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家园献给你——南水北调

白水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白水梅文集最新章节!

    提起拆迁,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对立和矛盾,想到剑拔弩张的气氛,还有遥遥无期的上访路,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是,南水北调工程焦作城区段的拆迁工作,却创造了奇迹,整个拆迁过程实现了和谐拆迁、人文拆迁,没有一例上访事件发生。引起了各级各部门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更受到了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的高度赞扬。

    走进南水北调座谈会现场,听到最多的是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动情讲述征迁区群众的感人事迹,和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并一次次听他们重复着:“焦作的百姓太伟大了!”“我们的人民太让人感动了!”“是焦作人民成就了南水北调工程!”

    带着这种钦佩和钦敬的心理,我走近了南水北调工程焦作城区段被征迁群众,用虔诚的心去聆听一个个发自肺腑的声音。

    党员干部永远是火车头

    在征迁区,有许多党员干部都具有双重身份,他们不仅要做家人的思想工作,亲手拆掉自己的家,还要耐心细致地去做其他拆迁户的思想工作。

    赵趁意是恩村一街的村长,也是山阳区“双强”人才之一。他既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又是一位成功的致富带头人。今年春节过后,为了南水北调工程,他把企业交给妻子经营,自己整个身心扑在了工程上。妻子不理解,现在经济危机这么严重,企业形势又不好,别人一门心思想办法还应付不过来,你把这么大个企业交给我,你忍心吗?赵趁意对妻子说:“厂子再大也大不过南水北调工程,自家的事再重要也没有国家的事重要!你就放心干吧,干好干坏我都不会怨你。”他家的老屋在主河道上,属第一批拆迁范围,母亲长年住在那里,与老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去做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母亲第一个搬出老屋,母亲坐在椅子上直抹眼泪,他知道母亲舍不得老屋,母亲心里难受。赵趁意何尝不对自家的老屋有感情啊,那里有他童年的欢乐和成长的记忆,他能听懂那里一草一木的对话,他能听见那里一砖一瓦的叹息,可他不能多情,他只能狠下心来做母亲的工作。说南水北调工程的好,可以造福子孙后代。说我们国家的好,是在为全国的老百姓办好事。再说这是任务,是咱必须完成的任务,否则就会拖国家的后腿,就会给咱焦作人民脸上抹黑。做通了母亲的思想工作后,他率先拆除了自己家的房子。他的家如果要盖房子的话,能盖四五百平方米,但他硬是不让盖,只这一项,补偿款就少拿好几十万。拆完自家的房子后,赵趁意没日没夜工作在第一线,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说服工作,最后因劳累过度晕倒在现场,被120急救车拉到医院抢救,他在医院只呆了半天,就匆匆赶了回来,第二天又奋战在拆迁现场。见到赵趁意时,他依然很忙,没有过多的话语,只是谦虚地说:“整个拆迁任务圆满完成了,三个月场光地净,酸甜苦辣,回过头来,却又不知从什么地方说起。最主要还是我们的群众觉悟高,是群众成就了南水北调工程,是群众成就了我们。”

    听了赵村长的话,我感慨地说:“有这么优秀的干部,就会有这么出色的工作,这才是老百姓最信赖的干部啊。”

    “是啊,这样的干部太多了。”山阳区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赵喜成深有感触地给我们讲了另一个感人故事:那是在6月下旬的墙南村,按规定上交主河道上的农用地。郊区的农田大部分都建的是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当时正值蔬菜生长旺季,由于时间紧,补偿资金无法到位,在没有任何承诺的情况下,老百姓都处在观望状态。副村长刘丑二话没说,带着他媳妇第一个冲了下去,开始拆除自家的大棚,他媳妇一边哭一边拆,在场的干部群众好多人都掉了泪,在他的带领下,墙南村的大棚一个晚上基本上突击清理结束,少数没有清理完的村民,把镰刀一收,慷慨地说:“让铲车进去推吧,我们损失点算不了什么,可不能耽误了南水北调的工期。”就这样,他们按时完成了交地任务。

    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奠定了我们工作必胜的基础!

    人民群众是奉献的源泉

    说起困难群众的拆迁工作,负责接待我们的恩村一街副主任赵卫平双眼红红的,数次哽咽,让我也禁不住潸然泪下。

    八十五岁的赵海青老人,家在主河道上,五十多岁的儿子赵原岭身患胃癌,儿媳妇患有乳腺癌,他的孙子是先天性软骨病,三十多岁了生活不能自理,只有一个孙女长年在外打工,以微薄的收入贴补家用,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老人家里的房屋只有100平方米,补偿款远远不够支付安置小区的购房款,一家人心理压力很大,情绪非常低落。市区工作组的同志和村干部们不厌其烦地给他们家讲政策做工作,并想办法为他们家申请了低保户待遇,区政协还发起了捐款活动。真情感动了他们一家人,老人最后含泪搬离了自己的家,搬出后二十多天,他的儿媳妇就去世了。老人说:“我相信党,相信政府,没有过不去的坎。”

    还有恩村一街的赵红旗,一家四口人居住在不到四十平方米的房子里。赵红旗身患糖尿病,他的妻子双手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儿子判刑十五年,很快就要回家了,女儿在上学。2004年初,赵红旗准备盖房子,地基已经打好,材料也买了回来,南水北调政策过来了,不让再盖房子了,否则,盖了也不在补偿范围内。就这样,几年过去了,他家的房子已经塌了一半,实在没有办法再住了,只好借住在邻居家里。今年拆迁工作开始的时候,赵红旗正在医院住院,他妻子每天靠打零工挣钱养家糊口,晚上还要到医院去照顾病人。他们觉得很亏也很委屈,那个时候如果要能盖房子的话,一平方米的成本200多元就行了,现在安置小区的房子虽然政府做了很大努力,每平方米还得701元,他家除了40平方米的赔偿款外,按规定应享受140平方米的住房,还有七万多元的缺口,对他们来说,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啊。所以,两口子整日以泪洗面,愁眉不展。但就是在这么困难这么委屈的情况下,他们依然相信党,相信政府,依然支持我们的国家工程,妻子代丈夫签下了拆迁协议。她说提笔签字的时候,她觉得那笔太重了,重得象一座山,她写下的是责任也是义务,还有全家的希望。

    还有七十五岁的老党员李振勇,因脑瘫多年生活不能自理,生命已经走到了最后关头。南水北调拆迁工作开始的时候,老李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在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老屋里去逝,他想和他的老屋一齐消失。但是工期不等到人啊,而且又没有一个租房户愿意把房子租给他们住。最后,他的老伴许秀清大妈说:“为了不耽误工期,就在村外搭个棚子,让他度过最后的日子吧。”面对如此深明大义的党员和家属,谁又忍心让他们住到漫天野地呢?后来,是老人的女儿把他们接到了自己家里居住,二十多天后,李振勇同志病逝。为了满足老李的心愿,村里把大队旁边的房子腾出来,让老人的遗体重回家园,让漂泊的灵魂在故土稍事停留,再看一看他依恋的家乡,然后再把老人安葬在了二十公里外的公墓。

    故土难离,家园难舍!多少个家庭,在搬出的时候,点上三炷香,叩上三个头,把祖宗的牌位搂在怀里,把老屋的模样仔细端详,再把家园做最后的丈量,从此以后,家只有在梦中相见,屋只留在心的祭坛。还有,还有,那棵老槐树,这棵老榆树,你经历了无数的风霜雨雪,你见证了漫长的沧桑岁月,你听过我的哭我的笑,我的悲我的喜,轻轻地系上一根红绳,为你做生命的祭奠吧。

    是啊,人民群众才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基石,人民群众才是奉献的源泉。有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

    老百姓才是最可爱的人

    采访中,赵趁意村长一再强调,奉献最大的是我们的老百姓,最应该歌颂的是那些一点条件也不提,顺顺利利拆迁的群众,他们是南水北调工程最大的支持者,也是最可爱的人。

    郝岭是恩要一街的一位老同志,他的家在主河道上,2003年冬天,他家就开始筹备盖房子,当时老屋已经推倒,材料也已备齐,只等来年开春动工了。可是到了2004年春天,国家的停建令发布了,凡是在南水北调拆迁范围内的村庄及单位,一律不允许再盖房屋。郝岭想不通啊,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说不让盖就不让盖了,我这损失怎么办?于是,他一直咨询到国家水利部,弄懂政策后,老郝毫无怨言,他主动把盖房的材料用到了蔬菜大棚上去了。这次,他的大棚也被安置小区征用了。见到郝岭时,他一开口就说:“地被小区占了,家被河道占了,但我知道南水北调工程一定很好,对沿线的老百姓有好处,全国人民一定不会忘记我们做出的牺牲。”我说:“你很平凡,但你又很伟大,你让全国人民感动!”他说:“最让我感动的,是市长孙立坤、区长郑秋红和村长赵趁意拿着东西来我家看我,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何况是那么大的领导,他们每天要处理多少大事呀,却专门来看望我这个平民百姓,我真怕耽误不起他们的时间啊,我能不带头拆迁吗?”

    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感动与被感动无处不在”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杜月喜是解放区的一位拆迁户,这位快人快语的大嫂,风风火火地赶来,和我们谈了一会,就又去忙她手头的事情了。她说:“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的惠民工程,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不能和国家的工程作对。”停了停,她又说:“人说故土难离,穷家难舍,我们真不愿意搬迁啊。我为什么要带头拆迁?是工作组的同志感动了我,大热的天,他们天天去村里给我们讲国家政策,讲南水北调工程的好处,还帮助我们干活。他们有的人还自己掏钱买东西去看望生病的村民,推心置腹地和大家拉家常,建立感情。他们太辛苦了,我都心疼他们了。”有人问她:“这次的拆迁和以往的拆迁或者和其它地方的拆迁,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她说:“和以前的拆迁相比,这次的拆迁看不到命令,听不到威吓,更没有强制手段,他们把工作做到了老百姓的心里去了,让我们心服口服。人人心里有杆秤,哪轻哪重我们掂量得清清楚楚,我不仅主动拆了自己家的房子,还帮他们做最后几家拆迁户的思想工作呢。”

    透过这朴实的语言,我清楚地看到了,焦作市委、市政府在组织这次浩大工程中,认真践行着党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他们和焦作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了和谐拆迁、人文拆迁的奇迹!

    采访过程中,我在一次次的感动中落泪,又在一次次的泪水里看到希望。我也切切实实体会到了“是人民群众成就了南水北调工程”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我知道,这种奉献还在继续,这种感动也将会延续。突然,就想起了新城区杨波书记说的那段话,他说:“毛主席说过‘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句话虽然听过了很多次,但只是浅表性的认识,经历了这次南水北调工程,经历了拆迁工作的全过程,我才有了深切的感受,我们的人民太伟大了,我们的人民太可爱了,我们的人民太值得歌颂了!”

    是啊,历史不会忘记焦作的百姓,全国人民也不应该忘记为南水北调工程而做出巨大牺牲和奉献的焦作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