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颍川偶遇马元义

假领笑笑生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三国风云之士氏天下最新章节!

    话说田丰自从知道士徽懂得如何用白叠子织布,便一直把这事放在心上,便上前请教士徽。

    后世的士徽自然知道如何做。

    棉花织布的工序:脱籽,蓬松,搓成棉花条,纺纱(手摇纺车),染线,掏线,织布(木质脚踏纺织机)。

    和织麻布不同的是一个是剥麻皮,一个是脱籽,蓬松,搓棉花条,可以说一点就通。只是不知道这手摇纺车是不是也一样。

    士徽也只能照着后世的记忆画出了样子。

    晕,居然和这个时候纺车毫无二致。

    看来古代的劳动人民,也不比士徽差多少。

    有了士徽的提示,田丰自然安排人去做了。

    ……

    如今已是十一月了,寒冬就要来了,士徽这才想起忘记了一个天大的事情:煤炭。这五个月下来,士徽看来是忙晕了,只记得练兵打仗。这大冬天的马上就要结冰,开采煤炭不知道还来不来的及。

    “你们知道上谷哪里开采煤炭么?”士徽招来本地官员问道。

    “煤炭?煤炭是什么东西啊?”众人不解。

    “就是,就是石炭、石墨!”士徽绞尽脑汁,总算想起了煤炭在古代的名称。

    想想也是,煤炭还真的和石头差不多坚硬,只不过却可以像碳一样燃烧,又是黑色,这也难怪……

    “这个有,八宝山就有,还有棺材山……”众人道出了好几处地点。

    随即士徽召集荀攸,田丰,安排人手开采煤炭,当然铁矿也的开采。整个冬天可以说屯田的农民都没什么事干,去开采开采煤矿还能补贴些家用,自然人手充足。

    士徽自然交代了,开采煤炭的注意事项。还有就是用煤取暖的注意事项。

    这一通安排下来也就到了十一月中旬。

    ……

    先前说到士徽定亲,并约定三个月后成亲。

    士徽自从回到上谷郡之后,鲜卑来袭,到灭杀鲜卑铁骑,已经两个月过去。

    士徽也该准备迎亲的事情了。

    等筹备齐全也是数日之后了,士徽便带着士廞、士袛、典韦等前往颍川。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黄叙、摩沙柯二人。赵颖自然也是要去的,毕竟目前她可是士徽的专用丫鬟,说不得还是将来的某夫人,任红昌更不愿意孤孤零零的留在沮阳。

    小丫头赵雨听说士徽大哥哥成亲,也闹着非要去不可。

    有时候士徽都受不了古代的交通,在后世从上谷到颍川也不过是十多个小时的事情,坐飞机的话更不用说了。可是现在骑马算是最快的,也要十余天功夫,再加上女眷,那就更慢了。

    总算,总算十二月初到达颍川。

    士徽的婚礼也在紧锣密鼓中开始了。颍川士家府邸之中,众人喜气洋洋,府上也早已挂上了红色的灯笼。

    士徽的迎亲队伍敲锣打鼓,浩浩荡荡望荀府而来。

    这一日士徽来到荀氏府上迎亲,荀府也是也是一片锣鼓喧天,喜气连连。

    ……

    士徽被婚礼的各个礼节折腾的筋疲力尽,直到黄昏时分方得回到新房。

    挑开盖头,士徽只觉得眼前一亮:只看她凤冠霞帔,呈皓腕于轻纱。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头上倭堕髻斜插碧玉龙凤钗。香娇玉嫩秀靥艳比花娇,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一颦一笑动人心魂。

    端的一个大美人真可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二人再次相见,满腔的思念却也化作那一抹春情,一时满室春色。有道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晕,用错词了……

    竖日,新人按照礼节拜见士燮、蒯氏。

    士燮、蒯氏看着自己的儿子已经长大娶亲,满心欢喜。自然少不了一番叮嘱。

    ……

    蒯氏何等精明,自从知晓士徽与典韦、太史慈、赵云等人结拜,众人文韬武略又是不凡。又见小丫头赵雨那么可爱,干脆认了干女儿。

    小丫头赵雨自从听了士徽讲的西游记,仿佛上了瘾,每天都缠着士徽讲上一段,不然士徽就别想安定下来。

    蒯氏等人也有幸听了,不过听了之后,蒯氏也是心里打鼓:这新奇之事从来没听说过,真不知道士徽是从哪儿学来的。

    不过她早已对儿子的事,见怪不怪了。

    ……

    这一日,士徽带着小丫头赵雨、侍女赵颖等人逛街,黄叙、典韦二人自是跟随保护。

    众人逛完了街,便来到颖阴著名的酒楼醉仙楼吃饭歇息。

    士徽望着街上,感觉和平常有所不同。街上比平时多了许多头裹黄巾的青壮,士徽一惊暗道原来如此:当年黄巾起义之前张角派黄巾大方首领马元义,召集荆、扬地区道众数万人到邺(今河北临漳),与冀州道徒会合。往来洛阳,联络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人为内应,“期三月五日起兵、同时俱发”。

    “天下要乱了!”士徽感慨道。

    “这不是好好的么?天下怎么会乱?”黄叙满头雾水,不晓得士徽说什么忙问道。

    众人也是满脸疑惑,小丫头赵雨可不管士徽等人说什么,只顾自己吃菜,小嘴塞的满满的。

    “太平道要起事了……”士徽指了指街道上越来越多的头裹黄巾的青壮。

    “徽哥,太平道不是以符咒救人,更是接济穷人么?”黄叙想起去颍川的一路上遇到的情形,一时也不相信。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三五个月后自见分晓。”士徽笑而不语,不敢说的太多。

    “小友如何这么肯定?在下马元义,打扰了。”

    这时邻桌吃饭的四人中一个浓眉大眼、相貌堂堂,长的颇为壮实的三十余岁的中年人转过身来。

    听得士徽语言,马元义心中也是惊骇,这可是机密之事太平道也就几人知道,此人便一语道破,因此才出言一问。

    “马元义?哦,是了,原来是元义兄,久仰大名。小弟士徽士效天。”士徽也是一愣,原来真是马元义来了,怪不得颍川黄巾如此之多。

    不过士徽也不担心,知晓他们只是路过颍川而已,过两天就往冀州去了。

    “原来是士府君,久仰大名。不知士府君以为这天下如何?”马元义得知面前的就是上谷郡太守也是吃惊,不知这士徽意下如何。

    “如今世道沦丧,天灾人祸不断,万千黎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士徽可不敢在公开场合言帝王之失,大汉不可救的话。

    “那府君当若何?”马元义追问。

    “天下太平,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织者有其衣。”士徽随口答道。

    “府君高义,吾等也是如此,不若府君加入吾太平道,吾向大贤良师举荐府君为一方渠帅,为此共同……”马元义闻听士徽言语,也是心动不已,极力想拉拢士徽加入太平道。

    黄叙、典韦等人听到士徽如此说,也是心生向往那样的世界,对士徽更是钦佩不已。

    “多谢元义兄,小弟年轻,只是信口直说,当不得如此大任,还请见谅。”士徽晓得黄巾起义的结局,自然婉拒。

    马元义见士徽态度坚决,也只得作罢。

    士徽也对马元义敬重不已,毕竟当年马元义虽然被车裂,但也没有出卖黄巾,是一个铁铮铮的汉子。

    临别,士徽有心想提醒马元义小心唐周,不过还是没说。

    士徽生怕自己这只小蝴蝶再扇一下,自己无法预测,导致自己辛辛苦苦十多年的梦想断送了……

    “徽哥,那人也是一条好汉,太平道也是为穷苦百姓着想,你怎么拒绝了呢?”黄叙见马元义一行走远,嘀咕道。

    “太平道虽为百姓着想,不过他们人员参差不齐,一群乌合之众难以成事,我何必去参合?你如果想去送死,我不拦着。”士徽瞪着黄叙。

    “我,我还是跟着徽哥……”黄叙脖子直往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