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道考题说中国教育

冰点青年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冰点青年文集最新章节!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面临命运筛选的学子们何去何存?不少爱国人士开始为中国教育事业担忧,开始扣问中国教育体制,究竟中国的教育僵硬在哪里?有道考题在网上现身,今天的话题就由这道考题说开。

    中国的高考题中问到,甲午中日战争中中方战败,为此中方赔款几何,割地几许?而日本考题是怎样的呢?他们的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的一道题:日本和中国一百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做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和中国开火,你认为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方面?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其中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这样,就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其他学生的判断,也都是中国跟日本的摩擦,会从东海开始,从台湾海峡开始,时间判断是2015年至2020年之间。

    一直只知道中国教育体制不适应,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或者很模糊,但是读完此题,在心灵被深深震撼后豁然开朗。

    一道简单的高考题,却代表着两个国家的不同教育模式和教育效果。走进中国高中课堂,看到的是什么?书声朗朗一片好学情景,都在干什么啊?背书。背书干什么啊?考试。答案出来了,都是“背多分”特别是以历史为代表的文科教学,老师每天灌输着老一辈的思想观念:多背点书吧,将来多考点分。学生也谨遵师旨:多背点,多考点。至于其他,关系不是很大,没必要想那么多,怎么考高分,上大学才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去责怪学生,高考是这样考的,不这样背就高考就答不对题,答不对题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就更不要去责怪老师,制度是这样定的,不这样教学生就考不到高分,考不到高分升学率就上不去,升学率一低说明教学质量就差,教学质量这么差,我还要你做什么,下岗!这就是中国的课堂,这就是中国的应试教育,这就是中国教育的悲哀现状!

    与我们渊源不浅的日本在干什么呢?“日本和中国一百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做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和中国开火,你认为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方面?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从这道考题就可以看出,日本的教育是以史为鉴的,日本的教育是联系发展的,日本的教育的面向未来的,日本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是培养学生主人翁精神的,是培养学生爱国热情和树立国人责任感的!中国学生在死记硬背几几年谁签定了什么条约的时候,日本学生在考虑下次战争的发生时间以及原因;中国学生在死记硬背赔款割地几何的时候,日本学生在研究怎样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战胜对手;

    也许你会说,中国的历史教育也是爱国的,抗日战争就占去了近现代史大部分。不错,中国教育是“爱国的”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害国的!前段时间有位日本学者撰文要求中国政府停止反日宣传,引起了国内媒体及愤青一代的关注、反对,甚至咒骂。我认为这位学者的要求并不过分,他所做的的论文我没有见到,但对这一观点是支持的。这并不能说我不爱国,因为就算站在中国的角度,这一做法,对中国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

    这位学者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中国发展国际关系有一个“五项基本原则”其中有一条叫做“和平共处”而且以此为首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此可见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有着大国的风范,但却没有一个大国的胸怀!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一代一代的延续仇恨,最直接的代表就是中日仇恨。就拿日本参拜“晋国神社”一事来说吧,这本是日本国的一个传统风俗,后来不知被哪为好心的记者拿来炒作,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国际政治的筹码也许你会说那里有战争罪犯,哪里没有战犯?只要有战争。在中国历史课本里称为“抗美援朝”的的“志愿军”在韩国却被称为“侵朝战争”的“侵略军”这又做何解释?历史教育本来就有统治阶级意志体现,如此小肚鸡肠的计较又是为何?日本曾经几十年的为中国提供“无息贷款”在中国却没有任何报道,去年的时候偶然见报,众人皆哗然,居然日本一直在给我们提供贷款!而被突然被报道的原因却是:日本政府决定减少、停止对华援助。这就是一个大国的胸怀,只因为对方曾经伤害过你就如此的记恨。

    落后就要挨打。当中国人做着胜世唐朝的春秋大梦的时候,当中国人骄傲的鼓吹地大物博的时候,拥有13亿人口的央央大国,却落后于一个资源匮乏,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国土面积只有中国二十六分之一,人口之有中国十三分之一的边陲小国。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当中国工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在祖国的工厂里辛辛苦苦的加工一台空调获得1美圆报酬的时候,日本却坐收了15美圆的知识产权税,这又说明着什么?中国13亿人的骄傲——北大清华却排了东京大学的后面,这又意味着什么?

    同样的战争,日本作为战败国,没有沉寂在痛苦的记忆中,没有沉寂在苦难的仇恨中,奋发图强一跃成为全球二号经济强国,而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却一直无法放下历史的包袱前进,一直追求形式上的虚无!悲哀的国人!难道非要日本像秦荟一样一跪千年才能满足你的大国虚荣吗?放下仇恨吧,以史为鉴迎头赶上才是上策。可悲的中国教育,这一切的一切,你要负大部的责任,中国新一代中流砥柱的培养责任还在你肩上,响亮的口号已经喊得太久,该结束八股与国际接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