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散步

八毫克的中南海 / 著投票加入书签

360小说网 www.360xs.cc,最快更新八毫克的中南海文集最新章节!

    我上的是倒班。一个倒班八天时间,有四天可以回我县城的小窝,陪老婆孩子吃饭,饭后在公园散步。另外四天在集体宿舍,我的小单间里度过。

    宿舍在海边,十二层,我住在四层。站在窗边望出去,可以看见蓝色的大海,附近不远处的几座小海岛,以及更远处连成一片,远看像是一座巨型油轮的岛群。岛群左侧不远处是一个小渔村的码头,我去过,半圆形的避风港里停满了大小不一的渔船。小渔村正在搬迁中,还未彻底完成。村中剩下的估计就是所谓的钉子户,和几家还在坚持着饭馆生意的外地人。

    今天下午天气很好,云白天蓝海也蓝。吃过晚饭,去海边散步消食,是一件最惬意不过的事。尤其这几天天气突然高温不断,和前段时间持续了十几天的阴雨天相比,像是报复似的。

    今天退潮退得很厉害。沙滩比平时的面积扩大一倍不止。我和一个同事一起,沿着湿润光滑的海滩往灯塔的方向,缓步走去。海风挺大,加上没过脚面的海水是凉的,有点冷,我们俩不约而同的说道。海浪冲向沙滩,留下一两颗贝壳和白色的泡沫像啤酒杯杯口的泡泡,在迅速的破碎消失,遗留在海滩更多的是各种垃圾。大多是塑料制品以及饮料的瓶子,运动鞋鞋底的边角余料,甚至还有红酒的玻璃瓶。有时我甚至忍不住想要捡起它,看看里面是不是有来自大洋彼岸的问候,一张写满了字的纸条放在里面。

    我和同事不由得感慨叹息着这片沙滩旅游度假的开发价值,被我们俩正在上班的化工厂的建设投产而贬的一文不值,默默无名。最起码有十几里的沙滩,且是柔软细腻呈白色的沙子。这是外海,常年大风大浪。在海边消遣游玩的条件充足。在海滩的另一侧,还有几座虽然海拔不高,但也葱绿有致的小山,最高的一座山,远看像一尾鱼的骨架。

    走到这片凹进来呈扇形的海滩的尽头,海风愈发的大。同事穿的少而薄,双臂拢在胸前还是冷,他决定回宿舍。

    分手以后,我继续向前走。隔着两座小海岛的另一片海滩也是呈扇形凹进来,像一弯新月。

    在海滩上捡了一个香烟壳,荷花牌香烟,是我收集的香烟壳里没有的牌子,将其拆开,折好,装进裤袋。没走多远,又捡了两块一红一白,相比平常少见的大贝壳,还有一小段红色的蜡烛。

    今天退潮退得很远。不曾显露的礁石和一些像是人为的水泥方柱裸露,横亘眼前。黑的发亮。海浪拍击在上面,溅出薄纱般的水雾和朵朵浪花。

    附近的村子在做着最后的搬迁。这个半岛上曾经的原住民,以及做生意的外地人,全部要搬走。在政府的规划中,这里将来是一个石化企业集中的石化港城。由于石化企业的危险以及空气污染,小渔村所在的范围的环境已经不适宜居住,全部搬离至几十公里之外的一个依然由政府规划已经竣工供搬迁居民入住的大型社区。村里剩下的零星几乎人家,估计就是赔偿还没有谈到位或者谈崩了正在与政府和企业僵持的所谓的钉子户。

    在我看着那片无人居住的空荡荡的一大片房子时,特别是那一排面朝大海,门前沙坡上开满花色小花,犹如客厅里的地毯的房子时,真心觉得可惜。这片有着海子诗歌意境,犹如一道天然绝美的风景,除过造型平庸没有创意的建筑风格之外,比厦门的鼓浪屿还要美好诗意。此刻面对着它们,我不由得在想,那些曾经在此住过几代人的原住民,在被搬离的时候,是否心甘情愿呢?

    在我与本地人的闲聊中得知,他们在面对赔偿价格与世代居住的地方,纠结最多的并不是没有守住这片如同祖产,繁衍生活至今的小渔村。而是价格上的偏低。不合他们的预期。也就是说,价格出到一定的价位,他们愿意搬走。特别是年轻的一代人,网上所谓的“拆二代”

    在来这个三面环岛的半岛面试的2013年的6月,现在我还清晰的记得,是没有公路通到这里的。大巴车行进在乡村土路上,颠簸的像是在小船上随着海浪起伏。路边即是农田,种满了萝卜,当地的特产———沙地萝卜,曾经上过中央台舌尖上的中国。可见,这个地方当时有多落后与闭塞以及贫穷。当我们公司与当地政府开发的项目合作,入驻,建设,投产以后,八车道的柏油路贯通了半岛的两头。并且创造了大量的以吸收本地人为主的就业岗位,加上拆迁的补偿款。当地人一夜暴富成为百万富翁,在这个地区成了传奇故事的生发地。紧接着,连本地人的称呼也被那些岛外其他地方眼红的人改变,将那些年轻的男人成为“雷哥”女的成为“雷姐”这称呼意味着开几十万的好车,不用再干苦力种地要么下海捕鱼,赌桌上一夜输掉几万就当娱乐了。

    然而在我眼里发生的,不仅仅是这些,是工业文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扎根此地,将千百年来世代居住以大海为生的落后的渔村聚落打的粉身碎骨,毫无还手之力。如今的局面,以惨败告终。

    我时常在想,眼前的景象到底是谁赢了,谁获益了?本地人搬离,住进现代文明的社区,弃掉渔船,忘却向大海讨生活的古老技能,不仅风险小了,而且生活更安逸了。可丢弃的是世代居住的留有先祖曾经生活打拼过的痕迹,以及渔村的古老风貌,还有与海为伴以海为生的渔村文化以及回忆。我是不相信那些在此生活了半辈子的上了年龄的人,不会经常做梦,梦见他们儿时被父亲带着赶海,被母亲或是姐姐带着在礁石上采下贝类的海货,在海里游泳嬉戏,站在小船上迎着海浪拉起昨天下好的渔网。那有趣,刺激,难忘的美好回忆。

    如果以人为本来思考这个问题的话,我不觉得本地人赢了,获益了。但以发展以财富的角度去想,他们比内陆的许多贫穷而落后的地方幸运。以我内心的对这两者的比较与衡量,我希望的是工业文明能与渔村聚落以及文化以一定的妥协,或者某种结合,而能共存。其次,我希望的是工业文明让步与渔村文化与聚落,让步于生态以及以人为本的生活。可惜,在中国3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和平演变的模式发生过。司空见惯的倒是以工业发展带动人民收入的口号下,工业文明以一种粗暴无礼,无理的蛮横姿态,横冲直撞,像是谁要反对,谁要阻止,就是不想国家变强,人民变富一样,遭到仇视和不屑,甚至嘲笑。

    君不见雾霾锁城,毒地致病,滥排滥放等等导致的环境污染,侵占排挤着人类有限的生存空间。工业过度无序的发展,所上演的环境灾难,已经数不胜数。为何我们还是不能彻底清醒,像是不曾发生过,看见过一样,保持缄默,在面对着我们的家园时。

    看着倾倒成堆的建筑垃圾不断蔓延向沙滩深处。我心知,像今晚这样的散步,还有柔软沙滩可踩的,或许不久就没了。还有那么多房子没拆,如果全拆了以后,这片沙滩的面积估计不够堆放。就是勉强堆下了,高低起伏,散发着腐朽气息的建筑垃圾,掩盖着得沙滩还能叫沙滩吗!

    海浪声声,如哭如诉。她如果是一位母亲的话,我相信此刻的海浪正是她痛心的呢喃诉说,她说,我的孩子们抛弃了我,因为他们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信仰与敬畏之心。

    在一小块岩石上坐了一会儿,抽完一根烟,开始往回走。天暗了下来,月亮在头顶,一片惨淡愁云的后面,朦胧隐约。海浪不断冲向沙滩,像爱人的吻,一次比一次的深情款款。远处的小山,起伏绵延,它的剪影,越像鱼头,鱼身和鱼尾的造型。山下不远处,即是我所工作上班的地方。无数的照明,刚刚开启,一片灯火辉煌的样子,展示着它现代文明的虚幻繁华与进步。

    回到宿舍楼,在走廊上时,不知从那个房间,突然传出罗大佑的经典歌曲鹿港小镇。停下,原地站定,点了一根烟,听完才走。

    2016-6-1于古雷半岛

    八毫克的中南海