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采访到的一个很美的故事

辰光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辰光文集最新章节!

    娶你并非报恩“护花使者”是真的爱上了你。真正的爱情不需要华丽的外衣、名贵的珠宝和显赫的背景。也许就在你回眸真诚地一笑时,一颗爱情的种子已经萌芽。相信迟早有一天,那枝头的果实将和盛开的花朵一样完美无暇。

    2004年10月1日,一场并不奢华但很隆重的婚礼正在沈阳市某酒店内热闹地举行着。

    上午10点,当婚礼的主角新郎郭希光轻轻地牵着新娘孙卓的手走上酒店中央的红地毯时,在场的宾朋立即爆发出雷鸣一样的掌声和欢呼声。如雨般的鲜花花瓣和彩带从天而降,郭希光庄重地把一枚戒指戴在了孙卓的手指上,然后俯在新娘耳边轻声地说道:“娶你并非报恩,当初的护花使者是真的爱上了你!”随后两人都流淌出幸福的泪水忘情地拥抱在一起。

    感人的一幕让在场的一些知道这段不寻常姻缘的宾朋也不禁眼角湿润,掌声和欢呼声久久地回荡在那神圣而又幸福的婚礼大厅上空

    读书子弟出寒门

    现在让我们先把时间拨回到1997年的7月30日,郭希光接到辽宁大学政治哲学系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

    郭希光1979年出生于辽宁省建昌县,那是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就在郭希光出生后的第三天,他的母亲因产后感染离开了这个世界,只剩下长年患有风湿关节炎父亲勉强地支撑着这个贫困地家庭。

    郭希光有两个姐姐,年龄只比他大几岁,自从母亲去世后,家中的一切重担就都落在了郭希光父亲的肩上。他一面要既当爹又当娘地喂养着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一面还要赡养自己已经年逾七旬且常年卧床的父母,生活的艰难境地可想而知。

    当郭希光7岁时,他的父亲含着眼泪让已经小学快毕业的大女儿放弃了学业,在家帮忙搭理一些农活,把省下来的钱全部用来供郭希光读书。并在郭希光第一天上学时指着村头通往学校的路告诉郭希光:这是你将来不再贫困的唯一出路。年幼的郭希光仿佛明白父亲在说什么,他努力地点着头。

    凭借着勤奋的努力,郭希光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当地数一数二,就在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建昌县重点高中的时候,她的二姐也在父亲的要求下辍学回家,这在郭希光的心灵上又一次地打下了深身地烙印--一定要用功读书!

    1997年7月,郭希光参加了高考,并且以超出录取分数线30多分的成绩被辽宁大学录取。也就是在那一年的7月30日,一封烫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邮寄到了郭希光的手中。

    小山村出了个大学生,这在郭希光所居住的这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村落里是开天辟地从来没有过的,消息传来村里家家户户都象过节一样向郭希光家涌来道喜。只有郭希光的父亲独自一个人坐在门口的草堆旁边抽着烟,一声不吭。

    年仅18岁的郭希光看出了父亲的心思,他知道以目前的家境支付上大学的学费是相当吃力的。他拨开好奇的人群来到父亲身边“扑通”一下跪在了父亲的面前说:“爹,明天我就进城打工,学费我自己来赚!”

    父亲看着两眼中流露出强烈求学渴望的郭希光,无奈地点了点头。

    1997年8月2日,郭希光背着自己的行李卷随着汹涌的人流走出沈阳火车站,那是他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来到辽宁省的省会城市--沈阳。

    站在站前广场,郭希光感到一阵紧张和迷茫。看着那繁华的都市和川流不息的人流,他开始有些怀疑自己出来打工赚学费的想法是否天真,毕竟当时的他什么都不懂,也没有任何经验。犹豫了好久,郭希光决定先碰碰运气再说,于是他开始沿着车站前的大街漫无目的地走着。

    鬼使神差地,郭希光竟然走到了辽宁大学的门口。当他猛然抬头看见学校牌匾上用遒劲有力的行书题写的校名、校园里整齐的教学楼和宿舍楼,以及每一个出入校园的学生胸前佩带的校徽时,一种莫名的自信突然涌上心头,一定要坐在这学校里,这将是他走出农村唯一的出路。

    经过打听,郭希光来到了沈阳市人才市场,但由于只是高中毕业,所有没有任何一家用人单位愿意用他。奔波了一天下来,郭希光感觉到疲惫不堪。由于所带的钱只够买一张从建昌到沈阳的车票,所以此刻的郭希光根本没钱买吃的东西,看着路边饭店里的食物,他只好低头快速走过。

    晚间10点左右,郭希光实在是没有力气走了,只好在沈阳市和平区南八马路上的一家医院走廊里的长椅上躺下来休息,但没过多大一会,他就被医院的保安赶了出来。无奈之下郭希光只好来到医院对面已经关了门的一家花店门口,枕着自己的行李卷背对着花店的大门躺了下来,由于他太疲倦了,不一会他就进入了梦乡。

    大约凌晨三点左右,花店的大门打开了,一个年轻姑娘揉着惺忪地睡眼走了出来,当她看见正躺在门口熟睡的郭希光时吓了一跳,大喊了一声:“谁?来人呀,有贼!”姑娘的喊声马上招来了一些路人,正巧几名正在夜巡的警察从这里路过,于是郭希光和那姑娘就都被带到了附近的派出所。

    从来没有见过这阵势的郭希光面对着警察的审问早就吓呆了,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有停地重复着一句话:“我不是坏人。”

    勤奋的“护花使者”

    当天色放亮时,情况终于弄明白了,警察和那姑娘都清楚了郭希光的真正身份。特别是当郭希光从行李卷里拿出被精心叠好的录取通知书时,那姑娘竟感觉到有些惭愧,甚至是感觉有些对不起郭希光。于是她恳求警察把郭希光释放,并带着郭希光离开了派出所。

    姑娘名叫孙卓,当时22岁,家住沈阳市铁西区。孙卓的父母都是沈阳市某政府机关离退休的干部。两年前孙卓中专毕业后就在南八马路的那家医院附近开了这家名叫"幸福花坊"的花店。由于孙卓为人善良又勤奋,加上她所买的鲜花价格从来都很公道,所以生意格外地红火。

    孙卓带着郭希光来到了一个早点摊上,给他买了一些吃的东西,边看着郭希光狼吞虎咽地吃着边询问着郭希光家里的一些情况,郭希光便把自己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那可怜的身世打动了孙卓善良的心。一个农村的学生要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绝对不能让贫困成为阻碍他前进的绊脚石,想到这里孙卓决定要帮助郭希光一把。

    当郭希光吃完早点时,孙卓对他说道:“我叫孙卓。你刚才躺的那地方是我开的花店,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工作的话,我的花店倒是正好缺少一名护花使者。”

    “什么是护花使者?”

    “就是每天早晨帮助我去花市进货,白天帮助我向外面送花,晚间还可以帮助我照看店铺的。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每个月给你600块的工资。”600块钱对当时的郭希光来说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他甚至有点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当孙卓肯定他没有听错后郭希光差点乐得蹦起来,:“我干,一定好好干!”

    孙卓领着郭希光回到花店,那是一个由两个房间组成的店铺,里面的一间是孙卓自己的房间,外面的是花店的营业区。孙卓在营业区亲自为郭希光安顿好了床铺,又趁着上午花店客人少的时候带着他到沈阳的旧自行车交易市场购买了一辆二手的自行车,当做去花市上货的交通工具。

    从那天起,每天早晨3点左右,孙卓就和郭希光各骑一辆自行车向远在市郊的鲜花市场赶去,为花店采购当天所需要的花卉。晨风中,两人一路说笑着骑着车,两张写满青春的脸庞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神情。

    每天上货回来后,郭希光都要在孙卓的指导下对鲜花进行剪枝、保鲜和包装,而当有客人打来电话要求外买鲜花时,郭希光会马上拿出沈阳地图找到客人的位置,而后骑上自行车消失在大街上的车流当中。

    由于郭希光本身就很聪明,加上对着来之不易的工作倍加珍惜,所以到花店还不到10天的时间,孙卓就发现自己居然可以不需要再去亲自做任何一件事情。花店里的生意有郭希光一个人就完全可以应付得来了,自己每天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郭希光外出送货时照看一下店铺。每当看见郭希光店里店外忙碌的身影,每当郭希光顶着8月的太阳汗流浃背地送货归来,孙卓总是会在心底暗自地想道:这个小伙子做事这么勤奋,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随着两人彼此渐渐地熟悉,客人稀少的时候他们就坐下来边给鲜花剪枝边聊天,并很快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孙卓吃惊地发现,虽然郭希光物质上很贫困,但就精神上却非常的富有,而且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人。每当谈到对未来的发展或者是人生观的时候,郭希光总是很激动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那种对未来无尽的信心常常感染着坐在一旁用一双关爱的目光看着他的孙卓。

    由于从小就营养不良,所以郭希光的身高较常人稍矮一些,身材也相对瘦弱许多。细心的孙卓发现了这一点,就开始暗地里在饮食上开始下功夫,每天变着花样地给郭希光做各种美味佳肴,并象现在很多父母对孩子一样每天早晨和晚上都要强迫郭希光各喝一杯牛奶。而一旦有闲暇的时间,孙卓就会拉着郭希光到沈阳的五爱服装市场,为郭希光购买一些将来上学穿的衣服和生活用品。而每当这时郭希光总是很拘谨地对孙卓说:“买东西的钱就从我的工资里扣吧!”而孙卓则象个体贴的大姐一样对他说:“给你买你就拿着,管那么多干什么?”

    泪洒建昌县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既逝,距离9月5日郭希光报道的日子只剩下5天了。

    1997年9月30日,郭希光一早起来就开始忙碌。在做完日常应该做的事务后,郭希光开始清洗花店的地板和玻璃窗,一直忙碌到中午才停下了歇一歇。

    孙卓早就注意到了郭希光的变化,她知道和这个朴实善良的小伙子分别的时候马上就要到来了。所以在郭希光忙碌时,孙卓把曾经给郭希光购买的衣服和生活用品全部都包装好,并特地下厨为郭希光做了几道拿手菜。

    吃午饭时,孙卓从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交给郭希光:“这是你这个月的工资。来,姐姐祝你学业有成,早日实现你的人生梦想。”

    郭希光打开信封,里面装的钞票不是600元,而是1000元,这使他感觉到很意外。这时孙卓又把给郭希光购买的两大旅行袋的衣服和生活用品都搬了出来,对郭希光说:“这些东西先都放在这里,等你报完道再来取。你今天下午就先回趟家吧!和家人报和平安,顺便告个别,毕竟马上要开学了。今后这里就是你在沈阳的家,放假了或者是有时间就过来,姐姐给你做好吃的。有什么困难你也说话,姐姐一定帮你!”

    看着手中的1000块钱和孙卓购买的衣物,郭希光的心情激动到了极点,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当天下午,在孙卓的陪同下,郭希光来到火车站踏上了返回建昌县的列车。

    送走郭希光后,孙卓独自回到“幸福花坊”但她吃惊地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忘却郭希光。在花店的每一个角落里仿佛都有着他的影子,有几次孙卓差点把走进店里的客人错当成送货回来的郭希光。虽然,郭希光虽然在她这里得到了一些帮助,但四年的大学生活还有很多的难题在等待着他,何况在沈阳,郭希光连一个亲人都没有,万一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孙卓终于认识到,郭希光这个名字正开始牵动着她的心,那是一种对于亲人的牵挂。

    第二天上午,孙卓找来自己的一个亲属帮助照看花店,而她自己则拿着郭希光的身份证复印件坐上了去建昌的火车。

    下了火车倒汽车,下了汽车走山路。终于,在经过多方打听后,奔波了一天的孙卓出现在了满脸惊喜但又感觉到意外的郭希光面前。

    其实最感到意外的应该是孙卓本人。虽然早就听郭希光说过他的家境是如何的贫寒,但当她亲眼目睹了这个近似于赤贫的家庭时,她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贫穷。

    郭希光家老少三代都住在一间残破不堪的土坯房子里。那茅草顶的房屋由于年久失修早已摇摇欲坠,不得不在房子的四周用木棒支撑,以防止某面墙会倒塌掉。房子里面可以堪称是户无长物,连个桌子和凳子都没有。炕上郭希光的爷爷和奶奶都已经处于昏迷状态,盖在身上的被子其实就是一床棉絮。地中央放着一个口袋,里面装着这一家人的口粮--半袋粟米。

    最令孙卓吃惊的是郭希光的两个姐姐在看到孙卓到来时都争先躲到炕上用一块棉布盖上自己,原来郭希光全家只有两条裤子,一条被下地干活的父亲穿走,另一条穿在郭希光的身上。

    郭希光的父亲听说是儿子的恩人从沈阳赶来,忙东家求西家借地找来几个鸡蛋和半斤猪肉,为孙卓弄了一顿寒酸地晚饭。看着盘子里的食物和郭希光家人的目光,孙卓的眼泪怎么也无法止住,滴落在装着粟米粥的饭碗里。

    圆梦辽宁大学

    9月5日,在孙卓的陪同下郭希光来到了辽宁大学的新生报道处。孙卓让郭希光先去报道,她则到学校的后勤处去为郭希光办理住宿和就餐的手续。

    当孙卓返回到新生报道处门口时,她看见郭希光正蹲在外面的走廊里,目光呆滞地望着窗外,泪水正在他的眼睛里打转。

    孙卓忙问郭希光怎么了,但郭希光半天一言不发。终于在孙卓的再三追问下,郭希光使劲地甩了一下头,用几乎颤抖的声音说:“这大学我不上了!”

    原来,从1997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全面调整收费标准,国家将不再为高校的学生支付部分学费,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入学后向学校申请助学贷款或者是奖学金。根据这项规定,辽宁大学从98年开始将原来的学费标准也做了相应地调整。郭希光所报考的政治哲学专业虽然学费最底,但四年的学费还是10000多元,再加上其他杂费,郭希光需要交纳13250元。而郭希光除了在孙卓的花店里打工赚到的1000元钱外,就只有父亲在村子里挨家挨户借到的2000元钱了,这3000块钱距离学校规定的数目相差甚远。

    孙卓了解完全部情况后,坚定地鼓励郭希光:“傻孩子!哭啥?不用担心,还有我呢?你放心,我一定帮助你圆了你的大学梦!”

    郭希光抬起头看着孙卓,而后他摇了摇头:“不!我已经欠你很多了。其实我知道,你的花店有你一个人就足够,根本不需要再外雇打工的,你这么做完全是同情我。我已经在心里感觉到过意不去,就别再让我背上更多的心债了。”

    孙卓又好气又好笑,使劲锤了郭希光肩膀一下:“如果我们不认识,我压根就没有必要帮助你。但我们认识了,而且我也知道你是一个很勤奋的小伙子,更知道这大学就是你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命运唯一的选择。不要放弃,算是我借给你的好了,今后你上班后要加倍还我呀!”

    郭希光还是不同意,他的眼泪已经开始成串地落下。孙卓真的生气了,使劲地打了郭希光一巴掌:“哭!哭!哭!你就知道哭!你还是个男人吗?男儿有泪不轻弹,你呢?懦夫!现在只有两条路,要么你跟我去交学费,老老实实上你的大学。要么你就马上收拾好你的滚蛋,再也不要让我看到你!我为认识你而感到羞耻,为帮助你而感到后悔”

    孙卓的话仿佛骂醒了郭希光,他沉默了片刻,随后站起来对孙卓深深鞠了一个躬:“谢谢你!我从小就没有了妈妈,你是对我最好的一个女性,就象我的母亲一样。我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郭希光的话语让孙卓很是的高兴,她马上飞奔到辽宁大学门口的一家银行,从自己信用卡里提出了10000元钱,为郭希光交纳了全部的学费和杂费,随后她又帮助郭希光购买了食堂的餐券和一些必备的物品。

    在离开辽宁大学时,孙卓对郭希光说:“记住,我的花店就是你的家。以后每周周末休息或者放假时一定要回家呀!”郭希光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紧张的大学生活终于在郭希光面前展开了丰富多彩的画卷,他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感受着命运改变时那种难以控制的兴奋。而每当他闲暇下来的时候,孙卓的熟悉的身影就会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而孙卓就象郭希光提到的母亲一样,每当周末时她都会在自己的“幸福花坊”里烧上几道郭希光喜欢吃的菜,并在他狼吞虎咽时悄悄地把他从学校寝室带回来的脏衣服全部塞进洗衣机里。

    渐渐地,孙卓的父母亲知道了女儿的善举。他们非但没有埋怨孙卓事先没有和家里说起这事情,相反还让孙卓一定要照顾好郭希光的生活,有什么无法解决的困难就和家里提,父母一定会支持女儿这份爱心的。就这样,郭希光又多了一个温暖的家和一双慈爱的父母。

    有爱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时间转眼就到了1998年的8月份,正在放暑假的郭希光依旧在“幸福花坊”里担当护花使者。但孙卓渐渐地发现郭希光好象有什么心事,好几次当着孙卓的面欲言又止。在孙卓的再三追问下,郭希光终于说出了他自己的想法。

    原来,郭希光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未来很是担忧,他当初报考大学时之所以报考政治哲学专业是因为那专业毕业后可以担任老师,但他现在有些后悔选择了这个专业,想换一个专业改修法律,但如果换专业的话还将多支付一年的学费。

    孙卓听完郭希光的话后笑了:“傻子呀!你如果对于政治专业不感兴趣就换呀!我支持你,开学后你去和学校谈吧!学费不是问题,关键是你喜欢并且将来会有前途。”就这样,在1998年9月份开学时,郭希光成为了辽宁大学法学院的一名学生。

    谁敢横刀夺爱

    1998年的孙卓已经是一个23岁的大姑娘了,与很多女孩子不一样的是,孙卓从来不急于找男朋友,这可极坏了孙卓的父母。

    原来,孙卓在上中学时就已经和班级里的一个家境非常优越的男生开始了一段秘密的恋情,只不过当时如果中学生早恋必将被视为洪水猛兽,所以她和那男生的恋情一直没有公开。

    孙卓上中专后,那男生在父母的安排下出国留学。在那男生临行前夕,孙卓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给了他,而那男生也曾经信誓旦旦地对孙卓说:“等着我,我回来一定娶你!”

    中专毕业后,孙卓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学习园艺的她索性开办了自己的花店,一边经营着店铺一边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

    一直等到1999年的圣诞节,她从一为来看她的同学嘴里得知,心上人已经回来了。于是她马上赶到那男生的家里,却发现原来那男生带回来一个金发碧眼的女友,而回报她这几年苦苦守侯的居然只是一句:“对不起,那时我们都还年轻!”

    失魂落魄的孙卓回到家里就病倒了,不吃不喝、目光呆滞。这可吓坏了她的父母,经医生诊断是由于受到过度刺激而导致的短时期内自闭症。幸亏是闻讯赶来的郭希光几天几夜无微不至的照顾才使得孙卓缓解过来,当她看清一直守侯在病床旁边都已经熬出黑眼圈的郭希光时,竟一头扑到他的肩膀上失声痛哭起来

    郭希光在知道事情的全部经过后简直要气炸了肺子,他几经周折找到了那个移情别恋的男生,当他抡起拳头要打那负心人时,那男生竟然双膝一软跪了下来。而郭希光的拳头也就僵在了半空,最后他扔下一句:“你也算个男人?”后愤然离去。

    经过孙卓父母的追问,孙卓把全部经过和盘托出。她那通情达理的父母并未有任何的责怪,只是宽慰她要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想得太多。

    而郭希光还象往常一样每逢周末就过来照顾花店,只不过当他来的时候总是会找一些轻松的话题和孙卓聊天,为她排解忧愁。并且他还是象第一次到花店工作时一样,在凌晨3点的晨风里骑着那辆二手的自行车去花市进货,随后帮助剪枝、保鲜和送货。

    在此期间,郭希光的同学里也曾经有过几个女生主动向他示爱,但都被他以种种借口拒绝了。在他的内心里,仿佛对孙卓有着一种特殊的感觉,但他不敢肯定那感觉中是否夹杂着感激。

    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孙卓的父母就开始四处托人为孙卓介绍男朋友,而此刻的孙卓也不再象从前那样对于介绍的男青年视而不见或者是冷言冷语。

    一个周末,郭希光又象以往一样来到花店帮忙。将近中午时分,一个男青年在介绍人的带领下来到了花店,孙卓热情地接待着来人,介绍人简单地介绍了几句后就离去了,屋子里只剩下孙卓和那男青年,而此刻正在另一个房间里为鲜花剪枝的郭希光则无法继续平静下去。

    郭希光看着正在另一间房间里谈话的孙卓心里思绪万千,他的脑海里象蒙太奇一样地反复重复着孙卓对自己关心爱护的一幕幕画面,孙卓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深深铭刻在他的记忆里。终于他发现自己对于孙卓的感觉里除了那无尽的感激之外,更多的居然是一种无法名状的感情,也许那感情就叫作爱吧!不行,绝对不能让别的男人横刀夺爱,必须得有所行动。

    郭希光想到这里站起身来,走进孙卓的那房间里,眼睛直愣愣地看着那男青年,随即问孙卓:“妈!这个男人是谁?”

    那男青年差点没从椅子上掉下去,而孙卓则也被郭希光的这句话弄得如坠五里云雾。男青年仿佛感觉到了什么,匆匆离去了。反应过来的孙卓气得脸色很难看,她问郭希光为什么这么做?但郭希光就是一言不发继续为鲜花剪枝。

    孙卓气得质问着郭希光,但郭希光就是不说话,直到当天下午孙卓的父母来店里叫他们二人回家吃饭,郭希光才终于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孙卓,我爱你,我将来一定会娶你的。我不知道别的男人会怎么样带你,总之我一定会珍惜你的。”

    这番话让孙卓和她的父母目瞪口呆,半天都没说出一句话。良久之后,孙卓问郭希光:你敢肯定你不是处于感谢我?不是想来报恩?

    郭希光使劲地摇着头:“绝对不是,我是真的开始爱上你了。”

    而孙卓还是坚持不同意,因为她真的好害怕郭希光完全是因为感激才会有这样的想法。最后她无奈地给郭希光开出这样一个条件:“等你在你的事业上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们再来谈这个问题。”

    而此刻,孙卓那开明的父母则悄悄地退出花店,他们知道这种事情还是留着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好了。

    娶你并非报恩

    虽然孙卓拒绝了郭希光的求爱,但是她知道这个比自己小4岁的小伙子是一个遇事很有韧性、知难而上的人。必须得尽快找到一个男朋友才能彻底打消郭希光的念头,不影响到他的学业。

    于是孙卓开始四处的见男朋友,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不论她见到的男人多么的优秀,但是她的脑海里还是始终回荡着郭希光的那句话:“我是真的开始爱上你了。”

    既然自己已经给了郭希光这样的一个承诺,那就应该兑现,想到这里,孙卓终于开始安静下来,并继续把自己的一份心思全部寄托在正在苦读的郭希光身上。

    2001年秋季,郭希光参加了全国司法考试,当他走出考场时,孙卓正守侯在考场的外面,郭希光告诉孙卓,他对于这考试很有信心。

    2001年12月份,司法考试的成绩公布了出来,郭希光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那检验所有法律知识的考试,这意味着郭希光将可以进入司法机关或者是从事律师职业。

    2002年的1月10日,郭希光进入了由辽宁大学退休的教授开办的一家颇具实力的律师事务所,开始从事律师工作。而就在那一天,孙卓终于答应了郭希光的请求,成为了他的女友。

    开始工作后的郭希光特别的勤奋,对所办理的每一件案件都尽职尽责,从来没有任何一起案件发生错误或者投诉。这样朴实的工作作风引起了他所在的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的注意。

    从2003年开始,事务所在大连建设了一个分所。由于郭希光从小学开始就是学习的小语种--日语和韩语,所以他被派往大连担任分所的负责人,具体负责承办涉及到日、韩贸易纠纷及引发的诉讼事务。

    经过将近两年的努力,郭希光终于为自己积攒下了一定的财富,他于2004年的6月份在沈阳市浑南新区购买了一套房子,并在孙卓的指点下开始了装修。郭希光的爷爷和奶奶已经相继去世,在孙卓的主张下,郭希光把已经快要瘫痪的父亲和两个姐姐都接到了沈阳。

    2004年9月5日,已经升任事务所合伙人的郭希光和孙卓走进了结婚登记处,领取到了结婚登记证书,那一刻,激动的郭希光第一次吻了孙卓,在场的工作人员都羡慕地鼓起掌来。

    婚礼后,郭希光正在筹建他所在的事务所驻丹东的分所,而孙卓则依然在经营着那个叫做“幸福花坊”的花店。每当郭希光回到沈阳时,总还是会象当年一样,在凌晨3点的时候和孙卓骑上那辆二手的自行车消失在晨风里

    这段不同寻常的姻缘虽然才刚刚开始,但本文不得不暂时告一段落。行文至此,笔者谨以这段平凡但又伟大的感情献给天下所有的有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