的领导忙着往上爬。至于具体工作,总有一些出买苦力的人来干。

    如果做一个假设,靠自己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能挣来跟其相当的报酬,如果同一件事,你需要一个小时来完成而别人需要四个小时来完成,完成一件事可以收入五十元,你一天可以完成八件,可以收入四百元,而别人只能完成两件,收入一百元的话。我想技术水平高一些业务能力强一点的也不会成天去发牢骚,至少自己当不了官还可以挣点人民币。而目前的现状呢,是你一天完成哪怕十件也是一百元的报酬,别人哪怕一天完不成一件也是一百元的报酬,在领导眼里你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领导一看这个很简单,给你再多按排一些。而别人慢慢吞吞,忙的焦头烂额好不容易完成了一件,领导感觉这个员工工作很努力,年终给评个先进鼓励鼓励。这并不是说领导没水平,看不出其中的缘故,而是在这个体制下,领导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去成天观察员工的工作情况,因为领导还要去忙其它的事。如果有一个好的机制,不需要有人成天盯着,员工也会想办法去努力做事,这样的企业才是有希望的。而领导越多事情只能是越复杂,互相掣肘的事会越多,内部消耗的精力会越多。尤其目前市场竞争如此激烈,对外还没有一丁点办法,内部首先打成了一片。这样下去的结果只能是坐失良机,只能是死路一条。

    开放了,但员工的思想还没有开放,就拿业余兼职来说,在企业中还是被视为浑水猛兽,明令禁止。为什么呢,在工作之余,为什么不可以做点事情呢?凭借自己的业务能力搞点兼职应该来说没有什么问题,又不损坏企业的形象,也不透露什么企业机密。但是还是被明令禁止,一旦明令禁止,那么根据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许一些不合法不合规则的事情就出现了。这是被逼无奈,人总是要生活,那么为了生活总要想点办法,至于这个办法是否损害企业利益,那你就管不着了。因为你明令禁止不允许做嘛,那我换个方式,变不合法为合法而做不合法的事。你怎么办,目前是没有办法,明知有问题,但是你如此规定,我按规定办事,难道也算错了吗?

    索性如此偷偷摸摸还不如放开了正大光明。让市场来调节,一个项目经理干的好,能承揽上后续工程,完全可以让他自己去接着干,完全没有必要再一次的进行内部招标。耗费人力物力,在甲方跟前也是出而反而,答应的好好的让某某某干,结果一开标,立马换人。然后再想尽一切办法,要么出国要么辞职甚至于说出了安全事故半身瘫痪的都有,想办法去糊弄想办法去协调。糊弄来糊弄去就是偷梁换柱,还要找一大堆看似非常正当的理由来做文章。显得还非常完美,这难道就是国企做事的风范吗?

    如果把这一切交给市场,让市场去调节。干的好的会接二连三有后续工程,而干的不好的呢,一个完了也就玩完了,不要给其提供下一个项目,让自己去寻找,找不到,对不起,那就回家待着去,也没人给你发工资。这样下去,就会优胜劣汰,好的会更好,不行的会去反醒会去思考,为什么自己不行。让企业步入正常轨道。这样就不会有太多的人去盯着领导的位子不放,想方设法去当官,而会有一部分人把干工程当作自己的职业去经营,通俗一点就是去挣好多钱,因为一个企业家一个商人是否成功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他拥有多少资产,而不是职位高低,不是科级还是县级的区别而是百万富翁还是千万富翁的区别。人们就不会把当官看的太重,就会出现一种现象,一个正科级的支部书记一年的收入远不如一位项目经理,因为项目经理是一种职业,支部书记只能是一个岗位,把这两个人放到市场中去,项目经理可以干一个又一个的工程,可以积累大量的资产,当然也会担很大的风险。而支部书记只能是写写政治文章,做做思想工作,学学文件、收收党费、搞搞活动。变成一个真正的公朴,为人民服务。而项目经理则会为人民币服务。可现实情况恰恰相反,项目经理为了往上爬会想很多办法去讨好书记经理,会想尽很多办法去打点书记经理。大量的精力浪费在这些事上,自己的业务工作没有时间做,成天有喝不完的酒开不完的会。长此以往则业务荒废、风气不正,浑浑沉沉、终了一生。

    官,只是人们给的一顶帽子,一旦没了这顶帽子则一无是处。这,也就是大多数领导退休以后郁郁寡欢的根本原因。因为退休以后帽子没了,出去后不再前呼后拥。回来也不再时不时有人上门拜访,生个病也很少有同事下属前来探望。顿觉生活失落到人生的低谷,甚至于有些领导到了低谷就再也没有爬起来过。

    生活的好坏,关键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旷达的胸怀,是一个驾驭自己命运的过程。如果把命运交给别人,你的生活会变的糟糕不堪。把命运牢牢抓在自己的掌心,才会走出五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