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气味中的疑问

楚天孤语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楚天孤语文集最新章节!

    一个久居城市而又敏感的人,他有可能感到生命的衰退与艺术的沦亡,如果他经常细心地品味城市的气味。

    城市的气味就是工业的气味。因为城市其实是个大工厂。一栋栋建筑有如冰冷的厂房,出门就进入了那条冰冷或炙热的水泥运输带,行人、车辆都是运输带上的产品,匆匆而过,拐弯抹角,经过一道道生产流水线。每一栋宿舍都是编了号的仓库,住在仓库中的我们也象产品似的,每天从仓库里出来,踏上水泥运输带,接受城市大工厂的包装,被机器驱动的大潮推来推去,惟恐成为次品。还有千篇一律的楼栋,永不停歇的车笛声、施工声,夹带灰尘和化工味的空气。那一根根气派、冷峻,就是没有亲和力与生命感的高楼大厦,我仰视它们有时竟会感觉心脏好象被它们压住,近乎一种心灵的窒息。就这样一个感觉,我就觉得自己好象明白了死的滋味,它与死亡的感觉或许只有程度上的差别。这时,我就更能体味那仰视高山的喜悦,真正感知青山绿水的生命力;喜欢植物、动物和山水,喜欢描绘生活和自然风情的艺术品,并懂得它们为什么可爱,因为它们有生气,与我同类,而非充满钢筋水泥味的化工物质。所以,常想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一千年前的城市建设当然没有今天的高级,但它与自然是那样和谐,那么有生气及艺术魅力,而不象今天的城市,固然透射着现代化骄横的智力,但除此之外,它只有冷冰冰的“酷”味。酷即冷,冷则意味着生命力的微弱。作为生命体的现代人,生命力的微弱导致了对生活的麻木。直到我偶尔在一个偏僻处看到一条石子小路,或一个小池塘,我才会心中一亮(不是眼前一亮。)能使心中一亮的多是些朴实的事物,窗台的花儿,天空的云彩,下雨溅起的水花、地上的一滩积雨、墙上的青苔,都可以在某种时刻让我心灵深处产生一种微妙的感觉,引起遥远的回忆和无穷的遐想,甚至超越了今生今世。这不一定是完全的思维活动,但却是生命在沸腾。因此,我突然觉得自己理解了艺术。艺术就是通过对生命的感觉,而对生命进行表达。生命自身的感觉来源于与其它生命的共鸣。而只有万物生灵紧密相偎,才可以发生生命的共鸣。为什么要有艺术?因为人类生存离不开旺盛的生命力。只有生命之间不断地相互感觉和暗示,才能增强自身的生命力。大自然的一切无时无处不在对一切生灵进行生命暗示,而艺术则是人类的自我暗示。然而现代世界日趋强烈的机器氛围正使人们对生命的感受逐渐迟钝,灵性被消蚀,没有强烈的生命感受,结果是艺术的沦丧。

    回顾于历史,会发现当一个民族处在强盛的颠峰时,往往也是其本民族文化、艺术的颠峰时代。如欧洲古希腊时代无与伦比的建筑、雕艺,中国唐代盛况空前的艺术成就,以及欧洲文艺复兴下涌现的大批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一个民族、一种文明的强大本质是一种全民族生命力的旺盛,必然有一种全民族性对生命的强烈感受,必然带来倾泻不止的民族性生命表达;反之,民族文艺的兴起预兆着民族活力的复苏,活力的复苏使国力强盛成为必然结果。所以科技、经济反映的是国家的外在实力,而文化、艺术的繁荣程度则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内在活力。二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以紧密的正比关系发展。人类文明史固然复杂,但原来也只有两大构成部分——生命的自我暗示和生存的自我探索。

    但在人类不可一世的今天,科技与艺术的繁荣已不再成正比了。构建人类文明的两大部分失去平衡将意味着什么?一味自我探索,导致缺少自我暗示,于是忘了自己是谁,因而就忽略了自己的人性。所以被生命创造的文明竟出现侵蚀生命的气象。而千古以来的正比定律被打破的社会仍能持续快速发展,这其实意味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已越来越不需要人性的活力为动力,因此不需要艺术的繁荣依然能兴旺发达。人类的文明开始不以人性为本了,精密的机器代替了人性的活力驱动社会的进步,转而是人来适应机器世界。今天,你我许多人身上已经可以嗅到工业的气味。这种“气味”对自然的污染常令我们惊惧不已,但终极灾难是它还要污染我们自己的身心。生命感的微弱与模糊,常使艺术不再纯真与辉煌。今天固然有许多优秀的艺术,但更多的“艺术、文艺”已经开始可以闻到一股工业的气味,因为我们许多人的肉体和血液里已经夹杂了工业油污味。化工毒气侵蚀了血肉之躯,温暖的生命气息逐步变为冷冰冰的“酷”

    我们的科技如此发达,我们应该是幸福的。但当医护人员蒙着面,拿着家伙冷漠逼来,想到发达的医疗设施把我置入毫无人情味的机器中治疗时,我更怀念看中医那种望、闻、问、切令我感到生命的直面关怀。还有那电子邮件,固然炫耀着现代科技的快捷、方便,但我更衷爱鸿雁传书,那出自人手的字里行间能让我闻到书写者的气味,以此感受远方某个生命的存在。冷酷的磁盘是无法与有生命的信笺比拟的。

    我相信生命是一种元素,每个生命体则是不计其数的生命元素的组成,而且生命元素能通过肉体直接传递。当手书一封信时,纸上就被人手通过笔尖注入了生命元素,当画家绘画,雕刻家雕刻时,他们的作品就被注入了自己的生命元素,从而可以拨动他人生命的心弦。艺术品原来就是注有生命元素的非生命体,成就的高低与生命元素的多少成正比。为什么任何一个民族的古代建筑都那么令人赏心悦目,为什么许多古典艺术的成就至今无人逾越,难道古人比今人在理性上更懂得生命氛围的意义?这是因为古人是没有被污染的人,比今人分泌的生命元素更多,满而自溢,随手将生命元素对它物传递乃是本能,而我们现代人身上的生命元素在工业味的诛灭下越来越少,正在丧失这种本能。现代科技社会为自身的高速发展从来都敢于放弃人类的一切爱恋和习性,我们正走上一条反人性的进化之路——思维方式和创造力向纯实用型发展,而艺术功能日益退化。现代文明以空前卓越的力量服务于人类,自然无比辉煌和可钦佩,但现代文明往往无视人性的存在。我们的世界在灿烂繁荣的同时,人性的含量正日益衰减,当人类文明的步伐不再以人类自身本性为轴线时,它将何去何从?想到此,我就对科幻小说最常描述的世界危机——未来世界机器人战胜人类,成为世界主宰有了特别的感受。因为物竞天择,对于一个失去人性的文明世界,机器人自然比人类更具生存优势。

    好在人类的历史是有革命和转折的历史,因此还有一个梦——在未来时代,人类对生存的探索能力比今天更强,但心智已成熟,不再以一味的锋芒毕露、盛气凌人的包装为进步的准则,不再醉心于高速与奢欲,转而以人性的追求和安康为文明发展神圣的轴心,自然情调回归人们的生活。但愿不只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