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的破碎

楚天孤语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楚天孤语文集最新章节!

    (1)女神印象的远古追忆

    毫无疑问,女神——若作为一个美学概念,必定是母系氏族时代的产物。这是人类精神最早的艺术雕像。她将全部女性之美熔铸起来,标示着造物之初女性之美的原版理想。而后,又以自身的碎裂,回应父权革命的胜利,使后世的人们逐渐缺失了对女神原本完整的艺术感应。这是碎片给予我们的凌乱感受。我相信在女性温婉的背后,女神之像孤凄地矗立在历史尘封下的远古高山,她美丽崇高,光华四溢,即使裂为碎片,也点亮着千古以来的男权世界。而父权革命家的后代们貌似高雅的赏玩女神之像的艺术残片,却无视其整体的伟大容貌,这是女性的悲哀,也是男权时代必然的浅薄。

    我们有必要追寻这个被我们打碎的远古女神之像。这首先需要我们放弃男权的狭隘,唤醒一种“崇高的好色美德”(由于语境原因,我不得不使用“好色”这一稍显卑琐但表达有力的语词)。这种“崇高的好色美德”缘自女神崇高光芒的返照。作为母权时代的象征,女神崇高的光源,毫无疑问来自伟大的母亲。初生的婴儿,感觉自己身处一个温暖的怀抱,睁开眼来,婴儿看到了母亲亲切的笑容。于是“女人=母亲”成为我们婴孩时代课堂中的第一个方程式。尽管它并不全面,在未来的课堂中将陆续补充,但这个程式却是不可替代的真理起点。它暗示“母性”是全部女性之美的深刻底蕴,我们对女性的美感从母亲出发,最后仍要在一个终极的高度重返她的怀抱。这是我们对女神终极的“婴儿意识”而在这个终极的史前起点,整个人类男子们便处在这样一个婴孩的时代。他们仰视高大的女神,举起自己稚嫩的臂膀,吁求女神母亲将他抱起。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宏大“婴儿姿势”母权的尊贵由此确立。女性因其具有母亲形象的伟大光芒接受着男子们的崇高爱意。

    有必要解释一下男子们这种“崇高好色美德”的完整形态——因对宏大母性的崇拜,所以对女子们的尊重,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出的情欲。它既不是对女性单调的精神讴歌,也不是肤浅的欲念表露,而是和谐的统一。前者纯净、高洁的精神底蕴,使低层的欲念不流于庸俗;后者的自然流露,使对女性的宏观崇拜不至于僵硬乏味。这确实是一种崇高的好色美德,也是女性美及两性情欲美学原初的合理面貌。父权时代的我们仿佛离此日远。寻证这种美德,实际也就是寻找崇高的女神之像,因为这正是她温暖光芒的返照。

    这个女神之像有着母性的光辉底蕴,故亲切善良,令人敬爱;同时有着美丽的容颜和性感的韵致,令男子产生淳朴的情欲思念。所有女性的美都呈现在她身上:母性之美、柔善之美、智慧之美、姿容之美和情欲之美。它们共处在那个久远纯净的史前世界,合唱着女神不应篡改的原版容颜(注意,女神是先民对女性的理想标准,不是规范)。女娲应该是女神的一个典型代表。作为人类之母,她的母性意义自不必说,而母性的存在,善良也就随之而来;女娲炼石补天,反映了她带领人民开辟自然的卓越智慧;她的姿容之美完全呈现于她的美丽形象;她的情欲之美虽无直接显现,但那是母权时代普遍的女性美。女娲生养了整个人类,说明了她伟大的生殖能力,这可作为女娲情欲美的证据。

    在女神之美的五大元素中,母性之美位列首位,它居于女性美的灵魂深处。不要以为母性之美跟不曾生育的女子毫无关系,作为一种气质,它已渗入女性的基因中代代相传,所有女性的身上都潜伏着这种母性气质,小女孩喜欢怀抱洋娃娃就是明证。它使婴孩时期的我们以此认识了女性,而她其余的美,都将在这个母体上展开。

    (2)父权监管下的女神碎片

    生产力不断发展使男性司管的产业聚集起越来越多的剩余财富,于是贪欲膨胀起来的男人,希望对自己的财富实现永久的血统占领。永久的血统占领须确保后代血统的纯正,这导致对女人的霸占和私有化成为必须的手段。历史上的父权政治谋变就是这样开始的。最终,他们摔碎了曾经顶礼膜拜的女神之像,并在神像的碎片上,修筑起一个新的权利建筑——婚姻(这里说的是对偶婚)。这是一个阴森的牢笼,用来镇压和监管女神那明亮依旧的身体碎片,防止它们重新聚拢,夺回失落的母权。同时,婚姻是一种建筑形态,具有坟墓的象征意义,它的坚固标识着女神时代的结束,之后代替女神形象的,是世俗的良家妇女们。婚姻坟墓的大规模修建是父权统治的根基,每个成年男子都分派成为某个婚姻囚室的看守人,监管其中的前朝政治犯。为了使革命的江山千秋永固,父权革命家制订出一系列苛刻的监狱制度——妇女的德操,以此改造女性的美学面貌,也就是消解人们对女神这一崇高印象的记忆。于是,以整个男权社会为整容手术台,女性美的先天气质开始接受残酷的割裂与剥夺。

    世界上最残酷的剥夺不是物质财产的剥夺,也不是政治权利的剥夺,而是对制裁对象气质的美学剥夺。因为宇宙的本质就是一种美学运动,美学气质是崇高的宇宙赐予的,相比之下,世俗事物的夺予反倒是昙花一现的轻浮事件。因此,对女性的气质剥夺与分离,拆解女性美的原版结构,是男人对女性胜利的最高追求。它进一步保障着男权统治的稳定。

    父权的胜利意味着男人从婴孩长大成人,他不会再对女神母亲举手求抱了,反而以艺术鉴赏家兼大丈夫的姿态俯拾起被他摔破的女神碎片,骄傲地一一把玩着。这就是女性之美朝卑微琐屑化发展的原因。她们要么是慈祥的母亲,要么是顺从的妻子,要么是男人面前的一道秀色可餐的情色美食,或者是庸俗的长舌妇。其中长舌妇形象最能体现女性气质的琐屑化命运,这是长期的婚姻牢狱生活酝酿成的琐屑气质。尤其在黑暗阴森的中国婚姻牢狱中,说东家道西家成为囚犯们的无奈游戏,妇女们自得其乐,以此打发漫长乏味的囚窗时光。同时,婚姻牢狱在迫使女人温顺的另一面,也滋养着女人隐蔽的戾气,且尤喜针对于同性。这导源于囚犯之间的利益争夺,同时也是狭窄囚笼压抑下的适当发泄“最毒妇人心”的俗语岸然从婚姻的囚窗中漫溢出来。就这样,在狭小的婚姻囚笼中,日常生活如刀具一般搅拌,它使女神的碎片进一步破碎,裁减出了女性所有的琐屑性格:斤斤计较、耿耿于怀、说长道短、目光短浅这些后来被俨然当作女人的先天本性,其实它们只是男权压制下的结果,跟完整高大的女神本貌毫无关联。

    母性之美、柔善之美、智慧之美、姿容之美和情欲之美,女神身上的每一块碎片,既是男权专政的对象,又令他爱不释手;既不能抛弃,又不能粘和它们,否则女神将重构于人间威胁男人的统治。故一边赞赏、把玩女神之像的碎片,一边镇压它们的艺术团聚,成为男权社会对女性一以贯之的美学策略。

    在对女神之像五种碎片的监管中,只有母性之美得到了男权最大限度的尊重。母性是女神结构中地位特殊的部分,她是其它元素的共同载体,可以单独作为一个艺术形象的存在(其它只是美学元素)。这样一种神圣地位使男权不得不尊重她。至于其余的,男人就不客气了。其中,作为力量源泉的智慧之美最受男权的嫉妒与压制。这并不困难,婚姻牢房天然就是一个遏制智慧之花盛开的毒气室。女神的伟大智慧在其中枯萎,随后生出了一种能够适应阴暗囚室环境,身形卑末的智慧之苔。男人当然不愿让女人智慧全无,这种羞涩自卑的智慧苔藓正是男人能够接受且需要的女性智慧。它贴附在婚姻囚室阴湿的墙壁上,进行着女性智慧的琐屑化命运。但即便如此,它的美依然在婚姻的囚窗中绽放出碎巧悦目的点点星光。

    在女神之像的五种碎片中,情欲之美最令男人警惕。它缘自女性性的力量蒸发,化为外在的美学发散。女性天生远高于男性的性欲和性能力,暗示了一妻多夫制更符合自然法则,而这恰恰与男权社会赖以维系的暴力机关——婚姻牢笼尖锐地对立。男人恐惧地注视着这一点。为了有力监管这个令他又爱又怕的女神之像的情欲碎片,男人大肆动用宣传教育系统,刻意丑化情欲美,让人们觉得那是品行不端的女性特征。这种教育的漫长性终于征服了女人。但由于此系女神留下的先天遗产,不可能完全扼杀,它仍会如流云般不时在女性身上显现。这恰好合乎男人的意愿。丑化女人的情欲美无非是一种统治方针,哪能真让这道风景消失呢?只有那些逃脱男权的调度,恣意绽放情欲之花的女性,才成为严厉鞭斥的对象。对此,男权社会有一种隐秘而冷酷的美学制裁——他们勒令这类不守妇德的女子把内衣化了的情欲美化为气质的外套,仿若无形,只有世俗的男女能够或激动或鄙夷地闻到这个“暧昧猥琐”的事物。

    我自以为在这里发现了我一直无法在“淫妇”身上找到美感的原因。我之所以厌恶淫荡女人的形象,恐怕主要并非因于她们“淫荡”的行为,而是这类女性给我的气质感受。从宇宙的高空俯视人类,一个女人是愿意守身如玉还是嬉于情色,本质上肤浅得就象各人不同的衣食偏好,并无孰美孰丑或进步落后之别。虽然世俗的道德对人有各种本质界定,但就宇宙高度的“情欲美“这个美学元素而言,女人们没有本质不同,只是各自浓淡不一而已。所以就宇宙宏大的角度而言,一个人最重要的还不是世俗概念下的习性维护,而是对自身先天气质的美学坚守。只有对后者的破坏,才是真正的堕落。“荡妇”是一群在气质上惨遭剥夺的女人而不自觉,她们由于违背了男权社会的戒律,从此就不配享有端庄、纯洁的淑女形象,被迫从女性本有的丰富气质中抽离出来,沦为单一浅薄的情欲符号,接受世俗的鄙视。在男权社会的长期驯化中,女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着这种气质美学的分裂法则。良家妇女与淫娃荡妇貌似水火,其实不过是男权胜利的两个端点。她们满足着男人的隐秘需求——既实现了对女性的气质分裂,又宏观地保留着它们。那些放弃妇德贞操的女子,常常会在潜意识里不自觉地放大自身的情欲气质,以至掩盖其它的美学元素。这其实是对男权社会价值的逆向肯定,宛然认错一般,以放弃自身其它气质为代价,减缓人们对她的愤怒。男人满意地注视着这种时刻进行的交易,他们从来就不厌恶女性诱人的情欲美,甚至更卑琐的,他们还需要淫娃荡妇的存在。他们惧怕的只是女性的先天之美得以集中。淫妇、淫荡等贬义词的大量运用仅仅是为了尽量减少良家妇女与情欲之间的美学接触。而一旦有女人大胆冲进“情欲”之中,就恨不得让她们“专业化”以满足男人的隐秘需要。“淫荡”是男权汉语系统一个色彩暧昧的语词,它的后面隐藏着男性的一种卑琐心理。注意这个贬义语词的意境,你会发现这不是一个纯洁的批评用词。当男人说某个女人淫荡的时候,既表明了他的鄙夷、轻蔑,背后也常常隐含着某种隐秘的欲念。

    男权对女神情欲碎片这一两面政策,导致了良家妇女与娼妓两个极端形象的显耀并存。比之淫妇,娼妓才是真正的“情欲专业化”象征。更为凄惨的是,她们的情欲身份还不是缘自心底的渴望,而是被男权的粗手强行掰开情欲花蕾的结果。所以娼妓的气质给人的感觉是一副惨不忍睹的变态妖娆,浓艳的外表下是灵魂的枯萎。她们惨烈地盛开在男权社会的丑陋面皮上,女神愤怒地看着自己身上的这一碎片被如此糟践。

    淫妇、娼妓是男权表面唾斥却又暗中喜爱的。只有一种并不多见的女人才真正遭致男权的痛恨,那就是既做着淫行,还端庄卓然,温淑娴静,姿致妍雅的女人,这才真正悖逆了男权社会针对女神的“碎片律法”已经违规了,还不愿交出自身的气质,男人无法接受情欲泛滥的女人,同时兼据那种美好纯正的女性形象,这种女性美学标准一旦形成,就意味着远古女神的出现,将威胁男权的统治。因此,这样的女人也被世俗男女斥为比那种淫荡其表的女人更加邪恶。

    在众多的女性群体中,惟独高雅的妓女,在男人的追捧中从容保持着情欲之美与优雅之美的兼容。她们卓立于青楼,凭借优越的文艺才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妓女的中国本义是一群从事文艺表演,具有很高文化修养的女性,但其身体的壁垒也不一定那么坚固,而且她们在男人面前的存在本身就是姿色的显卖,所以妓女完全符合男权社会对“情欲碎片”的身份定义。但这群生活在婚姻牢笼之外地位卑下的特殊女性,并非真的避免了“碎片律法”的制裁,作为“情欲碎片”的她们之所以同时保持着优雅娴静,首先因其付出了一项最重要的气质为代价,那就是母性之美。妓女不可能成为母亲,一旦“老大”嫁作人妇,就是其职业生涯的结束。此外另一重要原因则得益于文质彬彬的男权中国对琴棋书画的尊重,而这依然一举两得地造成了妓女气质的晦昧色彩——代表中国最有才华的女性,竟然也就是社会地位最卑下的女性(跟卖淫的娼女属于一个大类),尽可能多地制造女性气质的“不统一”是男权坚持不懈的工作。在这里,腹有诗书气自华反倒成为一种悲怆,它遭遇着自身社会地位无情的心理阻击,使这些高等妓女的气质特征在两极之间不为人知地痛楚徘徊,形成悲剧性的气质扭曲,明艳地阵痛在中国古代男权圈护下的幽雅窗槛深处。

    (3)女神的复归之路

    另外,也有部分女性未遭受如此的气质制裁,同时保持着端庄典雅的风韵与恣于情欲的气质统一,那就是大洋彼岸的西欧贵妇们。一夫一妻制表明了那里的男权不如东方强大,而这一夫一妻制的背后是贵族们在维持婚姻的同时拥有各自的情人。这甚至成了一种默认的合理。也只有这样一群身份高贵的女人,能够一边披戴着端庄、优雅的贵妇外衣,一边绽放自己的情欲。但西方女性较多的气质兼容却在二十世纪的女权运动中走入了一个误区。女权运动的伟大社会意义自不必说,但女权运动对女性的美学构建或气质的回归却是失败的。它出现了一种操作的失误,将社会、政治权利上要求与男性趋同的思维方式也渗入对女性的气质构建中,导致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女性的气质出现男性化倾向。

    宇宙的最高意义就是美学运动。所以,聚合被父权粗暴分割的女性气质,复原远古女神之像的女性革命才真正企及到宇宙的高度,这也将是女性真正而彻底的胜利。今天的欧美女性给人的感觉是僵硬、乏味,甚至还有一丝粗犷,凸显着革命削砍的痕迹。如果说她们曾经是一副油画,现在则是这副油画的照片,散发着后工业时代的呆板味道。女权的运动竟以女人味的丧失为果实,实为女神意外的悲怆。

    但这种暂时失败并不足以掩盖大洋彼岸的传统风景,女神的影子仿佛更多显现于地中海的蔚蓝色神话中。让我们继续深入这一风景,寻找某种与女神有关的美学感应。

    人体艺术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我觉得它在不经意地传递着女神的信号。很多时候,人体艺术几乎就是女性人体艺术,它包括传统的绘画、雕塑以及现代商业和技术簇拥下的摄影形式。我可能并不懂这种艺术,但我隐约发现,它可以比较多地综合展现女性先天美的几种元素——女主角含蓄稳重的姿势,使母性先天的庄重气质隐然而生;而温婉的姿态神韵,柔善之美便流动其中;加上女性曼妙的胴体,散发出了情欲之美。也只有在这种艺术中,我可以隐约看到了几许女神的身影。只是情欲美的存在有时令世人惊恐,它让人联想到色情。为了避嫌,有人试图否定人体艺术中的女性胴体具有情欲美这样一个天然的事实,仿佛是对艺术“纯洁”声誉的维护。而这种“纯洁”性追求的另一种解释,就是拒绝女性气质的多重趋向,这正属于长期以来在“碎片律法”熏陶下的语言表现。在我看来,表现女性人体的艺术,完全不必避讳和恐惧情欲美这一天然之美,相反,它是组成女性美的重要元素之一。少了它,女神的影子也将不会出现。但是,作为以女性裸体为内容的艺术,我怀疑它的最高境界并非存在于我们这个男权社会,而应该是在母系氏族时代,也就是那个以讴歌女性为主题的时代。那些彩陶上、石壁上的貌似粗陋的女体绘画和雕刻,自然淳朴,饱含着原始男子们对女性满腔的挚爱和崇拜。在那个混沌初开的纯净世界里,它无须任何的做作,就自然融合了母性之美、柔善之美、智慧之美、姿容之美和情欲之美这五大构成女神躯体的天然元素。

    这个母权时代崇高女神的艺术躯体什么时候能重新树立起来呢?至少我们看到在父权统治的老迈喘息下,女性逐步争取着自己的权利,即使是腐臭顽固的远东父权世界,也只是慢几步而已。早已颓萎的婚姻牢笼看守者,如今也被囚笼中的反抗者拉落进来,成为囚室中的一员,与女人面对面互相监视。婚姻已不再是女人的囚室了,它渐渐变形为一副有趣的手铐,把男人和女人拴在一起。与此同时,父权文明的腐败暴力也在吞噬着男性自身。在自己主导的工业气味的熏污下,全球男性的生命代表精子,其平均质量日趋下降,上帝用最原始的信号毫不留体面地预告着男权统治的时日无多了。这为女神的到来提供了契机。

    拾起女神之像的碎片,复原女神光彩的身躯,这是一项艺术使命。但它不需要男性粗笨之手的干预。我们只须对她抱以微笑,耐心敬候她美丽容貌的点点复原。女神将用她爱的光辉,抚慰人类疲倦的心灵。

    2006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