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文杂谈系列一

冰心可鉴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冰心可鉴文集最新章节!

    我与其血玄黄

    ——看曾是刀客的小说其血玄黄有感

    作家水运宪创作了小说乌龙山剿匪记。小说十八年前又被改编成电视剧。乌龙山剿匪记电视编剧以凝重的笔触、曲折的故事、惊险的情节、激烈的枪战与武打,成功塑造了以老奸巨狡猾、心肠歹毒的田大绑,诡计多端、色厉内茬的钻山豹等为首的土匪头目,外美心如蝎心的敌特份子四丫头;剿匪主力有勇有谋的刘玉堂,灰谐幽默的刘喜,嫉恶如仇的石头等等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在故事的情节里,土匪与剿匪解放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近来湖南卫视出了怪招,在黄金时间节目档再次播出这部电视。媒体单位可能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六十周年,再次回播以前的红色经典影片。我是不参与国事不过问国事的女子。电视我可以不看,因为我已经在十八年间先后看了不下于五遍。但最近我却在网络的土匪窝里周旋不得轻松。

    “刀客,我要宰了你。”网络上那个叫曾是刀客的家伙,莫非也想来个水运宪第二不成?竟然开刀杀出了一条血路,新时代的匪气小说其血玄黄风风火火闯红尘。让我看得是眼冒金星,头重脚轻。

    先不说那刀客运笔如何,没有相当的文字功底,要想写长篇的小说,那是难以动笔的。单看那小说题材与走向,我说一个字“牛”当今风靡网络小说版块的多数是情爱类的小资情调,要不就是故弄玄虚的科幻、武侠类小说。象刀客构思严谨,情节扑朔迷离的匪气军事小说,能在红袖、烟雨、云之南等几大网站上首席的,还真的不多。赞扬的话不怕多,但俺也指手画脚试试,婆娘也有指点江山的时候哦。

    终于,在土匪刀客第四章出炉的时候,禁不住给那刀客提议“让那土匪头娶个压寨夫人吧。要不,土匪窝里没个女人,整天操刀砍啊、杀啊的。你一个人挥刀向天横,但可苦了红尘众位gg、mm。”那刀客倒也听话,还真在小说情节里安排了一女子人物——冰姑。遗憾的是,那冰姑不是土匪的婆娘,倒是雷泰的相好。也不知道那刀客什么时候把那冰姑占为己有?我非常地着急。这叫什么来着?——皇帝不急,急死太监。怪不得那刀客给一重要人物取名叫什么“泰”(太字同音)呢。哼!若是我设计小说的情节,我一定要那冰姑跟他土匪走的。与雷泰反目成仇。

    我还想让那小说少些历史背景描述,多些活跃匪气的生活场记。小说嘛,塑造虽然来源于历史或者生活,但小说可是文学作品,也可以高于生活的,对不?看!俺纯把那刀客当傀儡。想操纵刀客不成?路虽然在大家的脚下,但脚没有长在我的身上啊。切!有本事自己搞一个长篇玩玩啊。若是能象刀客那样驾驭沉着,下笔稳当,俺可要感谢那土匪婆子啦。刀客,俺不管,反正我给你设计了一对话对白,你无论如何要安插进你的小说。你可听好了——

    “他奶奶的,老子还没找你算帐,你龟儿子送上门来了”

    “我操你土匪婆婆。我宰你光屁股汉奸。哈哈哈,长笑三声,去也!”

    我本是不喜欢在网络看长篇连载的小说的。但因刀客是我“宰割”的对象,他忽悠我入了土匪的窝子,我他妈的要来个狸猫换太子,偏要与他对对。野心大着呢——想篡改小说的情节,把那冰姑的形象也来个乌龙山剿匪记里的四丫头造型。说白了,就是要小说更加野性,更加鬼魅起来。赤血汉子哪少得了女匪的诱惑。我还真想自己接着写下去,在小说里好好折腾折腾几下。多弄几个狐狸一样的女的土匪。也好节约几颗子弹,一把钢刀。哼,那刀客,感情是吃俗的不成?假正经?!

    刀客为人太谦。我十分的憎恶。想要走江湖,杀土匪,心软不行,为人随和不行。血气方刚才好。血气冲天更好。那才是真正的土匪形象。自己不做真土匪,你能凭空捏造土匪形象?那,也是可以的。但“本故事纯属虚构”的结局,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我向来讨厌谨慎、谦和的男人。要想做水运宪第二,就大胆表白。这年头,自我鼓吹,自我标榜没什么不好。相反,坐等观望、左右逢源的角色,才是最让人恶心的人。这里,我支持刀客,给刀客开了不大不小的新闻发布会,宣扬宣扬新时代网络剿匪专家——曾是刀客先生。拉拉票,搞搞赞助。

    呵!说到拉票搞赞助,让人想起总统大选。管他呢。今日个,我主要是把一个关于刀客的天大的秘密想要偷漏给大家。嘘!各位集中精神听好了,不准相互转告啊。那曾是刀客,其实不是一帅帅男子,而是一plmm。各位爱信不信。她的真实名字叫张丽,她的家人都叫她阿丽。她小说里的冰姑,就是那自己的原形。如若各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骄傲告诉你,那阿丽是我生活中的真正嫂子。怎样?俺嫂子牛吧。呵!

    我在想着有一天那刀客的小说也能搬上银幕。到时候,我给做编导,亲自给那电影或电视作词,大家听好啊,我先给你唱上一段:

    莫说来也无踪影,没碰落一朵花粉。用那鲜血,染红一片安宁

    刀客,你有种!到头来的“偷梁换柱”、“龙凤颠倒”的下作行为,让我给逮着了吧。怎样,刀客mm。呵!还有啊,我建议你来我们湖南的凤凰旅游,也就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那里可是乌龙山剿匪记、湘西剿匪记的拍摄地点哦。

    雪小禅

    是在爱人的杂志上第一次看见她的名字的。因为喜欢她的名字,吸引我去看她的文章。其实,我并不知道“她”是男还是女。我只是凭我的个人感觉。如禅的名字,冰雪一样透亮的文字,我想只有女孩子的纤纤玉手才能写得出。大都说文如其人,而我心中的雪小禅,是不是文如其名呢?

    喜欢在闲下的时候买书。去书店的时候是一种愉悦的心情。想想店里又到了什么新的杂志,杂志上又有了谁的风花雪月的文章。过了风花雪月的年龄,却喜欢读着风花雪月的文字。

    而雪小禅就是写这类文字的。她的情感短文,通常渗透着禅意,一段小巧的文字,在她笔下轻轻一转,一段沁人心肺的人生禅悟就扑面而来的通透了。

    喜欢,并且痛快着。

    无论多晚关上电脑,我都会打开床头的台灯,再捧上小禅的文字,沉浸在幸福缥缈的爱情故事里。

    很少看她有长篇出现。其实她的小说不象是真正的小说,她用散文的笔调写着唯美的爱情故事。

    雪小禅擅长写爱情的文字。

    我原以为爱情只有在琼瑶笔下才那么美丽,那么浪漫。她的文字优美,诗歌功底特深,小说里的女主人公都是惊艳绝美的女孩子,多情而柔弱,多以遗憾结局。是一种遗憾的美丽。小说中的诗歌都可以唱在嘴里。喜欢!也曾经沉沦在那些故事里,骗走了我不知道多少的眼泪。

    雪小禅也是写爱情的女子。如果把琼瑶的小说比做是雨中的荷花,而雪小禅的文章就是冰山上的雪莲。一个落得残荷听雨声,一个冰心可鉴,晶莹滴透。

    雪小禅是感性的女子。

    感性的女子写着感情的文字,而那些爱情的面孔,在她的心里沉淀,向往着美好,却又不停地对美好事物的表象发出质问。让人跟着她一路哭泣,一路欢笑,都是那么刻骨铭心的真实,有时便想,这样一个女子,指间,是捻了花的,任何一个平淡无奇的细节或是故事,经她演绎之后,便盛开成了花朵,颤巍巍地美艳着,屹在窗前,千年万世之后,你仍忍不住回头去看,一眼之间,心就流了泪。因为,你看见了丢失在过往岁月中的情思,被她,用文字,一一地连缀在那里,于岁月风雨中,不曾坠落。

    而小禅的爱情故事,都是时常的女主人公,前卫的爱情宣言

    她的爱情文字,极像一个面目文雅的女子在岁月的一端,散漫地掀开一段令人心碎的情素,让人读得,怆然泪下。有的时候我就在想,是她自己的爱情经历么?恋爱中的男女才可以写那么感人的爱情故事。典型的小资女人情节。

    其实,我是犯了严重的“对号入座”的错误。不过,写文章的人,多情是第一“要素”生活的积累和发掘才是成就文字的成功经验。而同样的文字,一经雪小禅的组合,便有了魅力,让人欲罢不能地一口气读下去。雪小禅就是这样的女孩子。

    后来在很多的情感刊物上都能看见她的文章。她的文章机会都配上专业图文作者的画,不是摄影的图片。看得出是为文章而配的插图。喜欢。那些图片让她的文章更有魅力。

    她的冰火的缠绵——“看到她脸上的泪水象珍珠一样滚下来,我的心在疼,这个我爱的女子,我怎么会舍得让她为我掉眼泪?我多想伸出手去为她擦去泪水,但我的胳膊已抬不起来,我多想告诉她我今生唯一的爱和永远的爱就是她,但我已张不开口,我身上唯一自由的东西只有一样。它正顺着我的眼睛慢慢地流出来,永不停息。”

    看得我不忍离去,小妖的形象不停在我的脑海上演着。

    所有的情节都在为优美而惆怅的情绪服务,爱情在她笔下,有暖有冷,扣人心弦。暖的,像含在口腔里的跳跳糖,灵动活泼的情节在文字间跳呀跳地舞蹈。冷的,像一袭冬夜的裘衫罩了心上,所触之处,一片冰冷。读得,管不住心。一径地寒下去,冷下去。再然后,心就冷冷地疼了,却找不到傍依。

    文字在她的故事里,轻薄如烟,淡然的惆怅在字里行间飘啊飘的,美得蚀骨。

    我想,她应该不止是一家杂志的特约写手。在网上也能看见她的专集。我想,那是不是她自己开设的个人主页呢?我想网络上有关她的文章应该象雪花一样片片飞舞吧!

    那些都不重要。

    但我还是喜欢捧着书本看她的小说,沉浸在她种植的爱情花海里。

    在安宁的午后,抱一盏清茶于手,静静地去读她的雪地情书,文字的旖旎华丽中充斥着怀旧色彩,像一副雕版老画,在岁月的沉淀里,自华美的色彩中折射出一份清冷的感伤。读她的文章,读的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份心情。

    我想我的文字远不及她的十分之一,我把我心里的那份冲动和感激用我平淡的文字,纪念成写她的文章。

    我想我生命有了一个指间捻花的女孩子——雪小禅!

    2004-7-180:18:17

    从“老m”的打油诗诗说起文

    前言:我不是学者,也不诗人,更不是作家。我的谈论,纯属我个人观点。

    从来不喜欢人云亦云,也从来不喜欢讨好卖乖。

    近来网络老m的“m体诗”成了一道风景。我没工夫去调查那个“老m”外号的来历。但在烟雨里的人,提起老m,无人不知。

    老m老写打油诗,我给他简称“m体诗”说不定是盗用了别人的专利。我暂且就那样叫吧。

    在网上查过“打油诗”的名词概念。想从中吸取点精华,也学学文人或者学者的样子,给“打油诗”来个详细的诠说。与“打油诗”相关联的信息n页,每页n条。我没那耐心,查不到。放弃就放弃吧,也没有什么遗憾。我就我“刘氏”杜撰的文字胡说一通吧。

    胡说也好,做学问也罢。说到“m体诗”还真得说声感谢呢。

    记得啊,在小学五年级发表的第一篇处女作就是用“m体诗”标题:“庆国庆”20个字,除第三行外,行行压韵,读来倒也象那么回事情。那时候是张贴在黑板报上的,小学部就我一个人中举呢。那得意的神情啊,我老叔——那时候的班主任给我记着。

    如果说我的“从文”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话,那“m体诗”就是我“从文”的奠基石了。

    能说不感谢吗?

    其实“m体诗”无时不在我们生活周围。

    遥想儿时的记忆吧。我们乡村的春节敲“三门鼓”和“骑竹马”的玩艺儿,就是“m体诗”的唱词。每到大年三十,换了花衣戴新帽,跟着“骑竹马”的花花姐追好远。喊着前面那花脸小丑的唱腔——“堂客,一路去哦!”末了,被老妈过年都敲“钉枴”(用手指敲脑壳)。那时不解妈妈的作为,为什么打我呀!我学得蛮象的嘛!可现在我就不会说“堂客,一路去哦!”话了啊。因为“堂客”就是“媳妇儿”的意思。在“骑竹马”行当里,是调戏好看mm的流氓话。我老妈能让我学吗?

    远的不知道。近的“m体诗”在我们常德已成了地方戏曲栏目。大小晚会都是必上节目——常德丝弦。不信大伙可以去问问世界名模瞿颖,她是我们地地道道的常德人,就是唱“常德丝弦”出身的。哎!如今人家名气大了,说起“m体诗”与“常德丝弦”不知道她会不会有一种亲切感。没有也罢,但愿没有淡忘和鄙视的好。那也不希奇哦!

    我不管人见怎么看“m体诗”反正我在网上看见那么多有关幽默的、爱情的、体育的、生活的、民间的等等,结集出版发行的,口头传诵的,不都是对“m体诗”肯定和接受吗?

    自己偷着乐还不行,咱“m体诗”冲出烟雨,走向全世界网络。哈哈!我是女子,不能有野心。我说老m呀,你是男子汉,鼓励鼓励你学学咱中国足球队,怎么样!咱拿“常德丝弦”牌子作你的后盾,咱不是大美女一个,化了妆作拉拉队员一定十分出色!哈!你不会寂寞的:)

    不光看阳光的一面哦。都说寂寞的人在风雨后,阳光也在风雨后呢。

    在现代所谓的纯文学里“m体诗”几乎不被人接受,甚至是冷落。冷落都还好,受了歧视就不得了。哈,好象是那样的吧!

    网上看!“打油诗之所以为打油诗,不管各家风格迥异,其关注民生,直面现实,热爱生活,疾恶如仇是一致的;可以说,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正是这些打油诗的灵魂。”

    来m的打油诗就是那样的吧。用自己的独树一帜的风格和写法,或揭露,或抒情,或叙说,或批判。有鼓掌的,有献鲜花的,有扔臭鸡蛋的,也有少言观看的。

    我想我属于后者吧。

    我说老m啊,我说过的“你的‘m体诗’在烟雨已成一道风景,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去改变自己的风格。当然,尝试新的写法和风格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我绝对不是说奉承你的话。是咋地就咋地。有自己的风格,就是自己的特色。虽捧不回诺贝尔文学奖,咋图个心情舒畅,图个自圆其说。

    哈!也未尝不可呀!咱写文字不就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心情吗?不就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心情吗?咱不是专业研究学术的人,咱不攀那些高枝。咱搞通俗的,公众的东西。大众化,口味化,也很好啊。要玩深沉还不容易啊,学学裁缝就不就是了?会一点文字的人,缝补技术不说一流,拼凑几篇学术论文也能唬弄一大批人。当然,不能上大雅之堂的哦!小心!那些居庙堂的大手笔鄙笑你我。哈!咱们不给那些人机会。咱们也学学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吧!那又何妨?

    给大伙看一组幽默的“m体诗”吧,也让大伙乐乐,别人不乐,我自乐!哈!

    题目:上网,真好!

    上网,真好!

    别问是大哥还是大嫂

    别问是年少还是年老

    别问是好看还是难瞧

    别问在天涯还是海角。

    大家相逢于同一个网络

    就像是关在一个笼子里的鸟。

    想说你就说

    想唠你就唠

    想哭你就哭

    想笑你就笑

    想吻你就吻

    想抱你就抱

    想打你就打

    想闹你就闹。

    撩撩情,骂骂俏

    抒抒诗怀,发发牢骚。

    自在轻松乐逍遥

    偶尔还有情感好戏演一遭。

    以上的是网络摘要“m体诗”我也重温旧梦。以享受观众!(注:来个90度鞠躬,再来一个飞吻,嘘——只给他老m一人。乐死他!)

    别管m是哥来还是嫂?

    他说30岁你还真信了?

    哥哥呀妹妹呀过来瞧

    老m的打油诗没人要。

    没人要呀没人看

    自个买单再打算。

    再打算哈从头来

    鸡蛋石头把门关。

    把门关又算个啥?

    旧作新题重发芽。

    开花结果人人夸

    老m心里乐开花。

    乐开花,喜洋洋

    百花香来齐开放。

    烟雨红尘聚一堂

    感谢琳儿腾闺房。

    哈!哈!哈!

    2004-11-1517: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