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追惊局_分卷阅读_41

七声号角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大梦追惊局最新章节!

    作者有话要说:

    注:“*”

    “酒已……夜永”——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回头.....长绝”——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之前说不要如风领便当的宝贝们啊,老七跟你讲,如风,是早就去世了啊。根本来不及你们看到他抗争什么。

    至于为何,咱明日继续。

    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你们的甜文作者@七声号角

    请大家要对这位猩猩总导演有信心,大家自行体会那些无价之糖。

    我爱你们!早安记得吃早饭噢~

    第15章国殇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安如风,是早就死了的。

    元和十二年,中央军大旗挥向淮西割据的第二年,安如风从军三年,最终做了逃兵。

    他未如“大丈夫生于乱世,当立不世之功”那般赤胆忠心地死于战场,也未建功立业,衣锦还乡。

    他像狗一样狼狈地出逃,不出一日便被缉拿逃兵者围了个前后合击。

    安如风在那一刻醍醐灌顶,唯有自己前脚刚走,张申后脚立刻禀报上奏,自己的行踪才会败露如此之快。

    安如风心头最后那点“生死之交”的过命情,也灰飞烟灭了。

    但他未被押解回营,安如风生得傲气,死得决然。他不顾追兵紧逼,宝剑出鞘朝着棠溪城方向毅然自刎。

    追兵面面相觑,面对这一幕,他们不知如何是好。

    张申有了嫉妒,这个不假。但比起嫉妒,他更愿意安如风留下来陪他“同生共死”。据《捕亡律》,安如风潜逃一日只需徒刑一年,这一年,张申会想尽办法让安如风留下来,留在军营中。

    这就应了连鸣那句:但凡经见过死亡的人,他会眼睁睁见别人逃命,而自己留在这儿继续送死?

    不会的,人性使然。

    人的恶,若不以最大恶意去揣度,便瞧不见那根底的淤泥与黑暗。没有人是黑白分明的,没有真正的圣人,也没有真正的恶人。

    亦如每个圣人都有不可告人的过去,但每个罪人也都有洁白无瑕的未来。*

    那些灰色温吞地带,构成了这世间最最动人的情愫。有爱才有恨,有怨才有怒,有矛盾纠结,才有最后的宽容与退步。

    安如风在临死时,确实怨了张申。

    他总以为兄弟情是不参其余任何欲念,他死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顿悟,人与人相逢本就是一场奇妙,至于它最终走向何处,当事人说了不算。

    这世间万物本没意义,人与人相逢,又有何意义?赋予这些东西意义的,都是人自身。

    所以,若说安如风对张申因情生怨,倒不如说,他对自己失望罢了。

    安如风死在逃亡途中,便也不存在与张申飞鸽传信之事。他在信内所表达的信任与坦诚,无非是自己的亡灵在大梦空间中行空臆想。

    而关于密室,确实被窃。但却在屠城之时,被中央军的某位将领所发现。更为令人不解的是,安宅所处,也确实是张申有意带人前去。

    那安如风是否曾在生前告知张申安宅密室所在?是否留下了什么可疑线索?

    安如风咬着牙关不透露,因此存疑。

    既然不是因为“贡献密室刀剑”一事而做了逃兵,那是为何?

    安如风从军第三年,调往轻骑兵,正值意气风发之时。三月初,他收到了来自棠溪城的一封染血之书——安秦二氏,惨遭灭门。

    那一刻,安如风坐在马鞍上眼前一黑,后脑勺霎时嗡嗡作响。他双耳一瞬失聪,捏着信纸指节泛白,他张开嘴,终是什么话也没说出来。

    这封明显被人扣押过的信书,算上驿站所耗费的时间,安秦两家灭门,已是三个月之前的事情了。

    三个月之前,肃杀隆冬。雪末如流星下坠,寒风比刀刃凛冽。

    安如风刚得一令,从此进入轻骑兵,少年得志笑逐颜开,哪能忆起家书已断数日?

    为何爹娘久久不问归期,为何蕊娘日日不再来信,为何安如风察觉到这一切有失常态时,已是数月之后。

    是了,爹娘、亲人、蕊娘、秦家,他们都死了。

    早就死在了敌人的槊马横刀之下,没有人会想起他。

    他当真于这世间,茕茕孑立,迥然一身。他想顶天立地,却无法蝼蚁捍天。

    安如风失了安家,失了秦家,他先是没了天,再是没了地。

    理想与后盾都脏了。

    本该做鹰隼搏击长空的雄鹰,却精疲力竭地不断崩坏。

    安如风盯着那封血书,想了很久。自己这般执着于建功立业,执着于功名,是为哪般?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自己选的,就不要令人发笑了。

    安如风承认自己怂了,他手提宝剑不断斩杀敌人,却还是失了至亲至重的人。他未见上亡者最后一面,留在这里,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